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词框架"PP上"的形成及其所表语义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上"由方位词向介词框架标记的虚化,介词框架"PP上"也逐渐形成,在框架历时演变过程中其所 表语义也由表具体处所义发展出表示原因、凭借等抽象义,这一语义分化主要是受"PP上"的中间项、谓语动词及介词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孙锡信先生认为直到南北朝时"到"仍只能作动词用,而<古代汉语虚词词典>(1999)却提出先秦已出现"到"作处所介词的用例.本文通过考察动词"到"虚化为介词的过 程,认为动词"到"大约在唐五代才基本虚化为引进处所关系的介词.  相似文献   

3.
位移体空间运动的参照,由“处所词”充当,按语义特征可分为“起点”、“经过点”和“终点”等。由介词标引的处所词,部分可以位于动词前,部分可以位于动词后,但有些介词结构位于动词前和动词后时。表义上往往不同。表示“起点”的处所词可以用介词结构置于动词前,表示“终点”的都不能用介词结构置于动词前,而可以由趋向词标引用于动词后。处所宾语语序基本遵循“起点在动词前,终点在动词后”的时空像似性,体现了人类普遍的“终端焦点化”的认知倾向。  相似文献   

4.
先秦时期介词框架“PP上”大多位于谓语动词后,但现代汉语中的“PP上”基本上是位于谓语动词前的,这种变化的过程怎样,是什么原因致使“PP上”的前移,文章试图在大量历时语料的基础上描写“PP上”前移的过程并力求给予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Chomsky最简方案的移位合并和vP壳的原理,提出用双层vP壳的概念来分析汉语"(V+O1)+O2"结构的生成机制,并解释其原因。研究发现,S-结构"(V+O1)+O2"结构由D-结构"v+O2+(V+O1)"两个题元结构经过动词V移位,与轻动词(介词)v的"处所"义或"方向"义强特征进行合并,发生词化,V移位后内增了轻动词的及物性特征,形成了过渡性的双宾语结构;V继续移位到轻动词v*的位置,再与其"致使"义强特征合并,发生再词化。在双层vP壳结构中,v*比v的特征更强。因此,再词化后,v*"致使"义更强特征吸引O1移位到[v*P,NP]的NP位置,居于O2之前,作为受事充当V再词化后的内论元,而v的"处所"义或"方向"义强特征因处于v*"致使"义的底下,没有使O2再移位,仍以受事或目标做词化后隐含的v的内论元,由此形成了"(V+O1)+O2"这样的S-结构。这类结构是V经两次移位合并后再词化的产物。文章分析了该结构生成的过程,并解释了其产生缘由。  相似文献   

6.
以"走西口"等短语为例,根据生成语法功能范畴假设,"V_(不及物)+NP"的生成可以实现为由方位范畴扩展轻动词引进不及物动词的论元,并指派处所宾语的题元角色。现代汉语中,"动词+介词短语"的划分存在争议,有些学者将"动词+介词"分析为动介复合词;有些学者则将介词短语或介词分析为补语,并将"动词+介词短语"分析为"动+补+宾"的形式。受"V_(不及物)+NP"的生成机制启发,将"在、向、到"等介词分析为轻动词的语音实现形式,并将其设定为现代汉语中的方位范畴,同时,通过致使范畴和时体范畴来测试方位范畴的句法位置。  相似文献   

7.
以往的介词研究都集中于介词范畴和分类问题:时间和处所、对象、依据和原因,也集中于动词后的成分关系:时态助词、结果补语、数量补语、“得”字句等。本文从教学的角度讨论了英、韩语母语学习者的“把”字句Neg/Aux的错序偏误,并从类型学的角度重点讨论了包括韩语及阿尔泰语系语言、英语的次序里否定词/助动词和动词(“PP+VP+Neg/Aux”或“Neg/Aux+VP+PP”)的紧密关系及在汉语里被介词破坏的现象(“Neg/Aux+PP+VP”),特别提出了基于汉语介词的“乱插队”特性的“拟人化”词序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卜雅娜 《文教资料》2009,(13):20-21
本文研究《六度集经》中“着”字介词的用法和语义作用,发现“着”在这个时期主要词性依然是动词,还没有完全虚化为介词。在“着”字的介词用法上,《六度集经》中的“着”字大都表示处所(处所的所在、终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捉”在南通话中主要用作动词,词义丰富,常带表受事、结果、原因、方式的宾语;同时,在“捉+O1+V+02”或“提+O+V”结构中,当“捉”的动词性特征减弱、语义虚化时,可以介引后面动词的借助工具、支配对象、施事主体、方位处所等,用作表工具义、处置义、致使义、处所义的介词。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到"的词性可以是动词、介词、形容词,动词"到"与介词"到"同形。在"V+到+NP"结构中,"到"的词性各有说辞。通过分析比较前人的各种观点,并根据词语词汇意义和语法特征,得出"到"字词类归属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介词可以用做谓语"观点的反驳,以"问"这个动介兼类词为例证,很多介词由于脱胎于动词而保存了一定的动词性,同时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分析现代汉语介词的不同虚化状态。  相似文献   

