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制备可视化的转移消失蛋白(MIM)的I-BAR结构域重组体,克隆了顺联绿色荧光蛋白(GFP)探针编码序列的MIM-I-BAR基因.在6xHis标签原核表达质粒上成功构建了DNA序列.同时,实现了未标记荧光探针基因的MIM-I-BAR质粒的构建以作实验对照.成功转染至BL21(DE3)大肠杆菌细胞后,GFP偶联的MIM-I-BAR(MIM-I-BAR-GFP)蛋白表现出很强的可视荧光,该表达产物可方便的通过目测、荧光显微镜、免疫印迹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多种手段进行检测.此外,在考察不同条件下的蛋白表达效率过程中发现,带有GFP探针的MIM-I-BAR重组蛋白在温度为10℃时产率最高,而并非37℃.这一特征与非荧光标记的MIM-I-BAR明显不同.研究证实该最佳表达温度条件适用于重组蛋白产品中量制备.所开发的带有荧光探针的MIM-I-BAR蛋白产品及其制备工艺在科学研究、生物医学应用以及药物开发过程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设计"KTAprime plus蛋白质层析系统纯化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综合实验,以GFP蛋白为研究对象,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重组GFP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以及凝胶过滤层析3种常用层析技术逐步纯化,各步纯化样品经SDS-PAGE鉴定分析,最终获得高纯度的GFP蛋白。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深入、全面、系统地掌握生命科学研究中最新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唐纪轩  严鹏飞 《高中生》2009,(16):47-48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例1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作出的贡献。下列有关绿色荧光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GFP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GFP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C.组成GFP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绿色荧光蛋白FRP为实验对象,通过设计原核蛋白表达、镍柱亲和纯化、荧光光谱分析、SDSPAGE电泳分离、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及蛋白质质谱鉴定等内容的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纯化的GFP蛋白的最大激发波长为480nm,最大发射波长为500nm,与已知的GFP荧光光谱基本相同。SDS-PAGE电泳分离发现,GFP的亲和纯化效果好,且纯化得到的GFP分子量约为27kDa,与理论值相符。该实验适用于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系统完整地学习蛋白质表达、纯化和鉴定的实验方法,具有很好的综合性,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生物体内具有发射高效的荧光特性,故可作为无生物毒性的标记蛋白而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药学等领域,其发现和应用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里程碑。GFP带来的技术革命主要源自于其内部发色团的神奇特性,因此研究发色团的激发态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该实验将科研成果转换为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了"绿色荧光蛋白发色团激发态动力学行为的研究性实验"。实验内容包括文献调研、模型构建、电子结构计算与动力学模拟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4部分。通过该教学实践,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计算过程排错能力以及实验结果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使学生在科研论文的写作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请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miR-17-5p的PC12细胞株。方法:将质粒PEGFP-N1-vector空载体和PEGFPN1-miR-17-5p表达载体扩增、抽提,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质粒转染PC1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Real-time PCR检测转染PC12细胞miR-17-5p的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空载组和miR-17-5p组细胞都有绿色荧光蛋白高表达,Real-time PCR检测稳定转染miR 17-5p后PC12细胞内miR-17-5p的表达较空载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miR-17-5p在PC12细胞稳定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iR-17-5p对神经细胞的调制作用提供有用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7.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美国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美籍华裔化学家钱永健,他们是因为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贡献而获奖的。下村修是首位从水母中分离绿色  相似文献   

8.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用于奖励GFP的原始发现者以及系列的重要发展推广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GFP已经成为现代生物  相似文献   

9.
以质粒pSC101为载体,用鸟枪法将短小芽孢杆菌A3染色体的β—内酰胺酶基因,克隆至大肠杆菌HB101。经质粒检测及酶切电泳分析证明,克隆的β—内酰胺酶基因位于2.6kb的EcoRI片段上,将此片段连接到质粒PAL32转化枯草杆菌,亦能表达并向胞外分泌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0月,新一届诺贝尔奖获奖名单一一揭晓。颁奖盛典奖在本月初在瑞典举行。获得化学奖的是日本学者下村修(中)、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右)以及英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他们3人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有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1.
从10月6日到10月13日,2008年的六项诺贝尔奖陆续揭晓。备受国人关注的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凭借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的突出成就,与日本学者下  相似文献   

