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T技术是医学影像中进步最快的部分之一。在CT发明至今30多年的发展历程里,CT的硬、软件技术经历了几次大革命性进步。第一次是1989年在传统CT的层面采集方式的基础上,开发了滑环技术和连续进床技术,从而实现了螺旋扫描采集。第二次是1998年各公司推出多排螺旋CT,使得X线管围绕人体旋转一周能同时获得多幅横断面原始图像,大在提高了CT的扫描速度。第三次是2000年推出的16排螺旋CT,至此实现了各向同性微体素采集,从而为各高质量的图像后处理及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显示奠定了基础。直至,64层CT的出现改变了整个医疗图景,超快的图像获取速度及三维重建能力为医学影像学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本文剖析多层CT发展历程及其对医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常规CT扫描检查经常会遇到一些小病灶及各种原因的挤压或伪影,使该层面影像失去真实。这时就需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层面行加层扫描,做必要的特殊处理,进而取得理想的影像,为诊断提供清晰的佐证,这在CT检查中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浅述其体会。 1 加层扫描层面的判定 CT检查技术在不断发展,对人体的检查范围越来越大。检查逐步涉及一些新的脏器,加之一些病人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CT检查的难度。实际检查中视其扫描影像质量,对以下情况  相似文献   

3.
螺旋CT扫描是CT扫描成像技术中的突破性进展。与常规的轴向扫描方式不同,螺旋CT是在病人以匀速通过旋转的X线管球的扫描野时进行的,运动的X射线扫描产生的路径是扫描床运动速度的函数,扫描的路径形成一条螺旋线,采集的数据通常称作螺旋数据,其显著的优点是单次屏住呼吸就可以完成整个检查部位的扫描,且可以在任意想要的位置上重建图像,重建平面图像的数据利用180°和360°内插等算法从螺旋数据中获得。本文叙述螺旋CT的基本概念,参数和扫描原理及其新进展对医学技术人员理解螺旋CT也许会有一定的帮  相似文献   

4.
敦煌壁画计算机存贮与再现系统的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壁画计算机存贮与再现系统的实现过程要经过洞窟资料收集整理、洞窟近景立体拍摄、摄影胶片冲印和扫描数字化、数字图像色彩恢复、数字摄影测量提取洞窟几何数据及相片的几何纠正、计算机壁画图像处理和存贮、壁画再现与打印等若干个环节。配置与建设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是关系系统实现 ,保障各实现环节质量的重要基础 ,本文就系统平台配置建设的原则、方式进行了讨论 ,结合具体系统平台建设的经验 ,详细阐述了系统软硬件平台的选购配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计算机开始普及教师家庭,如果在计算机中增加采集、编辑和刻录系统,只要多使用,就有新发现,就能够积累适合自己实际的课件素材,能够制作出内容丰富多采的VCD影像作品。现把音、视频的采编和刻录的配置介绍给同行。1硬件设备配置1)计算机。要实现音、视频的采编和刻录,要求计算机主频要快的为好,内存要大,最好选用赛场400MHz以上的CPU。2)视频压缩卡。视频压缩卡的功能就是把电视或录像带的内容采集到计算机中存储成MPG文件,如果不需要编辑,采集的MPG文件直接可以刻录VCD。笔者购买的SNAZZI视频采集压缩卡…  相似文献   

6.
放射学(影像学)及影像引导的介入手段能提供多参数的形态学及功能信息,在精准医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放射科医生需要理解影像表型,并将这些表型与潜在的疾病相关联,进而描述图像特征。但是为了能理解并描述异质性实体肿瘤的分子表型(基因组学信息),就需要通过活检取得这些组织更进一步的序列信息。因此,放射科医生为了能获得详尽的影像表型,需要从不同视图和角度采集图像,而这就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从所有这些影像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细节非常具有挑战性,并衍生出了大数据这个命题。因为影像组学有对诊断支持提供有意义的诠释性和预测性信息的潜力,所以近年来对于影像组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影像组学是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深度学习和人类技能的结合,因此它能被用来定量描述肿瘤表型。本文对影像组学流程的概览、基于不同手段(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的影像组学研究结果、面临的挑战和影像组学对于精准医学潜在的贡献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CT扫描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所呈图像除正常组织及病变影像外,还可出现各种异常影像,这些异常影象均称伪影。伪影即影响组织结构的真实,又防得了诊断的准确性。为此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伪影的产生机制与消除伪影。对CT图像的正确分析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一、网上阅卷的意义和优势网上阅卷,是近年来兴起的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为依托,通过评卷人对计算机网络上电子化的考生答卷进行评分的一种新型阅卷方式。这种阅卷方式能够采用计算机技术手段来控制阅卷中主观题的评卷误差,实现阅卷公正性目的,并且减少了人工阅卷的答卷管理和答卷流通环节,可以说既快捷又减少了评卷误差。网上阅卷的过程是:扫描纸质试卷—制作成图像数据库—阅卷程序载入图像—评阅,即先将考生的答题纸通过专用的高速扫描系统扫描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肝海绵状血管瘤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海绵状血管瘤23例,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表现特点.结果:平扫:圆形或类圆形,呈低、等或高密度,巨大血管瘤密度欠均匀,中央见裂隙状、星状更低密度区.增强:较大者动态双期或多期扫描呈典型"快进慢出"时间密度曲线.巨大者,除典型强化表现外,中央可见裂隙状、星状或不规则无强化区.较小者强化形式呈多样化,但延迟期大部分有等密度填充.结论:血管瘤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典型者呈快进慢出的时间密度曲线,CT可确诊.不典型者,动脉及门脉期强化形式多样化,但其延迟扫描之等密度填充可提示诊断.极少数CT表现无特异性,需借助于临床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股骨—螺钉—骨板系统的应力分流情况,为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确定合理的螺钉布局提供指导.将CT扫描获得的股骨DICOM格式影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通过三维重建得到完整股骨的几何模型;在SolidWorks软件中分别建立骨板与螺钉的三维模型,将股骨、骨板及3种不同布局的螺钉装配后导入Hy?perWorks软...  相似文献   