12.
《清华简(一)》共有12个介词,主要用来介引处所、时间和对象,也引进工具、方式和原因。出现在谓语后的次数略多于出现在谓语前的次数。介词的使用表现出一定的分工。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在NP1+对+NP2+VP句中有两个位置,一个是在介词结构的前面,另一个是在谓语的前面。如果该句式的谓语由形容词充当,不只出现在谓语中心词的前面,如果句子的谓语由动词充当,那么不即可以出现在介词结构的前面,也可能出现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不的情态特征是制约它在这类句子里的序位安排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以"走后门"为代表的一类"走+N_(处所)"惯用语结构语义成因的剖析,认为"走"作为不及物动词搭配N_(处所)的非常规结构在历时层面是古代汉语状语后置的遗留,在共时平面是在句法生成中,V要求语义靠近核心的原则与不及物动词宾语位置空缺,为N_(处所)进入提供的可能。在两者作用下,形成"走+N_(处所)"非常规搭配的结构。在语义形成上,"走"的转喻及"N_(处所)"的隐喻,以及两者结合后的整体隐喻形成该类惯用语结构。在教学上,将"走+N_(处所)"的结构语义形成的规律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通过语义层层揭示的手段,将属于语义隐晦的"走+N_(处所2)"惯用语语义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15.
背景语序类型在位移事件研究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对语序变化丰富、兼具OV/VO混合特征的江苏等地方言和彝语支等藏缅语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背景的语序类型特征。从本文构建的轨层结构来看,动作发生处所和存在处所居VP层之外,经由、方向、源点、自移终点和致移终点居VP层之内,处在处所、滞留终点和滞留处所可居外亦可居内。  相似文献   

16.
介词“冲”的三种功能都萌生于清代,它走过“运行动词——方向介词——所对介词——原因介词——原因连词”的发展历程.“动词——介词”的演变在唐宋时期已现端倪,但介词性质的确定是在清代,导致介词“冲”产生的句法因素主要是“N1+冲+N2+ V2”式中两个N和V2的次类变换.原因介词“冲”后随成分的“名词性——谓词性”变换,以及结构的复杂化是“介词——连词”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到+NP+VP"中"到"的词性有动词说和介词说,目前趋于介词说。但是,大家并没有很好地从方法上证明。同时"到"作为动词,相关结构的处理没有弄清楚。本文从动词的特征入手,通过比较,论证了"到"的动词性质,"到+NP+VP"结构中"NP"主要有时间和处所两种类型,"到+NPc+VP"是连动结构,"到+NPs+VP"是紧缩结构。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中,有那么一种最常见的语言现象,即介词结构对动词谓语起修饰或补充作用。《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在谈到这种现象时说:“介词结构,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前做状语,也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后做补语,这是古今汉语共同现象。”介词  相似文献   

19.
陈星 《文教资料》2009,(20):35-37
本文分析了介词短语"在+处所"结构出现在句首、句中作状语及在谓语后作补语的不同分布类型及其语义的辨析.句首状语与句中状语的不同主要是说话人心理视点的不同.而状语位置与补语位置的意义差别在于状语位置表达的意义为:从某一方面对动作行为加以限定、描写:补语位置则表示动作行为或动作行为致使事物最后到达的处所、方向、对象、结果、目的等.本文还试图从认知模式的角度对这一结构组成的相关句式作出意义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以"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虚词,经常与名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以+N"结构;经常放在动词谓语前面,构成"以+V"结构。"以+N"结构中的"以"是介词,"以+V"结构中的"以",其词性众说纷纭。本文通过与连词"而"的比较以及对"以"的语法分布的分析,论证了"以+V"中的"以"仍然是介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