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隐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式和表达途径。莱考夫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人们日常交流的概念系统也是通过隐喻来构成和界定的。”隐喻思维可以强化学习者对概念的内在表征,使学习者以具身经验来理解抽象概念,以熟悉概念来映射陌生概念,形成基于个体意象图式的隐喻理解。郑毓信教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手势和身体活动,以及隐喻、生活经验等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之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动之中,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社会功能与广告的劝说目的相吻合,因此隐喻可以应用于广告语篇中。在化妆品广告语篇中,广告的文字以及图片的创意设计同样蕴含着隐喻,这些非语言隐喻对于概念隐喻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概念隐喻不单单依赖于语言文字,也可以通过其他模态或多种模态的协同作用呈现。隐喻在实质上是概念的而不是语言的,对多模态隐喻的研究能更好地理解隐喻这一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之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动之中,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社会功能与广告的劝说目的相吻合,因此隐喻可以应用于广告语篇中。在化妆品广告语篇中,广告的文字以及图片的创意设计同样蕴含着隐喻,这些非语言隐喻对于概念隐喻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概念隐喻不单单依赖于语言文字,也可以通过其他模态或多种模态的协同作用呈现。隐喻在实质上是概念的而不是语言的,对多模态隐喻的研究能更好地理解隐喻这一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概念系统的基础,是人们通过一个概念来理解另一个概念,使不同概念相互联系的方式或机制。隐喻的本质是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结构映射,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的语义特征,因此隐喻研究不能停留在词汇层和句法层,还应该从语篇层面来研究。在语篇层面上,隐喻可以通过其框架功能有效构建语篇连贯。  相似文献   

5.
刘倩 《海外英语》2011,(13):185-187
隐喻不仅指隐喻的语言形式,而且指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隐喻概念。而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性的统一体,即隐喻概念体系。该文拟对隐喻做简略的介绍,通过对比大量爱情用语的隐喻现象,研究英汉感情隐喻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隐喻概念的异同,并尝试揭示其异同的原因,使人们对隐喻这一现象有比较全面的理解,从而提高中国学生对英语中感情隐喻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集中英文中有关"愤怒"的情感隐喻,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本质。隐喻不仅指隐喻的语言形式,而且指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隐喻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达"愤怒"感情的语言形式存在着相同和不同的隐喻概念,原因是人们具有相同的身体,物质生活经验和不同的文化环境,因此在理解情感隐喻时,不能脱离其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7.
王素敏 《英语辅导》2011,(1):135-136,196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概念隐喻是隐喻系统的中心概念,是隐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提出标志着隐喻研究从传统的修辞学进入了认知范畴。本文试从三个主要方面分析和阐述概念隐喻:概念隐喻构成的基本方式是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的映射,以达到对未知领域的认知和判断;概念隐喻的最主要特点是系统性、概括性和派生性;概念隐喻作为强大的认知工具,可以通过阐释隐喻和构建隐喻两种方式来辅助人们的思维,帮助人们运用具体简单的概念来认知和理解自然界和社会的复杂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概念隐喻对于词汇教学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概念隐喻是人们用来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能将政治语篇中的抽象概念化繁为简,因而受到当代领导人的欢迎。本文在概念隐喻理论指导下,对比分析国家领导人新闻演讲中概念战争隐喻,进一步阐述背后的文化因素,加强人们对和平发言的理解,进而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构建概念系统的有效工具,为人们理解抽象的经济语篇提供了简洁、形象和生动的思维方式。经济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旅行隐喻、战争隐喻和动物隐喻。中英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映射模式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两者都体现了隐喻的体验性本质,即人们通过源于客观世界的具体的人体经验来识解抽象的经济概念。  相似文献   

10.
隐喻在语言表达中无处不在。从体验哲学角度来看,只有通过经验基础,隐喻才能被人理解。由于隐喻概念体系来源于人们的经验,反映了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特征,因此隐喻的翻译具有相对性。  相似文献   

