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戎霞 《高教论坛》2013,(5):55-58
北部湾经济区的文化产业是建立在融聚了海洋文化、岭南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区域文化特色基础上的朝阳产业,产业优势鲜明,人才需求热切。人才是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评价指标,其中,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镇。探讨北部湾经济区高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对于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资源和区域文化产业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区域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池州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构成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深度挖掘与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和形成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是实现池州地域文化资源这一"比较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文化生产企业的生产特点角度来研究,作为一个生产文化产品的企业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该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就是:有创意的产品品牌、掌握各种技能的人才、雄厚的科技水平、丰富的产业资金。然后概括了天津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最后提出如何提升天津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天津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对于长株潭区域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空间的扩展以及湖湘文化的国际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同时,湖湘文化的传承、长株潭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以及文化管理体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长株潭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有全球化的战略眼光和市场定位,强化政府对文化产业支持的作用,铸就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跨国文化产业集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以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5.
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既有文化资源丰富、产业经济增长点多等优势,也有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人才缺乏且利用效率较低的劣势;既面临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文化市场的强烈需求、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的机遇,也面对优势的转化效果、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等挑战。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应围绕内容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在竞-合关系中完成优势的转化,文化资源整合方式“文化”化。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对于长株潭区域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空间的扩展以及湖湘文化的国际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同时,湖湘文化的传承、长株潭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以及文化管理体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长株潭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有全球化的战略眼光和市场定位,强化政府对文化产业支持的作用,铸就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跨国文化产业集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以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7.
跨越式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对丽江跨越式发展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丽江要实现跨越发展,支撑在交通、重点在产业、特色在文化、优势在生态、关键在干部。丽江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政府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改善文化产业的市场环境,并且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调耦合理论的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首先,建立文化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概念模型,然后,运用耦合模型构建文化与区域经济耦合定量分析模型,最后,以安徽省"十二五"期间面板数据为例,对两者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大于0.7001,耦合协调关系属于中等协调。  相似文献   

9.
文化全球化视域下的河北省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北省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在产业核心竞争力上与周边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培育和提升河北省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应当针对不同的区域文化产业类型设定不同的发展策略,以完善核心竞争力内部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应当通过优化产业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创设良好的外部运营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和文化产业时代,大学参与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一方面,拥有先进文化和雄厚科技实力的高校是所在区域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是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与精神、软实力与硬实力、文化与经济之间良性生成的制衡和引导力量,使文化产业更理性、更稳健、更审慎地面向未来;另一方面,区域性文化产业是推动高水平大学跨学科研究、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催生力量,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河北文化建设新跨越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提升内蒙古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区域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区域旅游产业拥有和保持竞争优势中最重要的竞争力。近年来,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是,与国内其他旅游强省相比,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还相对落后,提升内蒙古旅游业竞争力已势在必行。提升内蒙古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包括:明确发展思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培育旅游龙头企业、建立旅游产业集群、加大旅游宣传促销。  相似文献   

12.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和创造力为核心,应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提供附加值高、体验与参与性强的创意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组织、活动等要素的集合。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部尔多斯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鄂尔多斯具备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优越条件,可形成“成吉思汗文化”、“沙漠文化”、“蒙古风情文化”三大旅游创意产业集群。另外,节庆民俗模式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模式是适宜于鄂尔多斯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运作模式,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拥有数量丰富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正日益成为当地民众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主流内容之一。对这些地域特色鲜明、传承方式多样而影响力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能够提升辽宁省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的文化冲突、内容雷同、开发深度不够、体验性较差等问题,应该通过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内容、开发多样的旅游产品以及与旅游企业全面合作等途径实现全方位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4.
文化旅游市场虽然繁荣但是问题重重,在拥有具备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基础上,运作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产业化概念的系统化、规模化、市场化的要求,文化旅游产业的成功运作应包括宏观层面的系统化运作、中观层面的规模化运作、微观层面的企业化运作三个层次。其中,从系统的构成要素、运作前提与运作框架阐述系统化运作,从集团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解析中观层面,分析市场上存在的多种灵活的企业运作形式为文化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选择性建议,以助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显著,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开封在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进程中,做大做精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至关重要。其主要实现路径包括:科学规划,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带动,做精、做强文化旅游项目;培育龙头,做精、做亮文化旅游品牌;突出特色,做活、做靓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做全、做特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注重创意,做优、做奇城市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江苏省内外出现了一些地方依托比较优势发展文化产业的新亮点。泰州文化底蕴厚重、人文资源丰富,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应作为做大做强泰州发展文化产业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普遍关注.近年来,襄阳旅游企业规模壮大、国内和入境旅游发展态势良好,然而跟其他城市相比还存在旅游业经营状况差,资源开发欠整合、缺特色、乏创意,旅游形象模糊等方面的问题.为振兴襄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构建旅游目的地,需要做好重塑旅游形象、整合市区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发展特色旅游、加大景区创建、延长旅游产业链和完善旅游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安顺文化旅游产业供应链存在问题的根源,认为存在开发投入资金不足,旅游交通既方便也不便,文化旅游企业规模小且条块分割,内部竞争矛盾突出,产品系列化开发未形成,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行业监管体系不健全,未形成合理的旅游产业组织结构,旅游开发处于无序和政府管理缺位状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弱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康嘉 《唐山学院学报》2020,32(6):87-91,104
针对新时代唐山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有"和"快"还需要"好""新""独""优""准"等几个层面,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新时代唐山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即利用科技赋能美好旅游、加速文旅融合促进优质旅游、挖掘地域特色助力深层次特色旅游、培育旅游创客拉动乡村旅游、加速传统旅游资源IP化、加速工业旅游迭代升级、促进滨海旅游定制化和精细化等,旨在为推动新时代唐山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文化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日渐重要,成为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门类,有自身的特殊性,其开发模式与一般的文化产业应有不同侧重。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应避免过度市场化,探索生态化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