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公开课本应具有一定的示范性、研讨性,然而一些公开课却存在许多令人疑惑不解的地方。对答如流式。有的公开课,只要教师问题一提出来,学生便举手如林。不管问题多难,学生都能对答如  相似文献   

2.
王跃 《师道》2008,(6):37-37
现在的教研活动很多,各种研讨课、示范课、竞赛课、交流课、汇报课、过关课、特级教师演示课、青年教师拜师课等公开课层出不穷。在这些公开课上我们经常把课堂气氛搞得很“热闹”,课题汇报、话题研讨、学生讨论、师生对话、网上交流、图片动画等一应俱全,一派繁荣景象。公开课的这一追求给人的感觉:“热闹”是评价一节课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公开课作为沿袭多年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其在研究教学方法、研讨教学规律、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做课者价值取向的偏移,造成了公开课功能的异化,很多的公开课被注入了太多的课堂以外的东西,使公开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们需要公开课.或示范或研讨。没有公开课,有些时候有些问题只能是空对空的理论到理论。但不得不承认.很多公开课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如同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侧重对当前地理公开课的现状、公开课的反思进行较为深入的研讨,并提出“多问几个为什么”、“追求几个‘一””的公开课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常规课”是一个不被人过多关注的领域,与之大相径庭的是“公开课”。在教改的春风里,“公开课”更是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公开课”这个耳熟能详的通用课例已成为全体教育人士交流、研讨、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7.
对于目前流行的“公开课”,我并不一概地反对,而是主张功能分化:是比赛就照比赛,是展示就按展示,是研讨就像研讨,是观摩就应观摩。  相似文献   

8.
现场观摩课堂教学是最常见的教学研讨交流形式,因而,一堂公开课不仅彰显出执教者的理念、策略和课堂实施能力,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所在教研组、学校的整体教科研水平。笔者以为,要想最大化地发挥“公开课”的研讨、传递、启迪、引领作用,必须植根于以下四个层面开展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杨明明 《辅导员》2010,(14):38-38
作文教学一直是师生共认的难点,各种公开课、研讨课大部分教师不愿执教作文。近年来我一直在反思、探索习作教学方法,以求突破束缚孩子写作能力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教研活动中,一般把示范课、研讨课等统称为“公开课”。上公开课的意义在于:研究教育教学中的教法、学法;为教师指明方向,确立目标;指导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但纵观已实施四年多的新课程改革,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对新课改的理解和实施上的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深圳市教研室在宝安区公明街道举办了小学教学课改研讨活动,分别由公明街道两位老师上了一节一年级上册《猜数游戏》和一节二年级上册《分桃子》的研讨课。与会教师对这两节课议论纷纷,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问题不少,各方对此评价不一。但之后在市教研室组织的研讨中,无论是上课老师,还是听课评课老师,大家都承认从两节“问题不少”的公开课中学到了不少,有新的收获。那么,两节看似“问题不少”的公开课,何以有如此大的作用?笔者将大家的讨论略为梳理了一下,现罗列出来,供大家思考。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新的课程,开设之初没有太多的经验借鉴,因而以公开课为切入点就成了研讨教学、推动课程向纵深挺进的最佳途径之一.但因种种原因公开课出现了不少病症,失去了“可看、可学、可用”的价值.“做时间的主人”公开课中的一节“常态课”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引发了我们重新审视公开课、理性回归常态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一名教师耍站在课堂上完成一堂成功的公开课,不经过反复的磨砺,离开教师团队的研讨,没有专家的指点,将是非常困难的。  相似文献   

14.
笔者有幸参加了第五届江苏省初中数学名师精品课堂观摩与研讨活动,观摩了四位名师的公开课。四节公开课呈现了四种不同的课例:双师课、新授课、复习课、章头图导学课。以下是笔者的听课感悟。一、信息化发展高效课堂镇江第一外国语学校的双师课,让我见识了真正的现代化数学教学课堂,打开了我对信息技术融入现代数学课堂的思考。极课数据的使用,把传统课堂中对学生的关注从点扩展到面,对提高课堂效率、精准教学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教研活动中,一般把示范课、研讨课等统称为“公开课”。上公开课的意义在于:研究教育教学中的教法、学法;为教师指明方向,确立目标;指导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但纵观已实施四年多的新课程改革,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对新课改的理解和实施上的偏颇之处。一、合作学习“,闹”而无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于是,几乎所有的公开课都有合作学习的环节,似乎不合作学习就不是新课改。有的课,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广泛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你喜欢哪段就读哪一段”、“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高效实施"建构式生态课堂",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连云港市教研室多次组织全市优秀青年教师研讨课活动,为英语教学的研讨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机会。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且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是这些研讨课执教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侧重点。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不足,以致他们在公开课中存在一些误区,如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华而不实,而忽视了教学的实效;为了赢得学生的好感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采用了一些不符合教学实际地教学活动,用物质奖励来赢得学生的配合,从而出现了影响学生静心学习的低效现象。  相似文献   

17.
公开课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研讨形式,为保持它的生命力,公开课应该呈现崭新的"公众形象"求真务实,目标明确,富有新意和活力,立足师生发展,还要淡化评优,注重研讨.  相似文献   

18.
在校内外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听了许多的公开课,发现不少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在模仿名师,甚至是照搬名师。"仿名师上课"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但如果止步于"仿名师上课",那么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不会走得很远。  相似文献   

19.
为教学研究而组织的研讨型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研讨型公开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教学设计花哨,不能真实反映日常教学状况;课后研讨流于形式,不能围绕一个问题深入开展;研究结果缺乏梳理和总结,不能较大提高研究水平等问题.为真正实现研讨型公开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需要明确各方参与人员的角色定位;课后研讨应由评价教师教学行为向研究儿童、研究教学、教师共同建构实践知识转变;研讨后应有反思和整理,在梳理认识与疑惑的基础上生成下一步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开课是公开展示给大家看的课。根据所上公开课的不同目的,一般把它分为示范性的公开课、汇报性公开课和探究性公开课等不同类型。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公开课,都要体现真实性、目的性、个性化、创新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