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刊 2 0 0 0年第 10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含参不等式》一文中 ,例 3的解答是错误的 ,现将“例 3”及“解答”与“评注”抄录如下 :例 3 若 a∈ [-1,3 ] ,解不等式 x2 -ax>3 x -2 a +1解 :原不等式变形为 ( 2 -x) a +x2 -3 x-1>0构造函数 f ( a) =( 2 -x) a +x2 -3 x -1,当 x =2时 ,不等式显然不成立 .由 a∈ [-1,3 ] ,且 f ( a) >0 ,知f ( -1) =x2 -2 x -3 >0f ( 3 ) =x2 -6x +5 >0解之得 x >5或 x <-1.评注 :本例以辩证转化思想为指导 ,把参变元 a视为主元 ,将变元 x看成常量 ,构造关于参数的一次函数 ,利用单调性求解 ,此法极其巧思 .…  相似文献   

2.
用"主元法"解题的关键是选取"主元",选取时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低次做主元 选取次数较低的元作为主元,可使问题容易处理. 例1 分解因式 a3-a2b-2ab b2-1 分析 这里b的次数较低,以b为主元,整理成关于b的二次三项式. 解 原式=b2-(a2 2a)b a3-1 =[b-(a-1)][b-(a2 a 1)] =(b-a 1)(b-a2-1).  相似文献   

3.
分式是初中代数的重点内容之一,有关分式运算的问题概念性强,方法灵活.有些问题因概念模糊,或考虑不周,或以偏概全,或思维定势,常常误入“陷阱”,导致解题失误.现就几类常见错误,简析如下.一、违背运算顺序致错例1化简分式1-23ba÷23ba·23ba.错解:原式=1-23ba÷1=2b2-b3a.简析:乘除是同级运算,应从左到右按顺序进行.正解:原式=1-23ba·32ba·23ba=1-23ab=3a3-a2b.二、忽视分数线的括号作用致错例1计算a3--6a÷(1-3a--26a).错解:原式=a3--6a÷a-6a--36-2a=a3--6a÷-aa--69=a3--6a·-(aa-+69)=aa-+93.简析:这是由于忽视了分数线的括号作用,分…  相似文献   

4.
在分解含有多个字母的多项式时 ,由于字母多 ,结构复杂 ,分解的思路有些零乱 ,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呢 ?选择主元是排除干扰的有效方法 ,一个看似无法分解的多项式 ,选定主元整理后 ,分解的思路就自然畅通 ,选择主元的常用思路有以下几种。一、选择次数较低的字母作为主元在选择主元时 ,一般选取多项式中次数较低的字母作为主元 ,可使问题化繁为简。例 1.分解因式 :x4 x2 2 ax 1- a2 。解 :以次数较低的字母 a为主元 ,整理得原式 =- a2 2 xa x4 x2 1=- a2 2 xa- x2 x4 2 x2 1=- (a- x) 2 (x2 1) 2=(x2 x- a 1) (x2 -…  相似文献   

5.
分母有理化是二次根式化简的常用方法 .但这种方法有时候却显得繁难 ,或者无能为力 ;而我们常可从根式的结构特征入手 ,巧妙变形 ,则可以收到“曲径通幽”之效 .现提供二次根式“瘦身”十二法 ,供同学们参考 .一、定义法例 1 化简 :a -1a.解 由算术根的定义知 :   -1a >0 ,即a<0 .原式 =-( -a) -1a=-a2 · -1a=--a.二、公式法例 2 化简 :5+ 2 6 + 5-2 6 .解 ∵ 5+ 2 6 =( 3+ 2 ) 2 ,   5-2 6 =( 3-2 ) 2 .∴原式 =( 3+ 2 ) 2 + ( 3-2 ) 2=3+ 2 + 3-2=2 3.三、拆项法例 3 化简 :6 + 4 3+ 32( 6 + 3) ( 3+ 2 ) .解 原式 =( 6 + 3) +…  相似文献   

6.
数式求值问题 ,内容丰富 ,灵活多变 ,是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 ,故人们常说 :“无数式求值不成卷”是有一定道理的。该文归纳了部分解题技巧方法 ,谨供参考。一、求值巧拆项 :例 1:若 |a - 1| + |ab - 2 | =0则 :1ab + 1(a + 1) (b+ 1) + 1(a + 2 ) (b + 2 ) +…… +1(a + 1986 ) (b + 1986 ) =    。( 1986年上海初一数竞题 )解 :由题设得 :a - 1=0 ,ab - 2 =0 ,∴a =1,b =2故原式 =11× 2 + 12× 3+ 13× 4 +…… + 11997× 1998= ( 11- 12 ) + ( 12 - 13) + ( 13- 14 ) +…… +( 11997- 11998) =1- 11998=19971998。二、常值巧换元例 2…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类条件为a >1,b >1,c >1的分式不等式 ,可借助“拆项法”及平均值不等式 ,予以统一巧证 .拆项法 1 a =(a - 1) + 1.此时有a≥ 2 (a - 1)·1.例 1 设a >1,b >1,求证 :ab - 1+ ba - 1≥4 .证明  ab - 1+ ba - 1≥ 2 (a - 1)·1b - 1+ (b - 1)·1a - 1≥ 2·2 a - 1b - 1· b - 1a - 1=4 .意外收获 aa - 1+ bb - 1≥ 4 ;aa - 1+ bb - 1+ cc - 1≥ 6 ;ab - 1+ bc - 1+ ca - 1≥ 6 ;ac - 1+ ba - 1+ cb - 1≥ 6等 .细心推敲 ,还不难获得如下 :推论 1 若ai>1,i=1,2 ,3,… ,n ,n∈N ,则a1a2 - 1+ a2a3- 1+… + an- 1an- 1+ ana1- 1≥2n …  相似文献   