11.
在CTAIS系统中增加影像流管理功能,通过影像流等信息技术将纸质文档转换为影像文档,使其利用影像文档来替代纸质文档完成业务处理流程,以便提高征管质量,改善纳税服务和自身的工作效率。税务影像流系统将采用多种技术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实用性、安全性和先进性,其中主要包括扫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PDF文档技术、无缝外挂技术、电子印章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计算机自动采集温度系统的研制,代替了传统的手工采集实验数据,该系统包括前端温度变化,计算机A/D转换,自动控制采集温度并数据处理软件三部分。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联锁系统作为铁路的重要设备,涉及到安全,需要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了延长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设计一种采集单元,采用双机热备配置的AVR单片机作为处理核心,用于采集和检测采集板卡,采集组匣和联锁机计算机层采用配线更为方便的CAN总线连接,通信可靠,配线简单,所使用的AVR单片机减轻了联锁机计算机层CPU的负担,整个系统也更加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杂交组合灰色评判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组合是育种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介绍了杂交组合的原理、计算方法和步骤,重点介绍在作物灰色育种智能决策系统中如何设计和实现杂交组合灰色评判.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腰腿痛常见病,CT扫描显示间盘组织的直接影像,是诊断椎间盘病变的重要方法,本文收集资料较完整和部分手术证实的100例腰间盘突出总结分析如下: 材料与方法 本文分析临床与CT表现均典型的100例,男71例,女29例。年龄20岁-79岁,经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吸氧对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受检者161例(男111例,女50例;年龄49.6 ±6.9岁),术前服用倍他乐克控制心率≤65次/min.随机分为面罩吸氧组(研究组,78例)和无面罩吸氧组(对照组,83例).受检者经静脉注入对比剂后屏气扫描,后置心电门控数据采集.扫描参数:16排探测器,准值宽度0.625mm,管球旋转速度0.5s/周,管电压120kV,75% R-R间期重建,数据经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两位心脏放射科医师以6级计分双盲评判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影像质量.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22).吸氧组扫描后血氧饱和度为(98.21±1.06)%较对照组的(95.87±2.50)%有所提高(P=0.000),扫描过程中两组心率的变化(P=0.484)及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像质量(P>1.14)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药物控制心率条件下,不能证明面罩吸氧可以改善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CT扫描机是集计算机、机械、电子、医学工程、物理等多学科为一体的高技术产品,是最重要的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之一,以前我国CT扫描机全部依赖进口,且国家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外汇。2007年2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东软集团有限公司与东北大学共同完成的"东软CT关键技术及系列装置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一殊荣。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T系列产品的研制成功,彻底实现了民族CT扫描装置从无到有的跨越,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成功打破国际跨国公司的垄断局面,结束了我国CT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成为我国CT业重要的里程碑。同时也实现了对国外进口产品的替代作用,并在中国市场形成了美国GE、德国西门子和中国东软三足鼎立的局面。郑全录,我国CT扫描机发明人。他用他的智慧与信心描绘着他精彩的人生世界。近日,记者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的浑南开发区东软软件园,见到了这位侃侃而谈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8.
CT原始数据 (Rawdata )是指CT扫描时探测器收到的透过人体后衰减的X线信号经放大与模拟数字转换后所得的数据 ,将原始数据输入CT计算机进行重建处理后即可形成显示数据以显示图象 ,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是大量的CT图象亦即显示数据 ,而原始数据很少用到 ,但是原始数据在某些情况下的应用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图象后处理指在完成CT扫描检查后 ,利用原始数据对所获得的图象进行再加工的过程 ,应用原始数据进行图象后处理可以改善图象质量、提高图象的显示能力 ,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自AsteionVR型全身CT扫描机在我科…  相似文献   

19.
媒体撷英     
计算机屏幕阅卷应用于大型考试之验证历程1)民国90年举办之英文写作能力测验,即首次应用计算机屏幕阅卷系统,将考生之影像文件利用平台式之影像扫描器,配合条形码阅读机(Barcode Reader),建立考生之影像文件及基本数据;然而考生的影像数据与基本数据的匹配确认工作,需要耗费相当多的人力及物力数据,造  相似文献   

20.
扫描0等待     
八爪鱼:对于电脑来说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造成的停电、死机在所难免,每次重新启动计算机时系统会自动对磁盘进行扫描。进行磁盘扫描前,系统会有一段10秒的倒计时时间让你选择是否跳过磁盘扫描。扫描是必须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