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的变调是汉语普通话掌握水平的一个较为明显的标志。对以普通话语音等级为重要教学目标的韩国汉语教学来说,"不"的变调的掌握是涉及语流音变的一系列变化的一种,从"不"的教法设计,可以进一步指导第二外语学习的学生培养语感。本文根据韩国雉岳高中汉语课中"不"的变调教法实际,提出应当引入语音学理论,结合汉语实际,引入平仄相对的对称性概念,就会使变调这一语音变化现象形成语音上成熟的语感实际,便于掌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汉语语音中特有的声调系统入手,对变调的内涵以及变调的基本类型进行阐述,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比较难掌握的上声变调现象进行具体研究。说明上声变调现象的普遍性,解释它基本的,常见的三种变调类型。此外,还对留学生容易出现的语调问题进行探究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调变化,只不过不同的语言,实现语调变化的方式和方法都不尽相同。最后,联系对外汉语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关于上声变调问题和语调问题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一种值得注意的音变现象音变,是现代汉语一种重要的语音现象。某些音节在单独念的时候,读出来的是它的本音,而我们在进行具体的言语活动时,就不能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断开去念了,而是把一个个音节组合成一连串的语流,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音变现象。在一连串的自然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声调与声调之间会相互影响。以致产生语音变化,这似乎是一种人们不屑一顾的司空见惯的语音现象。在诸多有关现代汉语的书籍中,几种重要的音变现象,诸如变调(含轻声、“一、七、八、不”变调、上声变调、重叠的动词和形容词有关音节的变调、去声的变调等)、儿化和“啊”的变读等都阐述得较为全面而具体。然而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叠音形容词变调常作为一条重要的音变规律提出,这种变调源于北京话,但是北京话里也只有少数叠音形容词变调,而且这一部分可变调的词在庄重的语境里也不应变调,对于一条不反映现代汉语口语实际的音变规则,应在普通话教学和训练中予以剔除。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连读变调以字调为书面标示形式,影响了学习者视觉认读与听觉接受的一致。要快速掌握连读词语的变调读音,需在《汉语拼音方案》的框架内进行口语变调与书面标示变调的规范统一,以适应学习汉语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着"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经常有学生反映:考试时脑子一片空白,做题时想不到用某某定理或定律。这种现象实际暴露出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比较零散,知识间逻辑关系不清晰,没有良好的认知结构;二是思维能力较差,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7.
汉语里两个以上音节在连续的时候,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连读变调。濉溪方言里的连读变调有非叠字两字组连读变调和重叠式连读变调及其他特殊连调,其中非叠字两字组连读变调有“不包含‘一’和‘不’的非叠字两字组的连读变调”和“包含‘一’和‘不’的非叠字两字组的连读变调”两种情况;重叠式连读变调有叠字两字组的连读调和叠字三字组的连读变调,其他特殊连调是指无规律可循的变调。  相似文献   

8.
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课程中,外国留学生对“不”、“一”的变调比较容易掌握,而对于上声的变调难以准确把握。尤其是对于多个上声连续的情况往往不知该如何变调,常常出现洋腔洋调的变调现象。本文通过对上声变调系统地研究,以简便直观的方式归纳总结了上声变调的规律,给出了N个上声连续变调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和汉语绝大多数方言都有连续变调现象.本文选取闽方言区的四区八点为研究对象,对闽方言的连读变调作了初步探析,并对其特点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现代汉语语音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声及上声变调的教学一直是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语流音变的规律,在教学中应重点把握三种形式的变调:一是两个音节中的前一个上声音节的变调,二是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三是四个及多个上声音节相连的变调。  相似文献   

11.
连读变调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音变现象,变调读得准确与否,反映了一个人普通话说得是否地道。那么,在语文课文中怎么标注才能确保学生准确的发音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课文中有的标变调,有的则标了原调,这种标准不一的做法对于小学生的语音学习有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分析小学语文课文中变调标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对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从上声的二字调的变调现象我们可以知道,汉语声调的调值不是严格的、不可稍变的,它可能由一些不同的情况而产生一些有限的变化.而从上声的使用情况看,我们认为半上比全上应用得更为普遍.根据上声的这一特点,引发了人们对四声教学顺序的讨论.论文旨在使学生摆脱母语语调、重音的影响,由汉语语流感知语音,习惯汉语的语句节奏、抑扬特点,对声调与整体语音搭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运用一些教学技巧,使学生轻松掌握声调.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中的整合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当中有很多整合现象.比如北京话的"甭",就是"不用"的合音,"别"是"不要"的合音.汉语里面语音的整合就会形成变调的形象,都比较复杂.再讲讲词汇和语.法当中的整合现象.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中有很多字都不止一个声调,除了原始声调外的声调都称作变调.变调对汉语汉字体系最直接的影响是产生多音字;声调随意义的变化而变化,给形声字的出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变调对汉字数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古代汉字一字多义多用,这就限制了汉字数量的发展.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人们不断地创造新的更为精确的汉字来表意,汉字数量由此大大增加.产生变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与引申有关,二是受汉字活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汉语连读变调研究回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的数据统计显示,20世纪汉语连续变调的研究有长足进展。这可以从描写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两方面来考察,尤其关于变调规律和变调类型的描写研究更为深入。但也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林华(1998)的调素说和边缘调素脱落与异化理论对于理解或解释汉语语流变调现象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本文通过对天津话、保定话、深州话和吴江话变调现象的考察,认为(1)连读中异化变调的范围不限于低调,也可以发生在中调上;(2)异化可以是由低调变为高调,也可由高调变为低调,调型一般不变;(3)异化虽可发生,但不是必然发生.另外,考察中还发现,变调不限于前宇,亦见于后宇.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现代汉语的轻读、轻声现象,似可视为后字变调伴随尾素脱落的一种历时性音变.  相似文献   

17.
声调是汉语语音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普通话语音的门面。作为说北方方言区遵义方言的遵义人来说,要掌握好普通话四声的读音和连续变调,除了找到理论上的对应规律而外,还有许多实际读音中常见的错误和缺陷。本文注重从实践的角度指出难点并正音。  相似文献   

18.
变调是每一种有声调语言普遍存在的音变现象,是语言里最主要的音变。北流白话属粤方言,变调主要有高升变调、阴平变调、阳去变调和非固定变调,高升变调是语法变调,阴平变调、阳去变调和非固定变调是连读变调,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起语法作用的高升变调。该文把北流白话有普遍性的变调现象进行分类介绍,作出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变调构词又名四声别义,是上古汉语最能产的构词方法之一,在古代文献音注等材料中大量存在。文章对1990年以来学界对汉语变调构词的研究进行梳理,通过归纳和对比的方法,管窥汉语变调构词研究的发展、变化和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今年十月,一项针对国人的汉语水平考试,在上海、内蒙古、云南、江苏等地试点。据了解,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外语热,母语冷"的现象,从2008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就着手开展"汉语能力测试"的研制,希望能够"以考促学,以评促学,推进汉语的学习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