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教师告诉学习他们需要知道什么知识。而在终生学习的环境中,教师和培训成为学习的促进,他们使学习自己去获取知识并培养学习的理性认识。创设这样的学习环境,需要一种化的转变,特别是要转变教师在课堂上和社会中被人们视为权威的形象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徐国建 《铜仁学院学报》2003,5(9):73-73,104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愉快的学习心理,让其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对于他们接受知识,掌握知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教改的趋势,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重任。教师已不再是一般知识的传播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领导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是发展他们智力的前提,在一定意义上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比教给他们知识还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聋校语文课堂中,教师应为耳聋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在讨论中获得知识,学习语言、锤炼语言、运用语言。 1.讨论有利于培养聋生独立精神。培养聋生独立探究精神,激发聋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聋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语言(手语、口语)水平。使他们通过交流,能够独立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逐步形成和发展聋生语言能力。因此,课堂的讨论有利于培养聋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对学生是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去求得知识,即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而且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会学、爱学”,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覃忠文 《广西教育》2007,(5B):35-35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要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注入情感因素呢?  相似文献   

8.
针对语文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分析了中学语文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应在于学习方式方法的培养的观点。强调语文教学应使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并重,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教学改革中的首要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在主动探究中深入思考,促进英语创新思维的发展。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加强基层知识教学,注重听说读写练习,让学生在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获得发展,提升他们的英语核心素养,打造高效的优质教学。  相似文献   

10.
赵瑾 《西宁教研》2000,(5):40-40
一个人的良好品行,有赖于其平时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一个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和操作习惯,就要靠平时学习时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由于性格、家庭环境、学习习惯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差异,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使他们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操作习惯,对今后获取其他各学科的知识有着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一、教给学生自学方法,掌握学习规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自能读书,不等老师讲,自能作文,不等老师改。”由此可见,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把精力放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上。为此,我改变了过去老师教、讲,学生死记硬背、被…  相似文献   

12.
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研究学习,让学生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重在理论的优化和拟题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体现创新性、主体性、主动性、民主性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逐步培养使学生会想、会说、会做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最终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主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  相似文献   

14.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小学生处在学习知识的起始阶段,能力发展比较缓慢,同时,这个年龄又是他们认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他们熟练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任文娟 《小学生》2010,(12):23-24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教材,通过“自读、自选、自悟、自创”的学习,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培养,让他们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以树立,自主信心得以增强,自主学习方法得以优化,自主能力得以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得以内化为学习的素质,从而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荐 《生物学教学》2004,29(4):14-15
从本质上讲,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为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大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基于上述考虑,生物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达到认识主体的主观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数学教育要着力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学习方法。就学生来说,是学生从自身发展的需要。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法再次研究教科书的间接知识足一种“再创造”学习。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组织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性趣的研究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收集各种信息。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提供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性学习是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初探。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其基本内涵从广义上理解,是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从狭义上理解,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同时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态度。这实质上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和发展学习的有效方式。因此,农村成人学校全面推进研究性学习模式,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知识型农民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是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时代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