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前些年,由于对两个文明建设采取“一手硬、一手软”的错误做法,由于西方敌对势力大力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致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成灾;加上近二年来东欧、苏联相继发生剧变,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在部分中学生中引起了种种困惑和疑虑。有的学生甚至存在着“社会主义没有优越性“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高”的错误想法。这种思想是国内资产阶级思想生长的肥沃土壤,是国际敌对势力进行“和平演变”的思想基础,是十分危险的。对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切不可置若罔闻,必须结合有关教材,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科学对比的方法,有目的地解除学生的思想疙瘩,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西方敌对势力开始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新一轮“和平演变”攻势。为此,我们要清醒认识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安全构成的挑战;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安全战略,坚决抵御和有力回击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图谋,确保我国政治制度安全。  相似文献   

3.
张威 《文教资料》2006,(26):70-71
当前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具有不可否认的意识形态性,并深刻地表现为“客观的全球化进程”与“西方主观的全球化战略”的对立统一。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西方敌对势力开始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新一轮“和平演变”攻势。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清醒认识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安全构成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构建科学化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安全战略,坚决抵御和有利回击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图谋,确保我国政治制度安全。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人权问题愈来愈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焦点。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人权作为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的突破口,对发展中国家展开“人权外交”。正是在与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斗争中,邓小平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邓小平人权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他不仅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权外交”的攻势,严正阐明了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同时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保障、实现人权这一科学的正确道路。一、针对西方国家“人权无国界”的谬论…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国际上两种社会制度和两种思想体系的斗争十分尖锐。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在东欧、苏联一些国家已经得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一个低潮时期。为了提高对西方敌对势力施行“和平演变”战略的认识,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必须加强对反“和平演变”斗争规律的研究,认清反“和平演变”斗争是关系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艰巨的、复杂的、长期的任务,并相应的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和平演变”战略措施,逐步挫败他们的“和平演变”战略图谋。本文试就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长期性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西方资产阶级提出的“和平演变”战略的由来和发展,当今“和平演变”的特点和手法进行分析和说明,以期有助于人们对“和平演变”战略的系统的全面的本质的理解。在总结东欧剧变和中国1989年政治风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挫败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四点措施,对四个方面:即在经济上、党建上、意识形态上、社会稳定上作了具体分析,对挫败“和平演变”战略,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人权问题来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攻击无产阶级专政(我国叫人民民主专政),是西方反动势力的一贯手法,也是他们渗透、颠覆、“和平演变”社会主义的主要武器之一。近来,由美国带头的某些西方敌对势力,更是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蛮横地干涉我国制止动乱、平息暴乱这个纯属中国内政的问题,妄图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人权问题,对于我们进行反对“和平演变”的斗争是十分必要的。人权,一般是指人身自由及其他民主权利,也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那么,在社会主义国家,究竟有没有人权呢?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尊重公民合法的、合理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美国当权者向许多国家特别是中国大力推行所谓“人权外交”,频频发动“人权攻势”,使人权问题成为中美关系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就美国当权者对华推行“人权外交”的缘起、发展与实质,作一初步的回顾与分析。一、美国当权者对华人权外交的缘起与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美国当权者向许多国家特别是中国大力推行所谓“人权外交”,频频发动“人权攻势”,使人权问题成为中美关系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就美国当权者对华推行“人权外交”的缘起、发展与实质,作一初步的回顾与分析。一、美国当权者对华人权外交的缘起与发展“人...  相似文献   

10.
“和平演变”这个词,在我们国内已经很久不提了,倒是西方报刊和政界要人在文章或著作中不断地使用它.实际上,从1917年到现在,西方反共势力在确认用武力不能铲除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没有一天不梦想用“和平演变”的方法来恢复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借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开放的机会,大举向社会主义发动“和平攻势”,妄图促成共产主义在本世纪结束前实现“大溃败”.严酷的事实说明,国际垄断资产阶级亡我之心从未泯灭,和平演变不仅是客观存在,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最现实、最严重的危险.1949年美帝国主义扶蒋反共的政策彻底失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于当年8月公布了《美国与中国关系》的白皮书和他本人同年7月30日致杜鲁门的信,提出了通过中国的“民主个人主义者”从内部搞和平演变的战略.不过,计谋虽好,“和平演变”却绝非一日之功.侵朝战争惨败之后,1953年就任美国国务卿的杜勒斯等人又大肆鼓噪“和平演变”,提出“和平解放”战略.杜勒斯提出要用“精神的压力和宣传的压力”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领导下“解  相似文献   

