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和科研评价工具数据库2007年至2017年的数据,对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前1%的西部受援高校进行学科竞争力分析,通过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和学科潜力值五个指标,了解西部受援高校的学科竞争力情况,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模型比较各高校的学科竞争力。结果显示:近11年来,我国西部受援高校学科竞争力有所提升,但整体的学科竞争力普遍较低。因此,西部受援高校要重点扶持潜力学科、强调以科研质量提升为根本的内涵发展、根据学科优势,建设一流学科、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从而增强西部受援高校的整体学科竞争力,争取西部有更多高校成为"双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2.
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非双”高校是补充力量。基于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文章对我国上榜的“非双”高校及学科进行分析研究,从省市、高校类型、动态变化等角度全面探析我国 “非双”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揭示我国“非双”高校及学科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我国“非双”高校在兽医学的学科贡献度最高,生物工程在近四年的发展中增速最快;我国上榜的“非双”学科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理工类和综合类的“非双”高校最多;另外,农林类、师范类、军事类、财经类、医药类等五类也不少,其中不同类型高校的优势学科分类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学科水平是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的直接体现,分层治理是我国高校学科管理的重要特征。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面阐述学科分层治理现状和趋势,并着重探讨“双一流”背景下分层治理的逻辑和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双一流"建设的学科布局、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科研协同创新、内部治理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产生直接的影响和助力作用.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正处于从规模化发展转向质量提升的关键期,但在以上方面还暴露出一些问题.未来,我国应紧扣"双一流"建设任务和要求,力求破解"双一流"建设困局和瓶颈,积极推进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建设,具体做到: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学科专业设置的匹配度,聚焦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完善境外优质人才引进机制,打造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对标国际标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为国际化一流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以科研协同创新平台为载体,积极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科学界定优质教育资源标准,注重中外资源的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5.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在国家科技发展、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高校是开展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高校基础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准确识别我国高校基础科学研究发展态势及特点,理清我国高校与世界一流高校的差距,对于全面提升高校基础研究能力至关重要。文章以自然指数排行榜中10所顶尖国外高校、10所中国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然指数、Web Of Science数捆库和Incites分析平台,从数量和质量两类指标,系统分析我国高校发展特点。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整体基础科学研究实力大幅提升,但研究的“质”与“量”、高校层次、区域分布、学科生态。科研国际合作等发展仍不均衡。基于此,提出了加强中国高校基础科学研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毕鹤霞  朱璇 《高教论坛》2022,(1):110-116
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称得上一流,首先是因为其拥有世界一流的学科,而学科建设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中之重。基于中国知网(CNKI)2016-2020近五年的数据库,利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首先从文献量、关键词聚类、突现词、关键词时序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其次根据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结合文献,归纳总结了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内涵与关系、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双一流”建设下的实施策略这四个热点内容;最后分析研究趋势,给出研究内容、研究机构与学科、高校科研与教学、研究视角这四个方面的建议并述评总结。  相似文献   

7.
国际流动是研究生建构国际学术网络的重要途径。以北京大学为例,探究“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通过联合培养、短期访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形式建构国际学术网络的特点与意义。北美和欧洲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建构国际学术网络的主要目的地地区,研究生国际学术网络建构以与一流大学交流为主,并且存在学科差异。国际学术网络建构有利于实现研究生专业社会化,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和国际化能力,并促进科研质量和生产率提高。推动研究生国际流动和国际学术网络建构,有利于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8.
“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加速器。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不可缺席,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是必经之路。而学生竞争力是学科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招生工作的人才选拔成效对于一流学科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以招生工作为视角,梳理招生工作对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意义以及现实困境,探析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路径选择,以期为地方高校延展建设思路、提升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建设“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并列,凸显了学科建设之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项国家的长期战略,“双一流”建设不只影响那些“一流建设学科”,也不只影响“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建设,而是会对整个高校的学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作为对“双一流”建设的应对,很多高校围绕学科的增减、学科布局、学科交叉与融合、学科的分层与分类等对学科建设的方略进行了调整。为保障“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学科建设的顺利推进,有必要对相关应对策略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理论审视。  相似文献   

