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想和信念是道德信仰构成的两个方面,认知、情感、实践是道德信仰教育的逻辑起点。大学生的道德信仰教育要坚持科学理论灌输原则。底线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是道德信仰教育的基础,道德情感体验是大学生形成科学道德信仰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2.
徐丹 《华章》2011,(32)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信仰宗教的大学生人数增多,挑战科学世界观,高校的信仰教育工作面临重大挑战.文章从大学生信仰现状入手,分析原因,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高大学生的理论认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对于完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任务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从澄清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把马克思主义打造成为大学生的主导信仰、坚持教育主体行为一致性三个方面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政治头脑,坚持以共同的理想引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坚持以高尚的榜样带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双管齐下:一是重视语言的通俗性,二是增强教材的逻辑性,三是注重方式的多样化,四是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要从五个方面,运用多种有效载体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环境,真正让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内化为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观现状,更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武汉工业学院生命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对武汉部分高校大学生生命观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生命认识正确、生命态度积极、生命价值观健康、生命信仰科学,但是少数大学生生命认识有偏差、生命态度消极、生命价值观有缺陷、生命信仰缺失。大部分大学生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期望高校加强生命教育。因此,高校要不断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信仰认知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信仰确立的关键时期,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国家的接班人,必须研究大学生的信仰认知。本研究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对321名大学生的信仰认知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在信仰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主义主流信仰仍然处于首要地位、科学精神显著提高、越来越务实等特点,认为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必须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势、开展多渠道的教育活动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物质社会,大学生这一高素质群体在信仰问题上走向了一个新形势。作为大学生本身应该从更科学的方向来认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同时作为大学的教育,应该把信仰教育放在一个更有实践性的位置上。经世致用的思想才是目前大学生信仰教育中比较合理与迫切需要转变的教育观念。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信仰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建立大学生正确的信仰观念,才能促使其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党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与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党员人数剧增,信仰教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议题。基于"七一讲话"精神与科学发展观意蕴对大学生入党信仰教育进行从逻辑到实践的路径探究,在信仰教育的维度建构中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在实践中探寻有效的现实操作增强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大学生信仰选择的主流是好的、科学的,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信仰选择存在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大学生成长特点及自身思想文化素养等因素有着密切关联。要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当前就必须注意教育目标的层次性、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教育效果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大学生信仰养成的重要场所。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根本作为就在于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信仰主要地和直接地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相关。环境因素影响的复杂性,要求在开展信仰教育过程中,重视对各种影响因素加以调控,使之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挥作用。大学生信仰教育既要遵从信仰的性质和特点,又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教育方法,拓宽教育途径,实现信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强飚 《江苏高教》2012,(3):122-123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以信仰、求是、创新的精神加强对大学生普世价值认识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要引导大学生立足从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角度认识普世价值;从树立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角度理解普世价值;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角度升华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1.
浅谈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要以科学的理想、信念、信仰教育为重点,要以学习贯彻党章为主要内容,培训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要以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分析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道德信仰问题,从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提出加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对策: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教育理论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三个进一步”:进一步合理构建教学内容,进一步改进教育方式方法,进一步要求教师科学对待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信仰。本文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抵制西方颜色革命、塑造大学生精神家园、承载历史责任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必然使命。  相似文献   

15.
由于"互联网+"时代发展特点及当今社会问题负面影响、经济模式的创新、多元文化的冲击及高校理想信仰教育的脱节,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及信心程度令人堪忧,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盲目追求所谓西方民主模式、缺乏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发展持冷漠态度、质疑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及他们信仰的多样化与功利化。因此,党要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及信仰、高校既要做好教书育人角色,又要正确引导大学生信仰、大学生也要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及宗教信仰,建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总体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文献资料的数据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大学生信仰迷失、信仰功利化倾向严重和信仰庸俗化。要引导大学生确立和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社会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二是高校要巩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三是大学生要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前部分大学生信仰迷失、信仰危机的现状,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信仰教育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营造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良好氛围,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具体方式,开拓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媒体阵地。  相似文献   

18.
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理想、信仰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认可度较高,但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理想信念功利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不够深刻。职是之故,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式有待改进,应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思政教师要提高综合素养;大学生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国梦”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线“、中国梦”的本质要求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内容一致、“中国梦”引领大学生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中国梦”应当作为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着力点。在“中国梦”语境下,大学生信仰教育要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要通过加强信仰环境的营造、信仰队伍的建设和教育体系的创新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新疆是我国民族成份最多、多种宗教并存、信教群众最多的省区之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否有信仰、有什么样的信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和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坚持要从新疆区情出发,弘扬民族文化,要从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处的国际环境的角度,并着眼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未来重要作用,坚持系统性原则来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