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日本畅销书女王林真理子《三十岁的女人》是一部以婚外恋为主题的小说。婚外恋作为人类婚姻制度的伴生物,有着一定的文化渊源和现实因素,它折射出人性的复杂与丰富。奈央子拯救孤独的本性与道德理性的冲突以及泽木的喜新厌旧的本性,都注定了婚外恋的悲剧性。对于文学中的"婚外恋"作品的研究,是对一个现实社会问题的直面和正视,愿研究的结果能给现实中迷失的人们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新锐女作家鲁敏在《白围脖》和《博情书》的婚外恋书写中,大胆地提出一夫一妻制婚姻爱情形态的弊端和漏洞,细致地观照了当代人在婚外恋中的精神向度,勇敢地指出婚外恋在现实生活中的功用与价值,提出"婚外恋是悲哀婚姻的救赎",并对纯净美好的婚外情给予了深深的理解和认可。她的这些创作不仅与八十年代初强调以情为主的婚外恋形成了有意义的对话,而且又超离了之后以性、金钱和权势为诱惑的婚外恋写作习惯范畴,直逼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逾矩的罪人》是劳伦斯作品中一部颇具现代风格的婚外恋小说。用卡尔.荣格的原型分析理论解读《逾距的罪人》中的悍妇和大母亲这两位主要女性人物的原型,揭示劳伦斯在作品中所表达的父权制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期待、憎恨和恐惧的矛盾心理,以及女性意识对男性权威的挑战与征服。  相似文献   

4.
朵拉的爱情小说对男女情爱作了独特的书写与思考:第一,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注重爱情本身的质量和对爱情的经营创新,女性对爱情更有着"飞蛾扑火"般的执着认真的态度,更容易"为情所伤"。其次,朵拉不赞成婚外恋,但对某些婚外恋却采取宽容甚至欣赏的态度,她判断婚外恋的标准主要是看这种婚外恋关系中有没有真正的爱情。第三,朵拉小说表现了现代女性对两性平等、自我人格尊严和自我独立意识的执着追求,并指出女性为追求独立却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男女两性对抗是一个暂不能改变的困境,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社会中两性平等的向往。朵拉不属于"激进女权主义",而接近于"自由解放的女权主义"和"走向性属融容的女权主义"。  相似文献   

5.
以功能语言学为视角,分析女性语言中责任型情态人际意义的实现。在女性语言中,责任型情态的人际意义主要通过"语调"、"话语多声"来实现,其中表示可能性的责任型情态则更多用疑问句来实现其人际意义。此外,文章还分析探讨了这些实现方式的心理原因,如女性的谦卑心理;历史原因,如西方女性运动前女性低微的社会地位等等。正是这些原因,导致女性语言中责任型情态人际意义的实现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以功能语言学为视角,分析女性语言中责任型情态人际意义的实现。在女性语言中,责任型情态的人际意义主要通过"语调"、"话语多声"来实现,其中表示可能性的责任型情态则更多用疑问句来实现其人际意义。此外,文章还分析探讨了这些实现方式的心理原因,如女性的谦卑心理;历史原因,如西方女性运动前女性低微的社会地位等等。正是这些原因,导致女性语言中责任型情态人际意义的实现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的女主人公,自尊自爱,独立坚强,理性智慧,最后获得幸福爱情。爱玛是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喜欢幻想,追求浪漫爱情,两次婚外恋均遭失败,最后自杀。通过文本解读,比较两位女性所受教育和爱情观的差异,探讨女性自我实现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婚姻是人们群居的基本社会关系,联系着千家万户,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婚姻问题的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其中的婚姻观念问题是众多婚姻问题中的一个。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调查对象本身的基本组成情况,并分析了年龄差异和"婚前同居"观念的不同、文化差异与"女人再能干不如嫁个好男人"的选择差异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联以及年龄与对待"婚外恋"问题差异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中外文学中有众多的女性婚外恋者,“婚外恋”是这些婚姻围城中欲出不能的多情者在无奈中选择的变通方式,是对物质捆绑的婚姻的畸形反抗。“夫妻陌如路”是她们移情别恋的重要原因,但根子是她们把爱当作生活的唯一,而爱的幻灭使她们心碎欲裂,紧随其后的又是社会正面道德的频频攻击,这终于使她们中的大多数走上爱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10.
韩剧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娜拉"们,她们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徘徊。这类女性又分为三类,一类是隐藏女性特质,扮演成男性,以优势性别进入社会竞争的花木兰型;一类是女性意识过强,完全颠覆传统道德标准的野蛮女友型;还有一类被女权主义者称为"妖妇",她们是以偏激的方式对男权社会进行反抗的"坏女人"。  相似文献   

