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信念与信仰的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信念"与"信仰"的关系,学界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信念和信仰的意义基本相同,可以互换,另一种观点则将二者截然分开,把信仰作为宗教的专用词.而且,由于英语的belief、faith和德语的glaube均既有"信念"的意思,也有"信仰"的意思,所以,中文有的译为"信念",有的译为"信仰"(比如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不同译本就是如此),这就造成了人们对该问题理解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神学的基本教义表现为对上帝的信仰,古希腊哲学的核心理念是理性。它们是西方人精神世界中的两个基本特质,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基督教神学与古希腊哲学的关系表现为信仰与理性的碰撞。文章以基督教的发展历程为参照,考察古希腊哲学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基督教神学的影响,结论是:基督教神学与古希腊哲学的关系在基督教发展历程中表现为神学对哲学的顺承、弘扬与反叛,具体表现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上是信仰与理性的基本对立、相互融合、最终决裂。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信仰是人的一种意识形态,是基于物质基础上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基于信念又高于信念的精神指导。信仰是通过长期行动与实践总结出的精神追求,包括政治信仰、宗教信仰和人生信仰。  相似文献   

4.
信仰之光     
<正>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必定是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以用眼睛看见,而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观念,所以又称作信念。提起信仰,人们常常会想到宗教,例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等。在人类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宗教信仰的确是信仰  相似文献   

5.
儒家并非宗教,但却有宗教性。厘清儒家义理体系与古代社会信仰系统的区别与联系,才能准确理解儒家的宗教性问题。孔子"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一语,点出了儒家义理体系与社会信仰系统之相关性与异质性统一的关系。"殊归",赋予了儒学作为哲学义理体系的独立性特质,依田立克对哲学与信仰的区分,儒学是哲学而非宗教;"同途",又使儒学能够以一种"神道设教"的方式因应和切合于社会生活,具有自身内在的实践和教化意义。宗教信仰的对象包含神格与神道两面。中国古代宗教关注的重点在"神道"而非"神格"。商周文明以连续性和整体性为特征,其宗教的观念,以神性内在贯通于人及人伦之世界。经由儒家"哲学的突破",古代社会信仰系统之作为"道德的宗教"义乃得以圆成,因而可大可久,构成为几千年中国社会之超越性价值与信仰的基础。儒家哲学据古代社会既有的信仰系统以引领社会生活,故其教化之所行,于中国社会最具普遍性的意义与广泛的包容性,并赋予其信仰生活以一种强理性的特质。这是儒学之异于西方宗教与哲学之独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德继承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对犹太教的传统进行合理性论证,同时又保留了理性不可企及的信仰领域。在关于理性与信仰关系的探讨所彰显的理性有限性思想及对形而上学可能性的肯定态度,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双重形而上学思想,哲学形而上学的理性努力并不能替代神学形而上学的信仰魅力。而近代的斯宾诺莎和康德一定程度上承续并推动了迈蒙尼德处理理性与信仰关系及理性有限性的思维方式,这根本上是由于他们哲学的终极旨趣都在于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关切。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却出现令人担忧的趋向,即教师教育的技术标准越来越细致,但价值信仰却越来越被遮蔽。教师教育被一种技术信仰所统治,失去自己的主张和信念,其道德信仰正处于分裂和瓦解之中。中国教师教育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学者的历史理性和教育哲学,总是源于千年帝国兴衰及其现代命运反思教师教育的历史责任和民族使命,因而常常赋予教师教育以特殊的功能和意义。从历史上看,师范(教师教育)从来都是充满政治热情的事业,然而,在今天这个前所未有的国家振兴的时刻,教师教育研究却集体沉默不语,这对于中国的教师教育来说,无疑是一种时代的悲剧和历史的困惑。由此出发而论,教师教育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关注教师教育的灵魂并在这一基础上设计教师教育的课程和训练计划。我们对教师教育的重视已经有过之而无不及了,但问题的关键不是重视程度不够,而是缺少价值和信仰的支撑。教师与教育的关联,不是服务与利益的关联,而应是个人与国家的关联,是教育与历史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信仰是对非实证事物的一种坚信态度和行为趋向,它最初与教育是一体的,但是随着西方哲学对神学和理性的批判,信仰逐渐从教育中失落,人愈加虚无化和工具化,社会愈加世俗化和私欲化。面对我国社会和教育现状,我们旨在从信仰的视角切入,探究信仰对于教育的知识、道德和审美发展的意义,从而为重建信仰教育、重塑人的精神世界提出积极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恩格斯提出的确立信仰的途径即实践的途径、政治的途径、哲学的途径为依据,着重从即哲学实践与信仰、哲学教育与信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信仰确立的启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四个方面论述哲学与信仰确立的关系。指出在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我们还是应倡导一种积极的、健康的、高尚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0.
信仰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的"意义"一指信仰的内涵或本质,一指信仰的价值或功用.信仰是人意识到自身终极有限性而要超越之的精神需要.信仰可以通过宗教的途径也可以通过哲学的途径达成.宗教信仰作为满足人从精神上超越自身终极有限性的一种途径,是绝对必要的.信仰层次的高低由信仰什么与如何信仰共同决定.无论是对个体的人还是人类,信仰都是完满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维度.  相似文献   