11.
顾维钧是北洋时期杰出的外交家,其“联美制日”的外交策略在山东问题的交涉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联美制日”这一外交策略有其历史原因和现实可能性,在其实际操作中也尽可能地维护了中国的根本权益。  相似文献   

12.
边界具有构建国家身份、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沟通国家间交往等功能,这些功能在不同时期其价值体现各有侧重。中印建交后,印度一方面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但另一方面,从构建民族国家身份和国家安全战略考虑,印度在边界问题上态度强硬,频频采取单边主义行动,严重威胁中国国家主权与安全,由此导致边界冲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印两国经济改革的深入,边界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功能削弱,政治功能淡化,经贸交流功能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印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亚欧区域在当今国际政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和俄罗斯都有自己渐趋完整的亚欧大战略。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亚欧大陆国家,开展“战略”研究,高瞻远瞩,纵横捭阖,趋益避害,借势谋利,建构中国的亚欧大战略尤显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4.
蒲俜 《教学与研究》2004,3(9):46-51
人权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 ,在对外关系中运用人权作为手段和策略也不是西方国家的特权。中国对外人权政策的形成是国内外多种因素推动的结果 ,它是中国的和平外交战略在人权领域的体现 ,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尽管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和经验不足等问题 ,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人权政策是中国赢得和平的国际环境、实现国际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1968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掀起了一场被称作“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但是,这次改革却很快被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五国所镇压。美国对此采取了不干涉政策,虽然在入侵发生后美国的立场逐渐强硬,但从整体来看,其态度还是相当克制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相关国家数据样本的协整检验表明:虽然Dooley等学者的美国经常账户融资机制"抵押"观点对于亚洲国家总体具有显著的合理性,但中国的数据对此并不支持."抵押"关系的存在性使当前的全球经济不平衡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并有助于为实现全球经济失衡的平稳调节赢得时间.而中国样本的独特性则意味着:中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困境,难以用传统的国际经济学理论解释,也无法简单归结为内部问题,而是由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但却带有偶然性的外部冲击所致.因此,要解决我国的流动性严重过剩问题以摆脱眼前的经济困境,除进行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之外,必须采取针对性更强的联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乔姆斯基在其新著《美国说了算》一书中通过大量的事实,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揭去假面的美国真相: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对全球和平的最大威胁;美国以美式民主的标准打造世界,任何新出现的民主都必须服从美国的利益;美国以帮助实现自由的名义入侵别的国家,使那里的人民认识到,美国强加于他们头上的自由无异于死亡之吻;美国对侵犯人权国家的援助、对主权国家的非法入侵、对世界霸权导致的核扩散和核军备竞赛,给世界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带来了严重威胁,这充分表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最典型的、最糟糕的侵犯人权国家。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意识形态,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中国“软实力”的视角,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软实力”的地位、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提高中国“软实力”意义、以提高中国“软实力”为目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途径等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伦多和蒙特利尔两个城市的多元文化实践的案例研究,讨论了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及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关于民族认同,有必要在差异和趋同之间保持一定张力;关于民族政策,有必要在柔性和现实之间保持某种平衡。中国的民族问题和国家认同问题实质上也是一个多元文化问题。加拿大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我们面对和解决当前的问题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2年至今,我国农村正全面进行着义务教育经费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此形式下,吸收借鉴他国成功的教育改革经验就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分析中美两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优缺点的基础上,比较其异同,借鉴美国义务教 育投资体制中较为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和措施,以求能为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