11.
作为女性作家,池莉的小说长于对女性心灵的开掘,其许多作品都集中观照和展现了女性生存本相。从她早期作品中的"贤妻良母"型到对爱情婚姻情感意识的定位,从与男性抗衡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到消解两性激烈的对立,池莉塑造了一批行走在她的女性意识发展历程中的女性形象。同时,池莉又透过她和她的女性群体的目光来审视她们的另一半——男性群体,从而凸显了女性意识在根深蒂固的父权意识下不断觉醒和成长的水与火的缠绵般的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陈娟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2):37-40,67
丁玲小说中所塑造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是其小说创作历程发展的反映。从"莎菲女士"时期、"左联"时期、延安时期、"土改"时期四个不同时期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阐述,可以深刻了解丁玲小说塑造的一批具有真正女性内涵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3.
典雅爱情的特征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典雅爱情是中世纪西欧的男女贵族和游咏诗人一起创造出的一种新型的两性关系。它提倡爱情至上、两性平等、婚外恋情等。这不仅对传统女性观念作了大胆的修正,而且还有助于中世纪西欧女性地位的提高和男女两性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是妇女解放和思想启蒙的时期,又是中国女性文学发生和崛起的时期。作为作家的冯沅君和庐隐同是"五四"的产儿,她们关注女性的命运,寻找女性的出路,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反映了在传统与现代对立中的女性心理与悲剧命运,书写了众多的悲剧女性形象,对"五四"女性文学的开掘与发展无疑具有拓荒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化消费语境下,女性文学创作出现了一些新倾向,对物品的繁复描写的"物化"现象与对身体、对情欲毫无遮拦的"被物化"的创作,它们创造了一种新的审美维度,从女性创作中的"物化"现象存在的问题中我们认识到女性文学应当从对物品、身体的狭小天地中注重与精神、主体的沟通,从而才能使女性文学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当代文学女性形象总置于"被看"的位置。由于社会、时代的变化,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文学中的女性也渐次成为社会的中坚和主角,女性形象被女作家观察、思考、打造成"看者"强健的姿态。在放逐男性之后,她们成为体验者,体验生活,体验自己。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融智计划"的发展,全球范围的女性在人口总体现状中的流动分布、老龄化比重、国际女性移民趋势等方面都呈现出新变化和新特点。全球化背景下,女性群体日益对国内公共政策和基层民主、社会团体、人才战略的制定等产生深刻影响。根据我国女性自身特点,分析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融智计划",积极应对"后资本主义"社会女性人力资源的战略挑战,对深化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女性参政议政的实践发展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苟迎迎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6):30-32,132
在莎士比亚塑造的众多神态各异的女性形象中,敢于"女扮男装"的女性无疑是令人叹服的独特风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形象选择着"男装"有着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迫于传统与现实的无奈之举;二是心理层面上的"男性化"抗议之举。这些"女扮男装"的形象客观地反映了当时女性的从属地位以及某种程度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9.
苏翩翩 《考试周刊》2010,(34):26-27
高中历史教材在对男女性别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方面的影响是深远的,关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草根女性"和"群体女性",关注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角色,以及重视女性权力的艰难进步等对学生实施正确的女性教育,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中国女性意识觉醒在几千年男性话语掩盖下初次显现曙光,这在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中也有突出表现。李劼人执着于女性形象塑造,用家庭这个空间来反映女性话语权的争夺,以婚外恋这一具有先锋性的方式来演绎女性意识的变换,并把川妹子的独特性格作为一种可能性的精神资源来构建女性话语,展示了作家对中国女性意识觉醒的思考与可能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