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锻炼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心理因素是影响其锻炼行为的重要因素。心理因素包括体育兴趣、体育动机、体育态度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2.
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是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途径。体育锻炼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心理因素是影响其锻炼的重要因素。心理因素包括体育兴趣、体育动机、体育态度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是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途径。体育锻炼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心理因素是影响其锻炼的重要因素。心理因素包括体育兴趣、体育动机、体育态度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了高职新生与大二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和行为的差异,了解高职新生体育锻炼动机及行为特点,为做好学生课外体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职新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水平较低,锻炼行为较少,锻炼项目较单一;自身惰性强、缺乏时间、没有锻炼习惯是影响高职新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对体育锻炼动机的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卞胜林 《考试周刊》2014,(75):117-117
体育锻炼意识的有效培养是初中生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条件,是指初中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主动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积极合理、科学、有效地坚持体育锻炼的一种心理活动。有效的体育意识是指在没有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所具有的自我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心理活动,培养初中生的体育意识就是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也是对他们锻炼目标、锻炼方法和锻炼实效的全面综合的考量。本文从培养初中生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性、途径和措施等方面阐述如何有效培养初中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水平较低,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大都集中在一些非激烈性项目和考试科目上,很少参与其他的锻炼项目;体育弱势群体参加身体锻炼的强度主要集中在中,小强度之间,一般身体锻炼的时间多在45min以下;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消费的类型主要为“实物型”消费,对于“参与型”消费意识较低。影响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的因素有:学生自身身体条件的缺陷,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与态度,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局限,学校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组织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西师范大学1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把锻炼的频率、每次锻炼所需要的时间、锻炼强度、锻炼的持续时间等几方面作为判断大学生是否拥有锻炼习惯的重要指标。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形成的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改革,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等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动兴趣再认识与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运动兴趣及其相关概念的分析可知,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需要经历运动兴趣、运动爱好以及运动成瘾三个不同的阶段,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生理和锻炼行为特征。不加区别地统一运用运动兴趣来概括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三个阶段,不仅不符合体育自身发展规律,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导向上的混乱,不利于新体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3):126-130
为了研究大学生锻炼行为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并探讨体育价值观在两者间所起的作用.采用人口统计学自编问卷、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和大学生体育价值观问卷对250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家庭背景、专业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行为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能一定程度上预测体育锻炼行为,体育价值观在其中起中介作用,通径系数达到0.72.  相似文献   

10.
邓文娟 《课外阅读》2011,(7):234-23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省传统体育中学在校中学生的闲暇体育锻炼的锻炼项目、频度、形式、场所、目的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中学改进和提高学校体育工作,促进更多的学生参加闲暇体育锻炼实践,实现学校从“阶段体育”、“教育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转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 ,人们对作为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学校体育 ,自然而然的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学校体育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为此 ,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与方法 ;具有独立从事身体锻炼的能力 ;懂得评价锻炼效果的方法等长期起作用的因素 ,就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一趋势必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能为学生从事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高中生体育兴趣的广泛性较之初中生有所减少 ,但其稳定性和选择性加强 ,据调查 ,男生对足球、篮球…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小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是两个赖以成长的主要环境。小学生自身体育运动知识相对匮乏、体育运动能力和锻炼持续性相对较弱等特性决定了小学生体育锻炼必须有学校引领和家长参与指导的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家长参与的小学生家庭体育锻炼有着学校体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大弥补了学校体育行为中缺乏个体指导和较长时间体育锻炼的空缺。学校体育行为在指导和引领家庭体育锻炼方法、方式以及激励等各方面都具有很好的联动作用,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  相似文献   

13.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接受体育教育和有目的地实施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状况,满足精神需求。终身体育按人生长的顺序和受教育主环境的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学前体育主要是在家庭影响和家长帮助下进行一些简单活动,其目的是保育和培育。学校体育是学校和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目的的教育,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学会锻炼的方法,培养锻炼的意识习惯。社会体育主要是由社会、单位或家庭组织的体育活动及个人的体育活动行为,其目的是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家庭环境对初中生体育素养的影响,得出:家长的学历、体育态度、锻炼行为、家庭月收入、家庭居住环境是影响初中生体育素养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可对应显著预测和控制初中生体育素养中的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质水平、体育行为水平.最终为针对性培养初中生体育素养,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培养具有优秀体育素养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可用之才.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江西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及课余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西师范大学在校一、二、三年级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认为80%以上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动机是健康积极的。不同系科、年级、性别在选择锻炼项目,参与者锻炼时间和次数都有差异,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教育中有着重要的现实地位和历史使命,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是终身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和研究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影响锻炼的相关因素,对指导学生长期从事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此阶段对于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意识、体育参与习惯、体育锻炼价值观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为高职院校体育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等方法,对武汉城市圈七所高校600名不同年龄段的女教师体育健身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高校女教师有较强的健身意识,对体育锻炼的价值有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每周锻炼次数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锻炼内容和形式因年龄段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特点;锻炼场所主要是居住地附近、社区及学校;工作压力大,家务繁忙,缺乏余暇时间,缺乏体育知识、锻炼能力,惰性和缺乏健身氛围是影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罗敏 《教师》2016,(4):44
高校体育弱势群体虽然只是一个少数人的群体,但是却是学校不可忽视的部分,如果学校采取体育教学方法得当,不仅可以使体育弱势群体接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还会对他们的身体状况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鉴于此,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体育健身服务网络的构建,以期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缺少体育锻炼的现状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通过分析影响终身体育的因素,提出各阶段科学锻炼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