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88):136-137
当前核心素养已经融合到各学科课程中。初中地理教学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对于学生知识判断理解能力提高,树立正确人地协调观,客观理解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初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渗透培养实践研究,提出了有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2.
汪维 《甘肃教育》2023,(21):67-70
人地协调观是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地理素养,对初中生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意义重大。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在教师观念、教学方法、课程开发、评价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增强教师对人地协调观的认识、创新教学方法、开发地理课程资源、健全评价方式,这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康朝霞 《教师》2019,(4):99-99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辩证看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尊重自然规律;培养学生从地理要素、空间和时间、区域等方面综合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处理地理信息,发现、探索问题,合作设计等活动培养地理实践力。而课本活动素材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和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现了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核心素养,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人地协调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一定要重视对人地协调观的渗透工作。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人类和地理环境协调发展方面的相关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地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用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地协调观指的是一种"看待人对环境的影响""看待环境对人的影响"的地理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其站在客观、真实的角度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学生地理思维的开发,将地理知识与人类活动、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服务于地理课程的专业地理思维.文章从高中地理教学展开论述,在分析人地协调观的重要价值的同时,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落实地理实践力,让学生会学地理、爱学地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地理生活课,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深入挖掘地理要素,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增加课堂内外活动,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7.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指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正确认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的深远影响,综合思维是学生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与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区域认知是学生通过分析区位条件与特征,熟练掌握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而地理实践力则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意志品质与能力.四大要素环环相扣、逐层递进,是学生学好地理学科的所应具备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地理教学课堂,教师应着力从教学方法上实施创新举措,旨在夯实学生的地理知识根基,提升地理学习境界.  相似文献   

8.
地理核心素养包含了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这也是地理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向。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度挖掘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分析不同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差别,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借助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教学中创设的各种情景体验,作为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切入点,使学生通过关注环境、体验生活,运用地理规律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理念也在发生变化,地理教师需要将核心素养培育作为教学重点。文章围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阐述实现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调整的具体策略:巧用主题探究教学模式,树立科学地理意识;设计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地理态度情感的体验;渗透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容,落实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科学与人类的活动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所有这些都是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观可从如下方面着手:立足区域,打开空间视角;多元对比,认识时间维度;分析案例,树立变化意识;组织实践,体验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初中地理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出发,并结合当下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阐述说明.地理的核心素养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同时也是地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目标方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时,应当挖掘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进而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两个时间以及空间的层面来分析地理要素存在的差别,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有所提升;通过课堂的各种活动给学生带来锻炼的机会,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窦锦俊 《天津教育》2022,(17):72-74
<正>地理学是研究事物空间变化的学科,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为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基于此,本文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从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维度提出相应教学策略,以供参考。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根据新修订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相似文献   

15.
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地理教学改革持续深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新时期的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加强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便于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就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结合实际情况寻求合理措施,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推动地理教学改革持续深化。  相似文献   

16.
冲破课堂教学格局,拓展教学时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着力点。初中地理教师应着眼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提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首次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大核心素养的培育纳入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其中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之间的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是初中地理教学重要的育人价值所在。“人地协调观”是关乎人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观念”,包括科学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基本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8.
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强调了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人地协调观四个方面素养的培养,而学习兴趣是贯穿这一培养过程的一根主线。教师可通过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一、地理空间思维观念的内涵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与人类生存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认识人地之间、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人类进行各项认知行为和实践活动的基础。地理空间思维观念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空间思维观念是在地理空间知识学习和空间能力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效的思维系统,通过对地理现象的分布及空间关系的认知,能够建构学生地理空间意识,有助于学生透彻认识人地空间关系和形成正确的生存观,更好地进行地理学习。  相似文献   

20.
张翠 《地理教育》2022,(z1):28-30
2018年初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被确定为地理核心素养.该标准修订后,考虑到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连贯性,初中地理教师也非常关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前关于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最普遍的解读是"初中生在学习地理之后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景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