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新疆地区的6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总体就业能力在政治面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年级、汉语水平考试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可通过强化双语学习的引领作用、党员学生干部传帮带、提升实践能力、培养职业发展意识等措施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利用15所高校的博士生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博士生就业偏好和薪酬预期以及就业压力和就业能力状况。研究发现,大部分博士生定位于成为科学研究人才,倾向于在高校等事业单位从事学术科研工作,但也有超过30%的博士生想成为实用技术、企业经营管理和党政人才。博士生看重职业成就,首份工作的期望薪酬不高,但就业压力已成为博士生日常生活最苦恼的事情之一。尽管博士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略高于本科生和硕士生,但就业多元化背景下博士生就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提升。提升博士生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成为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3-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分析本科毕业生因接受高等教育形成的能力增值对其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能力增值越多,毕业生求职成功率越高,越有可能找到工作,也越有可能落实就业单位;认知能力、非认知能力增值对毕业生劳动力市场表现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求职策略、就业观念在能力增值影响毕业生劳动力市场表现和就业选择中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与部分中介作用。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本科毕业生既要增强自身与劳动力市场要求相适应的各项能力,同时也要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采用适宜有效的求职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江苏省20所高校大学生调研数据,用罗吉斯蒂回归法分析了人力资本、家庭资本拥有情况对大学生就业认知的影响,发现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中的自我认知能力有显著性影响。学习成绩越好,其就业自我能力认知程度越高;在校期间若担任过学生干部,则其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及领导能力相对于其他同学会更好;学习成绩越差,其感觉到的就业形势压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工作搜寻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地方性综合高校200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地方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特征.研究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的假设下,大学毕业生薪酬预期即保留工资设定过高,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受到其自身能力因素、性别、专业属性以及学校的就业辅导、经济环境因素、政府宏观就业政策的影响.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加强就业辅导、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可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是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和大学生要共同创造一切有利条件,特别是从源头上抓起,尽一切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依据前不久笔者跟随学校就业办走访省内上百家医院,通过走访人事科及科室主任了解我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特别了解到,历届毕业生中个人发展走在前面的往往是那些在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工作,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学生。本文将从提升就业能力为切入点,探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程度对实现就业、保持就业、职业发展、晋升有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就业能力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剖析,并就大学生人际关系对就业能力培养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从大学生宿舍、班级、第二课堂入手,提出了大学生如何运用人际关系知识指导自身加强就业能力培养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契合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当前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预就业"实践对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有较大提升,显著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并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赢。  相似文献   

9.
就业能力的提升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途径之一。以USEM就业能力结构模型为基础,对武汉职业技术学院180名在校生的就业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提供参考。在分析高职学生四个维度就业能力特征基础上,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能力相对较强,学科理解力相对较弱,在英语、计算机、读写算等通用技能方面有待提升。从群体差异上看,不同性别、生源所在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在就业能力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学生干部是指在学生正式群体或组织中辅助辅导员担任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学生。由于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在校园招聘中屡屡成为用人单位面试中的关注重点,使得"当过学生干部的人好找工作"似乎也成为了广大学生默认的规律。本研究对学生干部的就业层次、就业满意度等进行分析,调查此类学生的就业优势。  相似文献   

11.
就业市场化条件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能否适应就业竞争市场的体现,直接反映了高校培养人、教育人的成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校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调研,深入分析就业市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和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及相关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符合市场需要的就业机制已经确立。市场就业,就意味着竞争,在当前就业比较严峻的形势下,职业竞争已不亚于产品竞争。优胜劣汰的法则已十分严酷。人人渴望就业。人人需要就业,靠什么来实现就业,这是高职院校普遍重视的问题。因此。对高职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学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任务。几年来,笔者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做了一些比较实际的工作。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13.
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程度对实现就业、保持就业、职业发展、晋升有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就业能力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剖析,并就大学生人际关系对就业能力培养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从大学生宿舍、班级、第二课堂入手,提出了大学生如何运用人际关系知识指导自身加强就业能力培养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和劳动力市场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最新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大学生人力资本、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他们就业实现的决定效应,以及当前劳动力市场的效率问题。研究发现,对大学生就业有显著决定作用的是大学生的人力资本,而不是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的大学生就业中,人力资本机制是主导性机制,社会资本机制仅处于辅助性地位,读书无用或者成绩无用是没有实证基础的。这说明,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态势是有效率的、健康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职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工作5年后职业发展状况的比较,得出高职学生干部的职业发展质量要优于非学生干部.研究显示,学生干部经历能够提升学生的气质形象、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甚至是就业资本,从而提升综合就业能力.基于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工作对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影响,重视学生干部任用的普遍性,岗位的轮换制和学生干部的培养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就业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于提高就业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留学报国”是新时代赋予留学生的使命,这一使命的发挥与国内劳动力市场对留学者的评价有密切关联。本文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数据,讨论了本科生出国读研后回国学生与本国读研学生的就业起薪差别问题。利用OLS与Heckman两步估计方法,发现出国读研学生的就业起薪比国内读研学生高约25%且差异显著。揭示了国内外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差距是解释出国留学工资溢价的原因。本文首次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利用追踪数据实现了对出国读研教育收益的准确度量及机制解释;得出的结论对我国加强“留学报国”的倡导,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提高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赵明 《江苏高教》2021,(12):123-127
社会资本禀赋与使用状况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有较大影响.根据江苏省8校的2116份问卷调查数据,对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禀赋与使用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数量与质量都较低,社会资本的使用机会较少,且通常运用"弱关系"与"低质量"的社会资本来获取就业资源,造成贫困生求职成本增加、就业机会降低以及就业质量不高等新问题.因此,既要利用完善就业市场、优化就业机制、创新就业政策与环境等政策性手段,又要发挥高校内部管理效用促进贫困生的社会资本生成与资本结构改善,并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自身社会资本运用能力,提升贫困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由于市场及体制因素的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存在普遍的分割现象,使得高职学生就业面对诸多障碍。而高职教育是直面市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我们要分析和研究当地劳动力市场的特点,积极应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从教育自身角度出发,通过树立市场意识、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手段,增加学校与市场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部分物流专业中职毕业生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率和工作满意度都较高,但薪酬水平和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高;学生就业途径单一,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较为欠缺,学校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较为忽视.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一方面,国家应加强政策引导,规范用工制度;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应根据社会需要调整和设置专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强化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