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村事件是日本为侵占东北所制造的一个借口,由于日本国内的意见分歧和中国政府的让步,中日双方未立即发生武装冲突,中日关系却日渐恶化。  相似文献   

2.
一百年前的4月17日,腐败的清朝政府,在日本帝国主义以战争的手段逼迫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日本为夺占朝鲜和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就作了准备。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年)趁钥鲜政府请求清朝政府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之机,日本出兵侵占朝鲜。并于7月下旬突然袭击中国海陆军。8月1日,双方正式宣战。9月,日军经平壤战役控制了朝鲜全境;又经黄  相似文献   

3.
2004年3月24日,中国登钓人员被扣事件使中日关系又掀起一些波澜。受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自卫队派兵海外、俄罗斯输油管道之争、台海问题等影响,中日外交上的交流已明显滞后于双方的经济合作。此次钓鱼岛事件更使中日关系紧张,事后日本自卫队加强了钓鱼岛附近海域警戒,中国也推迟了签定日本对华贷款协议。围绕着主权之争、能源之争、参拜靖国神社、日本修宪扩军等诸多问题,中日关系的发展必然步履艰难。而我国对钓鱼群岛拥有主权勿庸置疑,为宣示主权,今后民间“保钓”活动将不断举行,正如外交部发言人孔泉所说,日本单方面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是非法和无效的。  相似文献   

4.
元明时代是中日关系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不仅是中国人的日本观发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中日外交模式的承上启下期。忽必烈多次遣使招谕甚至付诸于武力,都未能促使日本臣服,元代中日之间不交而终。有明一代,因“倭寇”和“勘合贸易”的交织始终,使得中日之间的交涉艰难而复杂;明末因丰臣秀吉的两次侵略朝鲜,中日关系趋于恶化。元明时期这种复杂多变的中日关系与日本“神国思想”存在内在联系。“神国思想”理论内涵的演变,直接影响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就日本而言,由初期的“外交辞令式”逐渐演变成为后来侵略之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一般认为,明末清初,日本长崎是旅日华侨的发祥地。日本元禄年间(1688——1703年),旅居长崎的中国人约有10000人,元禄九年(1696年)长崎市的总人口为64523人,当时旅居长崎的中国人占该市总人口的近1/6,而福建籍华侨人数居于优势。例如,17世纪70年代,在长崎的华侨四个地缘性乡帮(三江帮、泉漳帮、福州  相似文献   

6.
余瓗是清政府派遣的首任驻日本长崎领事,驻扎长崎长达六年。他在担任领事期间积极开展对日情报收集活动,并上书总理衙门及北洋大臣李鸿章,建议防范来自日本的威胁,发展海军援护朝鲜。他最早提出设立海军衙门以统一海军指挥权的建议。在完成了由传统封建文人向近代外交官转变的同时,余瓗也为晚清的国防建设带来了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是中日关系既重要又敏感的一年。在近一个时期,中日之间各种矛盾不断凸显,严重地影响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有鉴于此,国内外有远见的专家学者提出将中日关系纳入整个东亚的视野,在区域合作中看待中日两国关系。2005年9月23-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办,中日战略研究促进会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协办,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东亚合作论坛2005:中日关系与东亚未来”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邀请了国内数十位日本问题及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来…  相似文献   

8.
<正>于颖撰文《舞龙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以长崎舞龙为中心》探讨了中国舞龙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指出,日本长崎舞蛹的历史可以推溯到日本元禄时代以前。古代唐人(中国人)从大陆渡日,1577年以后,由于唐船的入港,唐人越来越多,逐渐入籍成长崎人。由于唐人居住集中,基本按中国人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9.
中日关系有着很深的渊源,由于历史原因,中日关系更显特殊性与复杂性,当下,中日关系问题成为中日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主要观点是中日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是两国存在的结构性矛盾,然后对此予以分析,提出建构主义理论,即在中日之间建构起"共有观念",试图解决这一矛盾.这对于中日关系的恢复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两言 《神州学人》2006,(2):43-43
1985年,中国政府将一对“和平少女像”雕塑中的一座赠送给了日本长崎平和公园,以表达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期待中日友好的真诚愿望。在日本长崎平和公园,有许多来自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雕塑,寄予人们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心愿。日本长崎平和公园雕塑@两言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中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近代化道路,国力迅速增强。明治时代所制定的以武力征服朝鲜、中国为核心内容的“大陆政策”,也加紧实施。1875年,日本在朝鲜制造了江华岛事件。1884年(农历甲申年)支持朝鲜亲日的“开化党”发动政变。次年,中日两国就此事在天津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谈判,是为“甲申谈判”。 19世纪80年代,朝鲜一批失意的政客金玉均、朴泳孝等人结成亲日的“开化党”。这些人“倡言维新,实行改革”,并妄图借助日本在朝鲜的势力“谋杀执政而代之”。日本侵朝势力也暗中支持他们的阴谋行动,以实现朝鲜的所谓政治独立,使朝鲜成为日本的附庸。 1884年12月初,朝鲜汉城邮政总局新厦落成,朝鲜政府于12月4日由“总办洪英植设宴,并请各国使臣”。“开化党”人活动异常,金玉均等人“往往离席密语,形迹诡秘”。宴席上禁卫大将军闵泳翊“被刺还入,仆于堂上,座中皆惊散相失”。与此同时,金玉均等人闯入朝鲜王宫,声称清兵作乱特来入宫保护国王,并假传国王诏令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东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疯狂侵略中国的边疆和邻国,企图并吞朝鲜、越南等国,并且进一步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中国的边疆出现了新危机。这个时期,由帝国主义各国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而发生的事件主要有以下几起: 一、美日侵台和台湾人民的坚决抵抗一八七一年十二月,琉球国宫古岛的两艘船在归途中遇到飓风,飘至台湾南部高山族聚居的牡丹社地方。上岸后,渔民和当地居民发生冲突,一些人在冲突中死亡。琉球是一个群岛组成的国家,位于台湾省东北方。自明朝洪武五年(公元一三七二年)以来,琉球国一直和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琉球人和台湾人之间发生矛盾,日本根本无权过问。然而,在美国支持下,日本却利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此为借口,侵占琉球,并进一步发起侵略台湾的战争。  相似文献   