1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是一项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设计"端粒序列的荧光原位杂交定位"实验,并将这一技术转化为适合本科基础实验教学的内容。该实验分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原位杂交两部分,每部分4~5个学时。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掌握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荧光显微镜的使用,并以此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吕碧文 《丽水学院学报》2000,22(5):42-43,56
从海洋无脊椎动物体内分离出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因其特有的生物化学性质及该基因在异源细胞内的表达产物也能产生强烈的绿色荧光,使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教学》2009,34(3):76-76
据2008年10月9日《参考消息》援引美联社斯德哥尔摩10月8日电,两名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钱永健以及一名日本科学家下村修被共同授予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绿色荧光蛋白(GFP),并在使其成为生物科学的一种标识工具方面作了基础性的贡献。GFP目前广泛用作实验工具,用于显示生物体内细胞或分子的活动,比如脑细胞的发育或癌细胞的扩散。  相似文献   

15.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8年10月8日宣布: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祖籍浙江,1952年出生于纽约科学世家,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美国科学院院士和医学院院士)获得,因为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将平分诺贝尔化学奖奖金1000  相似文献   

16.
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生理条件下(pH=7.41)研究了β-环糊精(β-CD)、6-去氧-(N-胺乙基)环糊精(CR-β-CDen)分别与刚果红(CR)的包合作用;研究了CR,(CR-β-CD)和(CR-β-CDen)超分子体系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紫外滴定实验结果表明:(1)β-环糊精和6-去氧-(N-胺乙基)环糊精都与客体分子刚果红发生超分子作用;(2)CR,CR-β-CD,CR-β-CDen与小牛胸腺DNA作用的结合常数Kb值分别为4.1×104L/mol,1.36×105L/mol,2.33×105L/mol,表明超分子体系CR-β-CDen与DNA的相互作用最强。荧光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化合物CR,CR-β-CD,CR-β-CDen的荧光强度随着CT-DNA的增加而增大,其中环糊精衍生物CR-β-CDen荧光增强效果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7.
GFP,即绿色荧光蛋白,是当代生物科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具有惊人的科学研究价值,在它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可以直接看到生物体细胞内部的运动。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者是谁。那么,这个几乎被遗忘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mi R-718和早期生长反应蛋白3(EGR3)在肝癌细胞系Hep G2及SMMC-7721中对细胞恶性行为的作用。创新点:首次在肝癌细胞系Hep G2和SMMC-7721中发现miR-718作为抑癌基因及EGR3作为促癌基因起到调控肿瘤恶性行为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构建mi R-718和EGR3的过表达及敲降质粒,并采用实时定量PCR(q RT-PCR)方法验证质粒有效性;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系HepG 2和SMMC-7721的生长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系Hep G2和SMMC-7721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荧光报告载体实验验证miR-718的靶基因;采用qR 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论:mi R-718在肝癌细胞系HepG 2和SMMC-7721中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EGR3在肝癌细胞系Hep G2和SMMC-7721中起到促癌基因的作用;miR-718是通过靶定EGR3 m RNA 3'UTR下调EGR3的表达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例1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驱动蛋白KIF4A调节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在细胞内分布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耐药过程中的作用。创新点:首次发现驱动蛋白KIF4A的C端区与肺耐药相关蛋白LRP的N端区结合,且KIF4A调节LRP在胞内分布依赖KIF4A的N端马达结构域。方法:应用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KIF4A与LRP的结合。根据KIF4A及LRP蛋白结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KIF4A截短突变质粒及Flag融合LRP截短突变质粒,免疫沉淀分析KIF4A与LRP相互作用区域。通过RNA干涉(RNAi)内源KIF4A,外源转入KIF4A截短突变体质粒,检测LRP在胞内分布。结论:本实验中免疫沉淀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KIF4A与LRP结合,且在微管上有共定位(图1)。截短突变体免疫沉淀实验结果表明,KIF4A的C端尾部结构域与LRP的N端区结合(图2),RNAi敲降内源KIF4A表达导致LRP聚集在细胞核周围(图3),外源表达全长KIF4A可恢复LRP在胞内弥散状定位,但外源表达KIF4A的C端或N端截短突变无法恢复LRP的胞内定位,仍聚集在核周区域(图4)。综上所述,驱动蛋白KIF4A可与LRP结合,并调节LRP在胞内定位,KIF4A的C端尾部结构域与LRP结合,N端马达结构域促进LRP在胞内运输,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