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押沙龙,押沙龙!>标志着福克纳后现代主义的创作转向,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互文性的写作策略之上.文章拟以文本结构、人物选择和神话模式的易位为切入点对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以求对文学传统与文本独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田江华 《文教资料》2008,(16):18-20
<鲜血梅花>是余华先锋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一,其对传统文体的颠覆,对复仇主题的消解以及对个体生命的观照使小说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小说对环境的隐匿则使对文本的深层解读遭到拒绝.  相似文献   

3.
余华与福克纳都是先锋作家,他们在创作的前期都曾有过对文学的探索和实验。在大胆的文学实验中,他们寻找着自我的创作原则,使现代文学的叙事艺术得到了充实。两位作家的创作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十分关注内心冲突,在创作中重视对时间的利用和创造,在处理创作与现实的关系上他们都找到了一条能表达自己的正确道路。对比余华与福克纳的作品,可以发现余华在对福克纳作品的借鉴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体系,并在不断的学习中进行着属于自己风格的开拓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当余华以他那炫目的形式开始了对埋藏在人心深处的欲望进行挖掘的时候,人们普遍地认为余华已经背离了传统,事实上余华不仅没有背离,而且一直都在坚持,只不过他采用的是另一种方式而已.他在对文本的形式进行先锋试验的同时,也在思想内核方面竭力地呼唤着人性的回归,人伦道德的重建.  相似文献   

5.
非常态叙事视角是对传统小说的全知全能视角创作的突破.并以其独特性和创新性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使用白痴班吉作为文本的主要叙述者,展现了美国南方社会急剧变迁的历史画面.福克纳以独具特色的方式塑造了有着深刻寓意的白痴形象,从而表达了对历史和人性问题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奇异突兀、幽默感强,是余华小说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语言错位,是余华在文本中创造幽默的一种有效手段.余华在作品中故意用一些自相矛盾的语言内容或形式来表达,造成一种不协调,形成语言表达上的落差来激发语言幽默.  相似文献   

7.
文本分析: 本文是余华的成名作,是一篇带有试验性的先锋派小说,文本张力巨大,可供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1、主题探究,荒诞背后的真实;2、写法探究,现代派小说的常用手法;3、余华纯净、明朗、平实而深刻的语言;4、现代派小说和传统小说的区别;5、象征手法与文本和主题的关系;6、文本不合逻辑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8.
徐慧瑶 《文教资料》2013,(35):104-105
余华新书《第七天》是一部篇幅仅为13万字,容量极小的小说.本文将就小说文本,从主题、结构等方面,浅谈余华作品《第七天》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9.
余华的小说创作具有新历史主义的特点,撇开了历史文本,抛弃了旧的政治与意识形态观念,通过言语的狂欢,揭示出“废话”背后的历史真相,反映了人的本能与欲望,这既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颠覆,也是对它的有益补充,同时也体现了余华对人类生存的人文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12月6日,世界著名文学刊物《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栏目发表了对余华的专访。这是中国籍作家第一次登上该栏目。《作家访谈》是《巴黎评论》最著名的特色栏目,刊登20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著名作家的长篇访谈。余华是《作家访谈》栏目创立70年以来第261位受访的小说家,与E.M.福斯特、福克纳、海明威、博尔赫斯等260位小说家同列。  相似文献   

11.
余华的小说是一个意义缺席的世界,余华无意通过自己的小说建构一个意义的世界,恰恰相反,余华小说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虚妄的世界,正是这种虚妄,揭示了我们生存的深度真实性。《在细雨中呼喊》就是一个典型的颠覆和消解意义的文本。余华在一个意义缺席的话语资源中,不可能找到并赋予这种本能生存以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余华不同时期小说的语言词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的创作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其词汇策略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怪异陌生化时期,通过改变词汇的陪义和义域来达到新奇怪异的效果到审美简化时期,深入民间语境选择词汇,语言平实自然的转变;又到语言狂欢时期转向大量引用流行语,使文本极具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3.
暴力、鲜血和死亡是余华小说常见的主题,原因是:童年的恐惧长久地伴随着余华,以及内倾的心理,这使他内心同现实一直保持了一种紧张关系;特殊的经验使余华习惯了鲜血和死亡,甚至于迷恋;直觉内倾型的心理特征。另外,余华的小说缺失高大的男性形象和具有“弑父”的倾向,原因是余华童年记忆中形成的不完美的父亲形象。  相似文献   

14.
吴崑 《培训与研究》2009,26(4):8-10
自相继发表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后,有评论根据上述作品中父亲形象的变化,认为余华叙事风格发生明显变化是其由先锋重又回归传统的表现。余华是否已然向传统回归?文章通过解读余华作品中的父亲形象,认为余华虽已进入转型期,但在对待“传统”的态度上却仍然保持着与其“先锋期”相似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以《在细雨中呼喊》看余华90年代创作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先锋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的余华,其创作以《在细雨中呼喊》为界,前后期的创作有着鲜明的变化。该小说即是余华前期创作的承续,同时更以诸如人性美、鲜活的人物、生活流、小说趣味等新生的异质标志着余华创作在90年代的流变。  相似文献   

16.
余华小说中有上百个儿童形象存在,这些形象的塑造具有独到的功用和价值。它们身上既具有余华童年深深印记的投射,又是余华文本叙述和价值表达的有效媒介和载体。通过对儿童形象的成功塑造,余华表达了内心的童年印记,同时又借儿童的目光和思维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直观感受和真实体验,从而完成对现实规范和生命常态的怀疑和颠覆,同时又使小说在叙述时具有一种温情和残酷水乳交融的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17.
余华的转向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性则在这一转向中连接着余华的先锋与通俗的双重追求。从《在细雨中呼喊》到《兄弟》,性的这一双重叙事策略余华已经运用得游刃有余。当然,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这一叙事策略也存在着取消其先锋向度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张艺谋的电影《活着》是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但是,二者有很大的差异,余华有强烈的虚无主义色彩,表现的是内心真实.而张艺谋则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倾向,他竭力要表现的是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9.
暴力一直是余华小说思考和表现的主题。暴力话语带来了作家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不同的文本体现出了对处理紧张感的态度和方式。新作《兄弟》延续了余华的暴力叙事。作家在上下部中分别阐释了两种暴力:"文革"的血腥硬暴力和现代的金钱软暴力。对于硬暴力,余华在文本中通过家庭温情和幽默的方式来缓解紧张感。但对于后者作者只能不停地展示,没能找到缓解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从美学意义上来说,意象就是作品艺术形象中具有特殊意蕴的那一部分。在一般作家的笔下,人物是被当作小说中的形象加以塑造的,而到了余华这里,很多人物已不再是单纯的形象,具有特殊的意蕴。论文主要论述了余华小说中的几类人物意象:符号化的人物意象、儿童意象、非正常人意象、父亲意象、女性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