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魂归家园     
此文有很好的“变换题旨”基础——从以写“火红的小鸟”为主,改变为以写“金发碧眼的女人”为主。主旨从“热爱家园”变为“热爱自由”。变旨后的作文标题改为“笼子”——突出文末“女人在我身边啜泣”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针对目前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偏向,作文教学十要诀从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被动写”为“主动写”,变“害怕写”为“喜欢写”,可以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写作初始阶段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本文从体验生活、变换训练形式、创设最佳情境、引领阅读、点燃激情、表扬为主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4.
徐卫 《四川教育》2013,(2):24-24
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坚持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撤点并校之后的新学校,必须要很好地辐射所辖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撤点并校”要变学校向乡镇集中为学校按区域“散点”疏散,变以规模为并校追求为以质量为并校追求。其中,又以“学校按区域‘散点’疏散”为规避“一刀切”的要点。因为,在乡镇区域较大的地区,在精简学校的情况下,只有尽可能地将合并或新建的精品学校从所在的地域内疏散开来,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山区农村边缘化,学生上学路途较远等问题的关键。而要做好“学校按区域‘散点’疏散”的工作,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
三角变换的实质为“挖掘题设条件,寻求差异,选用三角公式变名,变角,变结构”完成求值,化简,证明等差别题.其中“目标意识,凑角入手,消除差异,合理选用公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三角变换中“目标意识”的应用探讨如下. 一、目标意识,凑角入手,消除差异  相似文献   

6.
三角变换     
三角变换特重要,作为工具离不了,变换策略“异化同”,具体方法有多种:“变名”、“变角”,“升降幂”,“和”、“积”互化两相依,“常数”、“结构”巧变换,“乘式”、“引参”难化易, “平方”、“裂项”也有用,“万能置换”大有益.这些方法非孤立,难题综合来处理, 一、变名将异名三角函数化为同名三角函数,是一种重要的三角变换,因为正、余弦是三角函数的基础,所以题目中有多种函数出现时,通常采用  相似文献   

7.
李安国 《教育文汇》2013,(12):14-15
自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进行了调整,对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进行“撤点并校”。十多年来,“撤点并校”产生了明显的效益,促进了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队伍的优化和办学质量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撤点并校”也引出了部分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农村寄宿制学校不足、一些城镇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那么,在“后布局调整时代”,面对“撤点并校”引发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本文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来.“撤点并校”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效益,比如,促进了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队伍的优化和办学质量的提高等。但同时,“撤点并校”也导致了部分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捐加重.并带来农村寄宿制学校不足、一些城镇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如今,进入后布局调整时代,面对“撤点并校”引发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加以解决呢?  相似文献   

9.
怎样做到“以写促读,读写双赢”呢?首先,要转变观念。以前提倡“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等等,其实质是先读后写,其结果是事与愿违,收效甚微。学生没读几篇作品,却连写也越来越陌生了,其主要原因是阅读时没有一点压力。而“以写促读”则不同,是用写逼着你去读,用写逼着你去查阅相关资料,去读相关文章。这真是一箭双雕,变压力为动力,变懒惰为主动。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受应试教育影响最深的区域 ,也是最难走出这一影响的区域。如何克服学生厌写、怕写作文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呢?为此 ,聂家河镇中心小学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 ,通过反复的分析与研究 ,提出了“单元开放式作文教学”的研究课题 ,从而为深化作文教改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这一研究重在以单元为整体 ,变作文的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开放观念、开放课堂、开放教学过程、开放学生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开放作文教学流程等 ,变“填鸭式”为“启导式” ,将“写”贯穿于单元教学全过程 ,使读文、积材、指导、评改一体化 ,从而形成较…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中,可针对教学重难点,迂回突破,旁敲侧击,变“直问”为“曲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创设问题情境,鼓励质疑问难,变教师“提问”为学生“疑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变换提问角度,转换提问内容,变教师“要问”为“不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2.
李悦新 《小学语文》2012,(11):53-54
尽管小学语文命题在不断地变换题型,增加考核的内容,但其考核的核心没有变。命题都是同绕着“听、说、读、写”和“字、词、句、段、篇”来进行的,并且侧重点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3.
唐忠义 《上海教育》2005,(4A):47-48
既然不得不写,就自然要研究到底为何写、写什么、怎么写、写多少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处理好了,就可能变“不得不写”为“不写不快”,化常规任务为自主任务。  相似文献   

14.
莫琴艳 《成才之路》2011,(26):41-41
摘要: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偏低,提到作文,学生总是叫苦连天。那如何来“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走出作文困境呢?教师要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要引导学生积蓄素材,变“无话说”为“有话说”。要鼓励学生勤于练笔,变“不会写”为“我能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技能和方法。这既需要学生的努力,也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症结,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5.
“变式”原本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其含义为变换材料的出现方式。在教学中的变式,是指通过变换问题的形式或条件(不改变问题的实质,而只改变其形态),或者通过引入新条件、新关系,将所给的问题或条件变换成具有新形态、新性质的问题或条件,实现加强“双基”、训练思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感悟是指人们对自然和社会中某种现象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感悟作文是以触发、培养和应用学生的感悟为目的的有别于技法作文的一种作文形式。它以获得感悟为出发点,以表达感悟为终极目标,触发学生感悟,让学生有“感”而写,有“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抒写“本”我、“真”我,变“要我写、我厌写、我懒写”为“我要写、我想写、我能写”,从而上升到“我活写、我巧写、我乐写”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提高作文水平的口号提得很久很响 ,但提高作文的品质却少有人提。其实 ,作文的品质提不高 ,提高作文水平也无从谈起———应该强调一下提高作文品质的问题了。作文的品质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观察品质、思维品质和表达品质。不要一味责备学生写作态度不端正 ,写作能力低下 ,要找出学生写作态度为何不端正、为何低下———没有东西可写 ,不知写什么 ,不知如何将要写的东西得心应手地表达出来 ,并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变“苦写”为“乐写”———“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一环。观察品质。“生活是创作之母” ,没…  相似文献   

18.
讲完一句话,用一个句号,这是常识。但由于学生阅读时不注意句号的运用情况,写作时也“一逗到底”。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将常识具体化,结合句例让学生掌握在什么情况下用句号。我将句号的用法归类后,给学生分析,效果还好。 一、文句中人物变换了使用句号例:老汉衔着烟管。老太太带着孙女儿,手里拄着拐杖,可是脚步挺松爽。(选自小学语文第八册。下同)这个例子的第一句话是写“老汉”的,第二句话有三个分句,都是写“老太太”的,人物变了,主语不同,(两个句子各为一句完整的话,所以用两个句号。二、文句中时间变换了使用句号例:①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  相似文献   

19.
张健 《陕西教育》2009,(5):72-72
一、运用兴趣的“迁移”,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都为“习作”,到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作文提出明确要求:“写话要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变换作为直观对象的事例,《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对象变式。例如,在讲“弦切角”的概念时,不能仅仅画小于90°的弦切角,还要画出等于90°、大于90°的弦切角,否则,学生就容易形成“弦切角都是小于90°”的错觉。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变式”所表现的形式,通常有变换图形的位置、变换图形的形状、变换数字、变换式子、变换图形之间或数式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有些同志由于不注意运用对象变式,往往形成学生在概念理解上的狭隘与差错,把概念的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