11.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政治语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其措辞上的严谨和规范化使其不易被理解。然而隐喻的运用解决了这一问题。政治家们经常运用隐喻将抽象难懂的概念具体通俗化,以便广大受众理解其政治意图,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本文结合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习近平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总结习主席使用的隐喻类型及影响习主席具体隐喻选择的因素,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政治文本。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以经验为背景,调动自身心理因素参与认知的方式创造了无数的隐喻。政治话语是政治家用来表达其政治意图的重要工具。政治语言内涵丰富,如何实现最佳的话语传播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14年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报告中涉及的概念隐喻表达进行梳理分析,试图对汉语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存在模式以及在文本中的运用特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该文主要具体地阐述概念隐喻这一概念,并且将其进行分类阐述,在每一个方面都会举出例子来具体论证概念隐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与隐喻这一概念作对比分析,以加深对概念隐喻的理解。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借助已知事物认识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本科通过对诗篇《赋得古原草送别》的鉴赏,分析概念隐喻理论在这首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商务语篇的理解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抽象的,而这些抽象概念往往都可通过概念隐喻来再现。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总结归纳出英语商务语篇中的三大概念隐喻。这些概念隐喻植根于人们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人们依据熟悉的概念构建抽象概念。对隐喻的研究有助于加强英语学习者在阅读商务类文章时的隐喻意识。  相似文献   

15.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英语习语是隐喻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概念隐喻是英语习语语义的重要理据,本文阐释了隐喻认知的本质、机制和功能,指出英语习语的语义是有理据和动因的,概念隐喻是人们理解习语语义的理据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隐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本质上是通过限定认知框架来构建我们的思维系统的.在隐喻思维过程中,隐喻表达所从属的隐喻框架和所依托的隐喻概念是隐喻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隐喻框架的作用是激活一个概念域作为隐喻的始源域,它对认知起到基础性和导向性的作用.隐喻概念则决定了始源域到目标域的跨域映射关系,两者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别.隐喻认知过程中,隐喻框架和隐喻概念都具有动态性,对框架和概念的选择直接影响隐喻的理解.通过对语料库中隐喻框架和概念的缩放,比较分析这一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能更清晰地把握隐喻框架和隐喻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明隐喻理解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隐喻贯穿于一切自然语言之中,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而且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即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的概念体系本质上是隐喻性的。我们以一个概念去理解、建构另一个概念,于是也以一个概念的词语去谈论、表述另一个概念,这就是“概念隐喻”。重点论述了概念隐喻的三种类型——结构性隐喻、方位隐喻和管道隐喻。  相似文献   

18.
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概念域之间的映射是概念系统的一个固定部分。人们用具体的概念去理解抽象的概念。以此为基础的概念隐喻理解模型认为,长时记忆中的概念隐喻对隐喻理解起重要作用。Glucksberg与Keysar(1990)提出的范畴包容模型认为,XisaY形式的隐喻是直接被理解为范畴包容性断言,本体x被归于一个以喻体Y为典型成员的临时范畴。文章通过分析两个模型的实验证据,提出概念隐喻理论是一个隐喻解释模型,能很好地解释隐喻的系统性,而范畴包容模型是一个隐喻理解模型,反映了隐喻理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主要围绕作为人类基本认知方式的隐喻展开论述.首先区分了常规隐喻、死隐喻和新隐喻,然后分别介绍了常规隐喻所包括的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分析了在概念隐喻中,到底有哪些概念或某个概念的哪些方面,可以作为源域的概念结构用来帮助人们构建和理解目标域结构.最后对“时间流经我们”这一概念的隐喻性表达进行了重新分析,说明了隐喻的连贯性和一致性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朱麟 《德州学院学报》2011,(Z1):104-105
在人类的语言思维中,人们往往通过身边熟悉的事物来理解认知另一些事物,用一些熟悉的思维方式及经验来理解抽象的思维概念,这样产生了隐喻。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方式。隐喻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特征,也会在文学语言中表现出来,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经验会对隐喻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对电影阿甘正传中隐喻的分析,对中英文化差异所产生的不同的隐喻表达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