10.
“双一流”建设对高校提出新要求,全面影响着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省属高校是我国高校的主体,优化其师资队伍是我国“双一流”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以陕西省为例,从“双一流”视角出发,以省属高校为对象,分析省属高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建设的困境,提出优化省属高校师资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双一流”战略为地方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必须有一流的管理做支撑。分析编制管理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论述目前地方高校编制管理改革的必要性以及编制管理的现状,剖析高校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岗位管理、重塑以岗定薪、统筹长远规划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适合地方高校编制管理的改革策略,旨在探寻如何从编制建设的角度加快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21世纪初部署的又一重大的高等教育战略,其核心是要实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落实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目标。文章以Scival科研管理平台为数据源,从科研规模指标、科研质量指标、科研合作指标、学科竞争力指标等多维度对我国42所“双一流”大学近十年(2010-2019)的国际科研论文数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结合数据呈现的趋势及特征展开分析,为我国“双一流”政策推进及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建议及对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双一流"建设既有高校的类型结构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也有学科的门类结构以及各学科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各地区的分布情况。分析表明:"双一流"建设高校以综合类和理工类高校为主;"双一流"建设学科则以工学类和理学类为主;"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数量、学校类型和"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数量、学科覆盖面在地区分布上呈非均衡化状态。  相似文献   

14.
朱笑爽 《高教论坛》2023,(6):100-105
为探讨“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科学精神现状,以全国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727名研究生作为调研对象,从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探索精神、人文精神等四个维度对研究生科学精神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科学精神状况整体积极向好,群体差异显著,呈现出整体与差异并存、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坚守与屈从博弈等特征。全面提升“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科学精神,需深入落实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以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培育为抓手的激励机制;实施以提升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奉献精神为目标的科学管理举措。  相似文献   

15.
十九大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着高校教学、科研事业的迅猛发展,实验室正在向技术、知识和设备密集的综合型教学科研基地发展,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分析了高校“双一流”建设中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现状,提出建设校级实验教学中心的整体设想,能够有效提升高校的实验教学水平,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打下良好基础,给“双一流”建设中的高校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集了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了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AAU大学的科研论文合著机构的类型、国别、合著篇数及其引用情况,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进一步统计了各个合著机构在论文合著网络中的中心度,绘制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和AAU大学之间的论文合著网络。根据统计分析发现:中美两国建立了紧密科研合作关系;国家力量是科研创新的重要支撑;校企合作排名反映了不同的创新模式;中国高水平大学通过与香港地区各大学的合著“借船出海”。为进一步推动“双一流”建设,我国在科研创新中应当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开放共赢的合作发展道路,构建国家力量和市场力量“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进一步明确大学、研究机构在科研创新中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7.
经济待发达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面临如何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采取何种路径高质量组织学科建设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笔者以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的X大学为例,介绍了“双一流”建设5年来,学校组织路径和资源配置模式的改革历程,总结出“双一流”建设从行政力量主导学科群建设,向专家主导一流学科内涵建设,再到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开展“四大”建设的演变逻辑。提出未来经济待发达地区高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要强化顶层谋划,厘清发展阶段和主次矛盾,因时、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服务导向、需求导向,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深化改革,主动由“管理”向“治理”转变,提升治理能力;要统筹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必不可少。自我评估是高校根据自己 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进行的自我检查,包括院(系)评估、学 科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本文结合武汉大学在自我评估中的经验,探讨在“双一流”建设中如何发 挥自我评估的作用,从而有效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挥自我评估的作用,从而有效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双一流"建设为地方高校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地方高校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在"双一流"建设中有所作为,就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找准学科发展方向,实施重点建设策略。从学科队伍组建、学科组织制度改革、科研水平提高、学科先进文化培育和学科基地建设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流学科建设,从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分析现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完善的动态机制和科学的学科绩效评价体系为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提供的发展机遇。围绕一流学科建设实施路径,以海洋水产类地方高校为例,提出了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3522”发展战略和具体建设措施,为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