8.
在解题过程中,有时往往需要把某一个“元”看作为主,并给以特殊的地位,不妨称这个元为“主元”。主元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某些问题,若能有效地转化,恰当运用“主元法”,将化难为易,现举数例。例1 对x∈R,证明不等式 x~6-x~3 x~3-x 1>0。证明:考虑到设y=x~3,则以y为“主元”的二次三项式M=y~2-y x~2-x 1,显然y∈R.又a=1>0,Δ=(-1)~2-4(x~2-x 1)=-(2x-1)~2-2<0,∴M>0,即x~6-x~3 x~2-x 1>0。例2 试确定万程3x~2 6xy 5y~2 6x  相似文献   

9.
(共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1 1=0B.-2-2=0C.3÷13=1D.52=102.据广东信息网消息,2006年第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初步核算,全省完成生产总值约为5206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为().A.5.206×102亿元B.0.5206×103亿元C.5.206×103亿元D.0.5206×104亿元3.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图中“2”在正方体的前面,则这个正方体的后面是().A.0B.6C.快D.乐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4a2-(2a)2=2a2B.(-a)…  相似文献   

10.
11设ABCD—AtBICDI是一个正方体,E是棱AD的中点.体对角线AIC与平面EBCI相交于I。_。。。。,。CP。。l。_。-i、___。i。。。。、【点尸。试求线段比多>及宜线AIC与平面EBCI的夹角(锐角)OI’”-‘“—””—”一’pA———~‘”‘—”———一‘-””””’””“””””IZ设。;>0。 ;=。; 且(n=1.2.3…·)。求证:若。;>2.则当n>且时。定有如下不等式!aD(0.. 1)“>a…0.。、及2·a。。;>a..十a.. , l(注:供题人对栗一位完整且正确的应征解答者投于奖盆40元.耳甲解决题1#得10I元,解央题2看得30元.分别给奖。)有奖解题擂台(…  相似文献   

11.
用换元-数形结合法求三角函数最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元和数形结合是中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和解题工具,其目的是把复杂、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熟悉或直观的问题来解决;其方法是在解决某一数学问题时,将其中某个函数式(fx)作为新变量t,即通过令t=(fx)将问题化归为易于求解的问题,确定所换元t的范围,画出图形,使原问题得到解决.下面举例说明换元-数形结合法在求解三角函数最值中的应用.例1:求函数y=sin2x+4sinx+a(a为小于0的常数)的最小值.解:令t=sinx,则-1≤t≤1,从而原式可转化为:y=f(t)=t2+4t+a.数形结合(如图1)可知,当t=-1,即sinx=-1时,y取得最小值,从而ymin=f(-1)=(-1)2+4×…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与判别式相关问题时,我们往往难于审时度势地利用判别式而导致失误.本文通过相关典型例题解的成败给以评说,以便从宏观上指导我们解题思维的形成.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决策性失误.一、判别式的迷惑在解决涉及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相关问题时,往往在方法决策时,不加思考的就选择使用判别式.真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最终导致迷惑.【例1】 若椭圆x2+4(y-a)2 =4与抛物线x2 =2y有公共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误解:x2 +4(y - a)2 =4x2 =2y得 2y2 + (1-4a)y+2a-2=0  ①即Δ= (1-4a)2 -16(a -1)≥0∴a≤178简评:“Δ≥0”…  相似文献   

13.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 :“数形结合千般好 ,数形分离万事休 .”把数量关系的精确刻划与几何图形的直观形象有机结合起来 ,恰当变更问题 ,使问题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这就是“数形结合”的思想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很多 ,除了课本中介绍的基本证法之外 ,对于一些不等式 ,若能联想其几何背景 ,构造出恰当的几何图形 ,往往解法更简单 .这里略举几例 ,以期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例 1 证明对任意的正实数 a,b,c,不等式a2 +b2 - ab +b2 +c2 - bc >c2 +a2 - ca恒成立 .分析 :从形式观察内在式子的结构 ,可知a2 +b2 - ab是以 a,b为两边长 ,所夹 6 0°角…  相似文献   

