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浒》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宋江在外避难,径投镇守清风镇的花荣官寨而来,不想半路上被占住清风山的农民起义军缚捉上山。清风山农民起义军首领燕顺、王英、郑天寿闻知是宋江,自然“义释”,杀羊宰马款待。忽一日,王英率众下山,捉得了镇守清风镇的正知寨刘高的老婆上山。宋江一  相似文献   

2.
《湖南教育》第 9期以《看邵东三中怎样抓德育》为题,报道了邵东三中的“扬善教育”,这是学校德育创新的成功实践。 “扬善教育”是对人性美质的开掘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本善,顺应本性则无所不善;人性无恶,违反本性而后为恶。邵东三中的“扬善教育”就是对人性中固有的“善”进行提醒、提倡、张扬和开掘,使之不断发扬光大,防止其因外部的干扰破坏而削弱或丧失,防止向它的对立面——“恶”转化。同时,通过“扬善教育”,促使受教育者改变恶性而回归善性。“善”是我们从古到今…  相似文献   

3.
先说一段典故。《梁书·沈约传))载,梁武帝萧衍宴群臣,某次,席间有罕见的大栗,武帝便问著名文士沈约:“有关栗子的典故(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有多少?”于是两人比赛着说,沈约比武帝少说了三条,出门便对人说:“这老头爱面子,让让他罢了。”话传到武帝耳中,武帝大怒,沈约死时,便谥他一个“隐”字,所以,沈约被称作沈隐侯。“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老实。梁武帝和沈约为什么要比赛背典故呢?原来,背典故的目的是为了写文章。古人写诗文用典是为了增加诗文的内涵和文采。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常用的典故,现有选择性地辑录一些今天仍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圣哲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眚,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老子》四十七章)这几句话颇费解。有人说老子抹杀实践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是反科学的。有人认为老人轻视感性认识,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是唯心主义的。笔者却不以为然。纵观《老子》全书我们便可知:老子是极力反对背离了“道”的轻举妄动的:“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十六章)他认为“道”创生万物之后,万物的运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文论中,强调文艺创作要善恶必书,美丑必露。班固在总结《史记》的写作原则时,就提出了“不虚美”、“不隐恶”。刘知几在《史通·感经》篇中进一步发展了班固的观点,“苟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斯为实录”。古代文论中提倡的这种“美丑必露”的原则,仍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广泛运用。吴组缃曾在《如何创作小说中的人物》中指出:“世上绝没有完全的好人,也没有完全的坏人”。老舍也说过:“我恨坏人,可是坏人也有好处;我爱好人,而好人也有缺点。”(《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这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审美原则。而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我们的现当代文学曾走过一大段弯路。在三、四十年代,左翼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急功近利、贴标签、定框框等倾向,具体表现为按照固定的模式去写人,按照一定的“方程”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六册《古代诗歌的艺术欣赏(风格、意境、用典)》中说:作品运用人们熟知易解的典故,能以少数文字表达比较丰富的意思。看来,作为中学生应该掌握一部分典故,特别是中学语文教材涉及到的常用典故,以在写作时运用。同时,也会为我们课外阅读提供方便。下面对中学语文教材涉及到的一些常用典故作一介绍。 六月飞霜 关汉卿《窦娥冤》:“你道是  相似文献   

7.
《庄子》的“道”是“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自本自根”“生天生地”(《大宗师》);就是“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齐物论》),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又是支配天地万物的;万物按着它的要求而运动,自然而然地发展;已经发生变化了,自己还不知是这样:这就叫做“道”。由此可知,《庄子》所说的“道”,是存在于人的感觉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然而道又“无所不在”,体现在天地万物身上。如《知北游》篇说,道存在于蝼蚁之中,稊稗之中,瓦砖之中,屎尿之中……。道“复通为一”,万物都体现道,都因受道的支配而相通,成为—个整体。由于道虽然“无为无形”,却又“有情有信”,这就使“道”带着一种诗境的深邃与美。  相似文献   

8.
前言 “转注”和“假借”都是“六书”中的一书。转注假借不明,六书难明。六书之名,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章太炎说:“或言六书始于保氏,殊无徵验。《管子·轻重戊》曰:‘伏戏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经典九数见名则始保氏。保氏非作九数,知亦不作六书。  相似文献   

9.
姜太公钓鱼     
匹诺曹:告诉大家一个天大的秘密———在《荒唐国》里说谎话,鼻子不会变长!呜呜呜……在《荒唐国》生活的人真是幸福啊,可以说不着边际的瞎话,任凭自己的想象自由自在地撒野。你也是爱说爱听“瞎话”的“坏孩子”吧?怪不得《荒唐国》的疆土会越来越大,居民越来越多。《戏说典故》里把古人的故事颠来倒去;《荒唐小品》从天上说到地下,收集你一点一滴的怪念头。你呀,要是也想出了什么荒唐故事来,别憋着,投稿来讲讲看,要开心大家一起开心嘛!  相似文献   

10.
正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里出现了几起打架骂人的事件,这是一串极不和谐的音符。究其根本,我觉得是因为双方当事人不懂得什么是尊重,不懂得尊重别人,更不懂得尊重自己!《弟子规》中说:“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徳皆建,过不规,道两亏……”短短几行字,就凝练地总结出了人与人相处应该互相尊重的道理。  相似文献   

