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论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与提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社会是一个人的主体性不断丧失与增强的过程,网络社会也不例外,网络社会一方面促进了人的主体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又“反客为主”,导致了主体性的丧失,网络社会中的主体性的发展与提升是一个人的自觉的过程,通过网络主体教育及网络主体的自教自律,增强人在网络社会中的主体性成为时代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虚拟交往中的主体性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对“物”的依赖,在今天突出表现为对网络的依赖,尤其在网络虚拟交往中人的主体性增强的同时更面临严重的困境。在大学生虚拟交往中,虚拟交往主体的符号化和语言即身份以及大学生主体性由“自我”走进“自失”走向“自觉”,使大学生的主体性面临以下困境:主体性成为“中介”的俘虏;个人与他者交往理性的缺失;个人与自我关系的扭曲。摆脱困境的根本在于大学生主体的自觉即认识自我的自觉、现实交往的自觉和交往理性的自觉,三者是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重点讨论在以人为本的时代德育主流基础上,大学生在网络德育的主体地位及主体性发展问题。一方面,大学生是网络德育主动学习的主体;另一方面,大学生还是网络德育自我教育的主体。因而,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必须确立大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顺应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尊重并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活动,在满足大学生的成才需要、服务辅导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德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作为网络主体之一,中小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他们的网络交往也呈现出平等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超时空性、多极主体性等新特征.这些新特征促进了他们的主体性的发展。网络社会对中小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作用具体体现在对其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促进上。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网络交往已成为大学生交往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形态,这一交往颠覆了传统的"主体—客体"的单向度的交往形式,取而代之以"主体—客体—主体"为特征的"身体不在场"的中介交往模式,具有更加自由、快捷和便利的特点。网络在给大学生交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遮蔽和主体性的缺失,网络交往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亦成为大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因此,对网络交往在大学生交往中的积极和消极作用进行揭示,并结合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引导和调适,构建"鼠标下的德性"则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八所高校大学生网络主体性调查及其教育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术学 《教育科学》2006,22(4):66-69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和改变着人自身,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在开放多元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对其主体意识、全球视野、民主观念等都将会产生强烈的碰撞和冲击。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主体性概念的解析以及对国内八所高校大学生网络主体性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着重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主体性迷失的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期引起人们对大学生网络主体性教育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网络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了,作为高校德育主体的大学生,他们既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来发展其主体性,但同时也避免不了网络的冲击带来主体意识的缺陷所导致的后果。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发展高校德育的主体性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使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的主体性变消极为积极。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化时代,虚拟社区具有跨地域性、社会互动的开放性和群体成员的自治性等特点,这对大学生的主体能力、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三方面的主体性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学生应注重信息素养的提高,克服自身的心理弱点,使其在网络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鉴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困境与主体性教育的不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确立大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引导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时代感、能担当的社会主体",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长效性建设的重要支点,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发展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毫无疑问成为网络社会的主要受众群体,研究大学生网络主体性教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主体性的特点,大学生主体性迷失的表现以及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主体性教育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主体性正在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顺应这一趋势,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既具有独立人格,又能够适应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主体性道德教育应注重唤起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 、重视个性化原则、注重启发式原则、强调激励性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13.
网络空间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与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在帮助人类扩展自身主体性的同时,也给人的主体性发挥带来了负面影响。网络信息时代,建构与提升人的主体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加强网络主体意识教育,强化网络主体自我修养,加强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的整合及人与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沟通。  相似文献   

14.
刘琳 《天津教育》2000,(4):10-11
“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是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展的教育。主体性,是指在对象性的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即主体在同客体相互作用时,自身一定的素质结构所产生的功能表现,它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潜能,使之真正成为活动。学习的主体,进而成为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主体。 主体是现实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的现实活动。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由于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是人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对象在不同的生命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生命体征。弘扬人的主体性,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关注点。精神成人,使大学生具有求善求真的思维导向和相对稳定的一般心理状态,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知之基点;实践创新,大学生在投身社会的行动中,使人的精神、品行得以生长、强化,进而内化、固化,成为社会主体的人;精神成人与实践创新双向运动,互相印证,最终让每一个大学生成为知行如一的真诚人,在求美的人生旅途中,献身社会,服务人类。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1994年正式开通了与Internet的专线连接以来,网络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上网同样也成为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有的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在他们身上也引发诸多道德问题,青年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大大凸现,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高校传统德育内容和方式提出严峻挑战。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网络道德是人、信息、道德三位一体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不仅为现代人开辟出全新的道德生态空间,而且日益渗入社会公共领域与人们的日常  相似文献   

17.
张珂 《时代教育》2014,(5):160+163
网络在大学生中的迅速普及,在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带来了消极影响,特别是大学生主体性,尤其是其中的道德主体性的网络失范,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了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态势,把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状况,有利于高校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路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课堂中主体性的培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十分关键的一部分内容,而其教学模式也随之成为必须给予重视的教学研究内容.目前,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的建立,市场经济更是不断得到发展,开始强调人的主体性.教育方面,新课改要求学生必须作为主体而活跃于课堂学习活动,以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网络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给大学生提供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主体性尤其是道德主体性的某种失落,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网络道德培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时代面临的新课题。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高校应从建设高素质的网络工作队伍、整合德育课程资源、建设网络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等方面开展和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提供获取信息平台的同时,也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的缺失,进而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从网络的角度来分析网络道德主体性的缺失原因,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重塑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