14.
二次根式 a中的 a具有非负性 ,灵活运用这一属性能够巧妙地解决二次根式的计算求值等问题 .现列举实例 ,进行介绍 .一、化简例 1 化简 - a3 - a2 - 1a =.解 :由 - a3≥ 0 ,且 a≠ 0知 :a <0 ,∴原式 =- a - a + a - a =0 .二、计算例 2 计算 a 16 a + 3a3 - 12 a2 4a.解 :由 a3 ≥ 0且 a≠ 0知 :a >0 ,∴原式 =4 a a + 3a a - a a=6 a a .例 3 计算 2 0 0 1- a + a - 2 0 0 1+2 0 0 1a + a2 0 0 1.解 :由 2 0 0 1- a≥ 0 ,且 a - 2 0 0 1≥ 0 ,知 :a =2 0 0 1,当 a =2 0 0 1时 ,原式 =2 0 0 1+ 1=2 0 0 2 .三、求值例 4 已知实数 a满足 …  相似文献   

15.
“恒成立”问题是数学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这类问题综合性强,常涉及换元、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该类型问题也常在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交汇处命题,而且题中常出现字母参数,对字母参数的处理即是此类问题的难点,也是关键点.下面举例介绍恒成立问题中几种常用的解题思路.例1.设f(x)=1g1+2x+4xga3(a∈R),如果x∈(-∞,1)时,f(x)有意义,求a的取值范围.解一、(方程思想)由已知得:要使x∈(-∞,1]时,f(x)有意义,即1+2x+4xga3>0对一切的x∈(-∞,1)恒成立.设2x=t,由x∈(-∞,1)知,00对一切的t∈(0,2)都成立当a=0时,有1>0,满…  相似文献   

16.
<正>易错点1端点值处最易出错的三种情形1.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类问题例如:设(fx)=x2-2ax+2ax+2(a∈R),若当x∈R时,不等试f(x)≥a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当x∈R时,f(x)≥a恒成立,即当x∈R时,x2-2ax+2-a≥0恒成立。∴△=4a2-4(2-a)≤0(易错为)△<0),所以-2≤a≤1。2.使用最值原理时的端点值问题例如:若k>13x3-4x当x∈(2,3)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分析:由导数分析可知,当x∈(2,3)时f(x)=13x3-4x单调递增,故k应大于f(x)的最大值,而由于  相似文献   

17.
在函数一章的学习中,有不少函数问题“貌合神离”,如果不去认真理解问题的实质,对于这类问题极容易混淆,造成错误.下面通过例题对这些问题予以分类解析.一、关于函数定义域问题【例1】(1)若函数f(x)=(a2-1)x2+(a-1)x+a+21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函数f(x)=2-loga(-x22+6ax-8a2)在区间2a+1,2a+23上有意义,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函数的定义域为R,可知对x∈R,f(x)恒有意义,即对x∈R,(a2-1)x2+(a-1)x+a+21≥0恒成立.①当a2-1=0,即a=1(a=-1舍)时,有1≥0,对x∈R恒成立,故a=1符合题意;②当a2-1≠0,即a≠&#177;1时,则有a2-1&gt;0,Δ=(a-1)2-4(a2-1)&#215;a2+1≤0解得10loga(-x2+6ax-8a2)≠2得x2-6ax+8a2&lt;0,-x2+6ax-8a2≠a2解得2a2a3a&gt;2a+23或32aa&lt;+223a+&lt;14a...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互为有理化因式的意义(“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构造有理化因式解题,常能起到以简驭繁、化难为易的作用. 例1 若a=1996/(?)1997-1,则a5-2a4-1996a3的值为____. 解:由题设有a=(?)1997+1,又设b=(?)1997-1,则a-b=2.ab=1996.因此,原式=a5-(a-b)a4-ab·a3=a5-a5+a4b-a4b=0. 评注:这里构造的(?)1997+1的有理化因式(?)1997-1,将求值式中的“2”、“1996”分别用a-b、ab替换,将代数求值题转化为整式运算,使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 ,采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a.笔者认为 ,与“逐差法”相比 ,“一分为二法”更具优越性 .一、回顾“逐差法”的由来我们结合图 1所示纸带来说明 ,其中 s1,s2 ,… ,s6分别是实验物体在相邻相等时间 T内的位移 ,由教材第二章第 1 1题的结论易知 :图 1Δs=s2 - s1=s3 - s2 =… =s6- s5=a T2 ,1a1=s2 - s1T2 ,a2 =s3 - s2T2 ,… ,a5=s6- s5T2 ,2再求 5个 a的平均值 ,则a=a1 a2 a3 a4 a55=s6- s15T2 .表面看来 ,由 2式计算加速度 a1,a2 ,… ,a5时 ,s1,s2 ,… ,s6各个实验数据都用到了…  相似文献   

20.
命题:直角三角形弦的立方大于勾股立方和. 设勾,股,弦分别为a,b,。,则需证。,)as+b3。证1:’.’ aZ+bz)Zab,3a“b“>aZb“, :,3a‘b’+3a“b峨)Za’b“. .,. a6+3a4b2+3a2b4+bs )a”+Za“b“+b”, 即(aZ+bZ)“>(a3+b3)2,又c名=a“+b“, 亦即e3>a“+乙“. 证2:因e>a,e>b,故 cs=c(a忍+bZ) >a,aZ+b,62=a3+b”. 证3:如图,分别以a,b,c为棱作立方体.那么, bZ=岔e, aZ=ee- 而b3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