11.
信仰是人类生活的理性基础。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问题是一个迫切的时代课题。主体间性超越了传统哲学实践观"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更加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和理解关系。本文基于主体间性之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重要性,探究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思想方法、文化建构和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三进”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是个体生命的呼唤。厘清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理想信念和宗教信仰的区别,弄清"三进"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之间的关系,认真分析"三进"工作,从人类认识发展规律来理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从而达到从生命层面和终极层面上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哲学超越西方传统形而上本体论哲学,开始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和解释全部的哲学问题。这种观点就是我们说的"实践论说"。它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革命性变革,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我们称之为"实践思维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李海星 《天中学刊》2006,21(3):58-60
神学和哲学、信仰和理性的关系问题作为中世纪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神人关系在理论深处的高曲变奏。源于自然法的普遍人权对自身价值的主体性追问一直贯穿在这种神人关系的变奏中。对中世纪哲学中神人关系的历史性理解,是把握普遍人权的前在性说明。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是一个“相对主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人类的信仰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寻求和重塑信仰精神,成为当代思想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一种健康而有生命力的信仰必须建立在对信仰的真实理解的基础上,首先就要超越对信仰的流俗理解。本文试图通过对“信仰等同于宗教”的流俗理解之批判、“信仰就是迷信”的观念之破解、“信仰可有可无”的观点之追问,来澄清信仰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16.
《太原大学学报》2015,(3):12-16
科学信仰教育是哲学教育的灵魂。科学的信仰教育有助于深入理解哲学发展过程,并实现哲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帮助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充分发挥信仰教育的作用,就应当将哲学教育与信仰教育有机融合,坚持科学的信仰观指导,采用开放的、批判的、理性的、面向实践的哲学信仰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以一整套超自然的态度、信念和行为左右着人们的观念与思想;而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主张、主义极度地尊崇和信服,并把它奉为自己的精神寄托、行为准则及人生指南。信仰人人皆有,问题在于选择什么样的信仰,是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甚至是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8.
信仰作为价值观,存在两对矛盾:终极性(超越性)与现实性,理性与非理性。科学并不消解信仰,相反二者还会交合,产生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信仰,是科学信仰,我们应用现实运动与终极理想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9.
道德与信仰的关系是道德信仰研究的关键环节.在西方基督教文化背景下,道德价值与意义世界的设定最终归于信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内在地具有宗教信仰的超越意蕴.道德自身在人伦日用之中实现自己的信念,并完成精神的自我超越.梳理道德与信仰的关系,为道德信仰研究提供了历史维度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前,哲学教材大多都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研究实践的特性、地位和作用的。这不利于突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因为哲学虽然是一种认识,但哲学并不是认识论。也有的论者依据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的论述为依据,主张把实践提高到“本体论”的地位,用实践唯物主义代替辩证唯物主义。这也是不正确的。我认为,应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理解实践。一、不能用实践唯物主义来代替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事物、观点、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