13.
一当代中日关系史的分期问题和历史学上的分期问题一样,有着共同的特点。历史发展是连续不断的,历史发展又是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本文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中日关系史的分期问题,将日本学者的各种看法做一简要概述。(一)日本外交史学界的巨著,多卷本《日本外交史》(鹿岛和平研究所编)1973年出版,第28卷中划分为:(1)1949——1952年中国敌视日本的时期;(2)、1952——1958年中国民间外交积累方式及其执行;(3)、1958——1960年日中文化交流断绝时期;(4)、1960年——1964年池田、佐藤内阁对中国的态度;(5)1965——1971年“文化大革命”和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14.
要刊速览     
百问日本4月11日~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日本。这是中国总理时隔7年后的首次访口,国人的目光再度聚焦在扶桑古国。在中日关系方面,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所言,妥善处理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不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系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即安源煤矿)合组而成。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创办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当时日本还没有钢铁厂,(设在日本八幡的日本制铁所创办于1896年)因此汉冶萍公司不但在中国(光绪十五年贵州巡抚潘霨曾办过一个青谿铁厂,第二年即熄炉停炼,以后没有再办,可以不论),即在远东也是创办最早的新式钢铁厂。萍乡煤矿创办于光绪三十四年(1898年)。三个厂矿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合组成汉冶萍公司。公司从成立到解放后结束,前后历时整整四十年,在我国工业史上起过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镇海口抗法之役是中法战争的一次重要战役。包括战前的备战活动可分五个阶段。早在1877年(光绪三年)日本侵略台湾事件之后,镇海口就开始建造炮台。法国侵略越南,1883年(光绪九年)镇海地区开始了紧张的战备活动。1885年3月1日(光绪十一年正月十五日)到3月6日,法国运东舰队司令孤拔率法舰两次猛攻我招宝山炮台和五次偷袭,在我守军英勇反击下均遭失败。法舰纽回利和答纳克遭重创,小船两艘被击沉,毙伤敌多人。孤拔也被击伤。我守军伤一名,阵亡三名。这是战役开始后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7.
吕震南的《阶州直隶州续志》三十三卷,是光绪十一年(1885)中冬(十一月)开始纂著,到光绪十二年(1886)中秋(八月),“越十月而告竣”的。此志脱稿之后,更付雕刻,其原版当完工于光绪十三年(1887),或者是光绪十四年(1888)。他的书之所以名为《续志》,大概是由于上承葛时政的《直隶阶州志》(二卷),中继吴鹏翱的《武阶备志》(二十二卷),下增其两书所本无的近事因而标举的吧。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临洮张维撰著的《陇右方志录》,曾经著录吕志:“《阶州直隶州续志》三十三卷,存,原刻本,清光绪十二年,州人吕震南著”。后来,过了整整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8.
1919年的三一运动,是朝鲜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时期的标志,也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的重要事件.1905年,日本在与沙俄争夺远东的日俄战争中获胜,迫使帝俄承认它对朝鲜的统治权,把朝鲜变成了它的"保护国".1910年8月22日,日本帝国主义以重兵包围宫廷,强行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为加强对朝鲜的殖民统治,日本将"统监府"改为"总督府",任命陆军大将寺内正毅为总督,直属日本天皇,总揽朝鲜军政大权,实行最残暴的"武断统治","把一切最新的技术发明和纯粹亚洲式的刑法结合在一起,空前残酷地掠夺朝鲜".日本在朝鲜驻有数万重兵,日  相似文献   

19.
1997年,我国学术界举行了一系列世界史领域的学术研讨会。本文按时间顺序,将这些研讨会作一扼要介绍,便于广大读者了解最新史学动态。日本文化与中日关系热点问题研讨会1997年3月4日,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在京召开“日本文化与中日关系热点问题”研讨会,在京学者20余人与会。与会者畅所欲言,各抒所见。有的认为,冷战结束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因素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决策和外交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中日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有政治和经济的问题,也有文化层面的问题。日本的传统文化和思维模式影响着日本的政治体制、官僚机制的形成和运作…  相似文献   

20.
人教社2003年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介绍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实行锁国政策时写到:“日本成为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只同中国、朝鲜、荷兰保持着有限的贸易关系。”日本锁国之后,还留下了惟一的一个对外交往通道,那就是允许在九州的长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