11.
作文招招鲜     
本期第一招: 欲知后事如何“于是二人起身,算还酒钱。方欲走时.忽听得后面有人叫道: ‘雨村兄恭喜了!特来报个喜信的。’雨村忙回头看时,——要知是谁,且听下回分解。”这是《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最后一段。“祖师道: ‘……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毕竟不知向后修些什么道果.且听下回分解。”这是《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山,心性修持大道生”的最后一段。古人写章回小说,每到一章一回的结尾.便有这么两旬: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相似文献   

12.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见《论语·为政》)。这是孔子对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的概括评价,历代奉为诗歌评价的标准和创作的原则,极大的影响着后世的诗歌创作。然而,历代对这句话的意义却存在着极大的误解。 “思无邪”一语,从后汉包咸解作“归于正”起,历代相因。朱熹《诗集传》说:“凡诗之言善者,皆可以感后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佚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说:“论功颂德,止僻仿邪,大抵皆归于正,于此一句可以当之也”按照这个解释,就诗的社会功用说,不管是“言善”、“言恶”,都可以“归于正”。如果就诗的内容说,诗有“言善”、也有“言恶”者。“言恶”就是“邪”。朱熹《诗集传》序说:“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承认“自《邶》而下”  相似文献   

13.
姜钰 《学语文》2006,(5):19-1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教育警句。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把这句话翻译为:“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也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优点而学习,看到短处而改正自己’。”李泽厚还援引朱熹《四书章句集解》:“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之师也。尹氏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李泽厚对于朱熹执意为“三人”说并不满意,认为朱熹在这里…  相似文献   

14.
“一问三不知”这句话人们常常说,但恐怕知道“三不知”来历的人不多。“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了防止晋国强大,就派陈成子带兵援郑。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方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苟寅自知…  相似文献   

15.
还是在十年大动乱期间,有一“四人邦”文痞到某大学做报告,故弄玄虚说出“每下愈况”四字。在那“新精神”满天飞的年月,有些不知此成语出处的人就以为又是什么“新提法”。其实这是古董。《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死所不在。’”于是庄子举一连串例子:从道在蝼蚁、稊稗、瓦(?),一直举到道在屎溺,并且说明他自己越往下作比喻,越能  相似文献   

16.
雪中送炭     
典故:语出范成大《石湖诗集·大雪送炭与芥隐》:"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原始义:下雪天给人送炭。比喻在人最需要的时候给予物质帮助。造句:你上次送我的《解题技巧》太好了,真是雪中送炭呀!阿呆感觉很空虚  相似文献   

17.
鉴赏古代诗词,少不了要掌握其表现手法。而在诸多表现手中,有一种并非罕见的“对写法”。顾名思义,对写法即写对方的手法。请看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见人数版高三册《语文》)一词的最后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三句是从一个典故演化而来的。唐人孟棨《本事诗》载有一个传说:开元年间,幽州衙将张某的妻子孔氏死了,后来忽然从坟里出来,给张某题诗说:“欲知断肠处,明月照松冈。”由此可知,苏轼于此不是从自身运笔,而是写对方——妻子,通过写妻子的眷恋之情来曲折地反映诗人同样的情怀:你在明月照松冈之时柔肠寸断,“我”也哀思满怀啊!  相似文献   

18.
孟子施教的目的和孔子一样,是要培养“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的“贤人”、“君子”。使他们严於律己,认真负责的对待工作,并“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人们各安其位。但是,当时的事态却不能令人满意,他说: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公孙丑上》)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课本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恶,是何言,是何言!”中的“恶”注释为:“恶(wū):表示感叹的助词,有反对的意思。”把“恶(wū)”说成助词,这是不正确的。初中语文《汉语知识》在讲到助词时说:“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某种附加意义,或在造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  相似文献   

20.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见《论语·泰伯》篇。郑氏曰:“民,冥也,其见人道远;由,从也。言王者设教,务使民从之;若皆知本末,则愚者或轻而不行。”郑氏认为民皆愚顽,所以,王者设教,只要他们跟从,不须知道本末。这种解释和孔子思想不相符合。《子路》篇记载,孔子适卫,冉有仆。孔子回答冉有的问话说,“民庶”之后,要“富之”,“教之”,没有认为民愚顽不教的意思。西晋何晏《论语集解》修正了郑氏的解释。他说:“由,用也,可使用而不可知者,百姓日用而不能知。”何氏采用了战国时期对民的相当流行的看法。如孟轲说:“行之而不著焉,穷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下)《中庸》也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朱熹《论语集注》承袭了何氏的解释略有更益。他引用程子的话说:“圣人设教,非不欲家喻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耳。若曰圣人不使民知,则是后世朝四暮三之术,岂圣人之心乎?”近人也相信这种解释,如钱穆《论语新解》说:“民性不皆明,有智在中人以下者,故有不可使知也。若在上者每事於使民由之之前,必先家喻户晓,日用力于语言文字,以务使之知,不惟无效,抑且离析其耳目,荡惑其心思,而天下从此多故矣。”徐英《论语会笺》说:“盖政令之推行,有不得不然者,势也。政令既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