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学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大学自身发展的产物。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变化,需要建立新的现代大学制度。本文立足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实际,通过分析现行大学制度建设的成效、存在的主要不足及成因,以期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建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完善校内治理结构,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潍坊医学院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逐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不断提高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改革成效,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努力构建与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治理结构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其制度与结构的科学合理性对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更显突出。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变革,我国大学内部治理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计划供给"逐步向"市场需求"转换的治理机制和管理科层化的特点。理性分析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各种问题,对科学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作为大学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性活动,应该在把握现代大学制度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从继承与创新的价值取向来进行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保证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的先进性及合规律性,为大学真实性发展提供科学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科学的大学制度作为学校发展的依托。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受到世界的瞩目,随之对美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对于美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不仅可以厘清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准则,也可以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有启示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中美现代大学制度的比较研究找出异同点,可以弥补我们的不足,借鉴他人的长处,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致力于推进内涵式发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强的制度保证。各高等学校要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带动改革发展全局,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创新能力提升、国际化办学等方面重点突进。在有效推进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创新实践中,要进一步凝聚共识,避免单兵突进,允许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办学资源竞争以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复杂背景下产生了一些不适甚至是失败,究其根源在于缺少成熟的现代大学思想与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发展的思想基础与制度基础。因而,我国大学要走出发展困局,必须逐渐建立成熟的现代大学思想和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培养现代大学校长以及在大学推行和实施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8.
构建与科学的发展观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学术自治、政校分开、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也是大学教育制度系统的一个全方位理念创新和结构优化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应体现多元化的办学方式、高效的管理方式和全新的教育理念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的大学制度,其形式与内涵都与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存在着较大差异。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善高等教育立法,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科学界定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坚持学术自由、弘扬大学精神,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价值追求;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制定大学章程,是奠定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另外,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必须体现"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0.
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为统筹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在高等教育的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上做文章;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必将带来教育体制新的突破,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就是高等教育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的突破口。根据近年来对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实践和探索,并结合现代企业制度以及民办教育发展的情况,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等教育在目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过度“数字化”、过多关注“物化”指标,忽视一流大学形成的内在机制。而校园文化建设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影响深远,应从校园的“物质文化”、“学术文化”、“人文文化”、“制度文化”及“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着力营造和谐校园文化,加快形成世界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2.
大学之于高新知识生产及其生产力转化、知识创新型人才及其高新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具有引领性、主导性、基础性及由此带来的垄断性,决定了大学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起飞、社会进步及其稳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具有动力价值的生产力要素。在国家现代化及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高新知识和高新技术及其创新具有决定性的高等教育承担者大学及其治理能力的率先现代化,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通过大学领导力提升这一途径。在讨论"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何以如此重要"及厘清"大学领导力与大学治理能力的关系"基础上,从"思想力""组织力""决策力""制度力""资源力""文化力"及"校长力"7个方面构建并解读了大学领导力要素模型。  相似文献   

13.
高校“平安校园”创建机制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平安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该机制应遵循“以人为本,依法管理”、“预防为主,教育先行”、“明确责任,管教结合”、“实事求是,妥善处理”4项原则;从长效机制内涵体系的客体与主体出发,应建立“平安校园”创建层级管理责任机制、投入保障机制、检查督办机制、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预警机制和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已列入各阶段的教育教学计划中。针对高职学生的现状,教师要把握课堂角色、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教学、加强师生交流,注重学生反馈。  相似文献   

15.
核心素养既是21世纪人才竞争的重要参数,也是引导各国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在此背景下,湖南文理学院对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探究,构建了"LATTE"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后来,学院对此体系进行了升级,形成了包含"互联网+语言"、"互联网+学术"、"互联网+教学"、"互联网+团队"四大核心素养的"I-LATT"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基于此,文章首先阐释了"I-LATT"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中四大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养目的;随后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介绍了"I-LATT"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教学应用;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I-LATT"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中四大核心素养运用的满意度和存在的问题。"I-LATT"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提出,可为新时代英语基础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师范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略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系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了"说服人"、"征服人"、"改造人"三个基本环节.从整体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环节之间不仅在横向上互动,也在纵向上发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当前,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遵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以"说服人"为基础,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性;以"征服人"为途径,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性;以"改造人"为目的,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成长     
大学成长是大学由不完善到完善的成熟过程和不断扩大的过程,因而具有顺序性、独特性、历史性特征。大学成长中的问题包括"臃肿"、"争执"、"忙乱"、"埋怨",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组织惰性、资源紧张、人才匮乏、制度失范、体制僵硬。促进大学成长,应该注重资源的准备与获得,成长战略的恰当选择,组织能力的建设,组织结构的建构,技术手段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双重属性。基于"高等教育"的共性,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都应当具有"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核;基于"职业技术教育"的个性,高职院校应当突出"职业精神"和"技术精神"。高职精神属于大学精神的范畴,共性的"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核、职业精神、技术精神是高职精神的基本内容。高职院校不失共性的"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核,高职院校才可保证其不失"高等教育性";不失"职业精神"和"技术精神",才可保证其不失"职业技术教育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对于成教工作者的管理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05年教育部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对我们“依法治教”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两条路径出发。对成教管理中的三个基本法律理论问题及管理实践中常见问题的法律对策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为今后成人教育的依法管理提供了一条思路,同时,对高校管理工作者提高管理水平也为一种促进。  相似文献   

20.
大学排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介入,大学排行的影响力日渐扩大,大学排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问题更加凸显。在影响大学排行的诸多因素中,评价指标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泰晤士报》、《麦克林》、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和网大的大学排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并对我国大学排行中出现的评价体系狭隘、考量指标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可以看出国内外大学排行评价指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