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安全面临挑战,高校现行的安全教育工作不能全面、系统、有效地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导致网络安全教育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高校应当发挥新媒体教育引领作用,占领网络安全教育舆论话语权,将传统安全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加以融合,通过完善高校安全教育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营造校园安全环境等措施,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如何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当前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水平较高,日常应用较为普便,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可通过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效建设,借助新媒体技术坚守意识形态教育的网络阵地、加强教师队伍自身的意识形态建设等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探讨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成因,指出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拓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群团活动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4.
《太原大学学报》2015,(4):16-19
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的快速化、多样性、复杂性给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高校应该努力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党史教育的新手段。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可以通过组建党史教育工作者队伍,提升新媒体舆论引导能力,建设以党史教育为引领的校园文化,遵循新媒体规律,利用新媒体优势,集中力量拓展新媒体阵地,提升党史的传播效率等手段加强和完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党史教育。  相似文献   

5.
《滁州学院学报》2018,(1):103-106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存在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和正确引导,思想政治内容的现实性与针对性不强,新媒体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等问题。通过转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等对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应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大胆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通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创新,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学会自我教育,完善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监管机制,使新媒体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释放正能量。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楚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3(5):112-115,137
新媒体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已不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形成了一种环境。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境及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提出要从构筑新媒体教育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升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课题。从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新媒体结合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的走向是国际化,路径是群众路线,行为是适度理性。全球化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削弱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减弱了大学生的国家主权意识、民族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户外荧屏等新媒体,加强民族精神教育,陶冶爱国情怀;利用课外实践,巩固爱国情感;与时俱进,进行理性爱国教育。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9所高校1800余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交往方式网络化及价值观念多元化等特点,给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挑战,主要表现为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尚待完善、工作方式缺乏认可、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在新媒体时代,只有从学生本身、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四个方面进行协同合作,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得到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国防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核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一致。因此,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对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章提出以国防教育为载体,以建设国防教育教师队伍为主导,以完善国防教育内容为关键,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其爱国热情、提高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相比传统的思政教育场域,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是一个开放、多元、互动的交流平台。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群体可更加自由、全面地发展自己,同时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意识形态传播的机制和方式,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加强思政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高校需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历史实践,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文化认同和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空间和平台,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关乎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及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规划和思考,本文着重从校园文化环境、新媒体环境和管理环境等方面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新特点,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的必要性和可实施性,从方式方法、教育途径、队伍建设、网络环境等方面对创新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充分阐述。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62):146-147
随着我国对高校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校的学术实现了发展,但是随着大学生扩招现象普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受到挑战,大学生浮躁的风气见长,这些不良现象不利于高校教育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诚信教育环境的建设可以结合一些新方法,提高诚信教育环境建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新时代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全新挑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须做到:一是从历史维度看,要注重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二是从课堂教学维度来看,要注重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三是从教学载体维度来看,要在丰富实践教学载体和网络载体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具有互动强、传播快、触点多、燃点低等特点。新媒体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拓展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提高了师生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自主性;但新媒体环境使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多元化、容易引发大学生信任危机和心理障碍、突显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须正确认知新媒体环境,发挥新媒体优势,结合传统媒体,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合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营造校园文化良好氛围;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优化网络资源,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不断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但带来了无法回避的全新挑战。高校在新媒体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优化教育模式,将新媒体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教师队伍新媒体素养,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占领教育新阵地,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提高新媒体的责任担当,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网。  相似文献   

19.
舒丹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7):101-104
新媒体环境给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均造成重要影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均面临新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开展大学生“三观”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多样性,服务和奉献意识淡化.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刻不容缓.本文围绕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的培育展开阐述,指出高校应当紧紧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发挥课外实践活动的辅助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以重大事件为契机进行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等途径,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创新民族精神培育的形式与途径,在当代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