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体育函授生大多数都是各中小学的体育骨干教师,都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再学习、再教育,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运动技能差异较大,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势必会造成“优生吃不饱”和“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很难在原有基础上有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学习动力 虽然许多教师都已意识到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性,主张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许多学校依然奉行的是“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学习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形式刻板单一,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学习内容主要是书本知识,属间接经验,因此学生对许多知识缺乏感性认识,特别是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直接和紧密,有些内容陈旧、滞后,加之一些教师教学时又不善于联系实际,使学生看不到学习的必要性和知识的价值,因而普遍缺乏学习的动力。另外,教师教学水平不高,不能深入浅出讲授教材;不重视教学艺术,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育方式不当,打击或者损害学生学习积极性等也是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主因。  相似文献   

3.
张春波 《教师》2013,(23):103-104
学校体育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新课改、新课标都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体育课程评价标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通过体育常识、技能的学习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的全面发展。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所谓“快乐体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师生在融洽、合作的气氛中通过生动活泼地形式求得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这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前提,达到强身健体为日的的一种体育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张涛 《青海教育》2010,(1):49-49
随着科学文化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学生知识面的迅速拓宽,单一化的学科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教学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又取决于教师如何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此,我通过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模式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偏重于学生“学会”,而往往忽视了学生“会学”,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数学成绩很不理想。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变得聪明。”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在主动学习中获取知识十分重要,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为学生预留探索与质疑的时间是培养学生主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主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目前仍有不少教师在追求学生服从命令、步调一致的机械操练。这种"齐步走"、"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导致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吃不饱",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吃不了"。大大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施爱萍 《成才之路》2010,(36):19-20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知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意把微笑与鼓励带进操场与课堂,以亲切的笑容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满足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学生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对练习就有了动力、有了兴趣,学习也会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是由体育学科本身的知识特点、丰富多彩的练习方法嬗变出来的,体育知识技术掌握得越多,身体素质越强健,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就越大。  相似文献   

9.
一、抓好“主战场”,使“让我学;变为“我要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主战场”,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变过去的“让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最基本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主阵地。为了改变过去单纯传授知识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敏捷性,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形成和发展能力,就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下面就怎样设计课堂提问作了一些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1.
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发展素质的目标,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课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成为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学注重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优化“教”法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优化“学”法;使学生想学、爱学、会学,在学校不仅学习知识,而且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教学模式改革是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探索和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丰富教学理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在我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实验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快速提高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必趣,教师必须在讲课中充分发挥“演”的艺术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基本上是采用统一的标准——《体育课考核成绩标准》,进行“终结评价”。此种评价方法,既没有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及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情况,又没有考虑学生在态度、表现、关心、知识等内容方面的情况,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合理确定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的比例权重,实现评价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统一。教师不但要完成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教会学生技术技能等近期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参与协作意…  相似文献   

16.
胡永新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178-178,184
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就必须使学生时刻具备和保持强烈的学习动力,这种动力除来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外,“客观促动”在班主任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发展及教育的改革,这种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的场所,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着学生思维参与的积极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教材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内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是极其必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学习动力虽然许多教师都已意识到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性,主张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许多学校依然奉行的是“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学习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形式刻板单一,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学习内容主要是书本知识,属间接经验,因此学生对许多知识缺乏感性认识,特别是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直接和紧密,有些内容陈旧、滞后,加之一些教师教学时又不善于联系实际,使学生看不到学习的必要性和知识的价值,因而普遍缺乏学习…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咨询者和指导者。在课堂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师生共同研究,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变“学生围着教师转”为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发现、自己研究、自己讨论。教师相机引导,适时点拨。  相似文献   

20.
师专公体课教学改革探讨吴延珩长期以来.学校由于受指导性大纲的约束,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几乎是千篇一律,成为影响学生特别是高校学生学习体育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些学校过分放松体育教学.使体育课流于形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来自徐州、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