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知识社会与学校文化的重塑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是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的学历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晓川 《宁夏教育》2006,(10):19-20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有学者认为,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是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的学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校与校的差距,或者说名校与普通校的差距,城市校和农村校的差距关键就在于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是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的学力发展的基础。同时,由于其特有的培养人的组织目标和实现组织目标即培养人的过程的极端复杂性,学校组织更多地具备专业化组织的特点。随着彰显个性,鼓励创新的呼声日趋急迫,学校组织应加快实现专业化,作为推动这一进程的学校管理也要相应地转变管理模式,实施文化管理。一、现代学校呼唤文化管理(一)学校管理目标呼唤文化管理。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里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通过学…  相似文献   

4.
传统学校中的“学习”,往往被认为是学生的事,校长、教师就是教学生学习的人,要求学生学习的人,他们本身被视为教育者而没有被定义成为学习者,所以,学校所关注的学习只是学生的学习。而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校长、教师更被视为学习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工作环境与学校文化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影响成为学校变革与学校领导研究的中心问题。受“学习型组织”这一新概念的影响及其在教育实践领域中探索的深入,学校越来越被视为“专业学习共同体”。学校作为专业学习共同体,其本质就是要构建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共同成长的专业学习关系,而能萌发…  相似文献   

5.
“人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主体是人 ,一切社会的活动 ,究其本质都是人的活动。而社会需求的都是“成熟的人”。因而人不但是教育的对象 ,而且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同样 ,“人的发展”也就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1 “人的教育”必须首先尊重人。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人来看待 ,把学生的人格、感情、要求放在应有的位置。坚决反对传统的教育观念 ,即不去关心学生想什么 ,要什么 ,而是只要求学生该做什么 ,好像学生时代与快乐、享受、收获和成功无关 ,有的只是辛劳、汗水和付出。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成才是人生的目的 ,学习生…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一个人人格健康的核心内容,它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成败、荣辱。因此,如何保住学校这方净土,如何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诚信”的“基地”,是摆在教育者面前亟待研究的课题。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五小学为把“诚信”融入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去,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一、教师——校园“诚信”我先行教师是学校文化、精神形成的关键因素,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必须在学校中形成讲诚实、守信用的良好育人氛围。所以,校园“诚信”,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做起。1.以“人格”陶冶“人格”。学校无…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坐落于闽江南岸的烟台山文化景区核心,是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学校。历经风雨的百年福高,具有传统名校独特而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教育思想,形成的“传统名校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教育”办学特色,成为福高人的价值共同体和集体人格而终成学校文化,在“传承文化,务实创新,构筑师生协同发展的书香校园”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四个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向之一:加强自主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只有充分尊重主体的需求,实行双向互动,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学生心里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们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承担”的能力作为目标追求,变被动为主动,变外力为内力,变自发为自觉。把德育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体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让每个学生找到自信。教育的使命可以概括为传授知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格教育,即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对学生的一生负责,…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是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的学力发展的基础。同时,由于其特有的培养人的组织目标和实现组织目标即培养人的过程的极端复杂性,学校组织更多地具备专业化组织的特点。随着彰显个性,鼓励创新的呼声日趋急迫,学校组织应加快实现专业化,作为推动这一进程的学校管理也要相应地转变管理模式,实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班级团队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当下独生子女居多的学校教育特别有效。在学校教育中,建设“班级团队文化”,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从而让其学会接纳与包容.并敢于超越.克服厌学情绪.形成以进步为标杆的学习共同体.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个优秀的班级离不开共同体的构建。共同体学习会让学生在形成良好的人格的同时,也让整个班级形成向心力、凝聚力,使其朝着正向发展。有效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生“知”和“行”,克服知行分离的问题,切实遵循“知行”合一的教育规律,真正落实立德树人、以文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现代学校治理的一个重要视角是:把学校看作一个“嵌入”社会结构中的教育组织来进行综合管理。作为全国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巴南区鱼洞四小一直积极探索现代学校治理的新思路、新举措。近年来,学校把发展共同体建设作为管理创新的突破口,着重从师生学习共同体、校家社区共同体、校际合作共同体三个层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培养还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都需要教师间的通力合作。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和趋势表明,教师需要从传统的强调专业个人主义向共同体中的合作者转化。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一种能充分体现高校组织特点的模式,它以全新的共同体理念诠释着学校作为学习场所的真正含义,并最终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然而,目前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却面临着组织、制度和文化多方面的障碍,可尝试通过创新教师团队组织方式、人事管理制度以及重塑教师管理文化等来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4.
李雪 《学周刊C版》2011,(2):33-3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其中,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而作为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学科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心中有“人”,回归“人本”,给学生以充盈的人文关怀,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以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人文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现代学校教育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只是为了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还应该注重学生创造精神、健康人格的培养,从而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把心理健康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是衡量是否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尺度,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根据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我认为学校教育要。  相似文献   

16.
在杜威思想体系中,民主生活方式是民主的真正内核,民主生活共同体是社会的理想形态。学校公民教育是维护和建设民主社会的重要手段,而公民教育的有效实施要求学校成为民主生活共同体,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理智地参与社会的能力和习惯。主动作业的引入,使学校教学富于社会精神;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有助于学生的规则意识发展。我国公民教育应重视杜威思想,基于学习方式变革、学校管理民主化两大路径,将学校改造成为民主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关键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却同时又是人生的“暴风雨时期”、“危险期”。而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就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个教育契机,使学生逐步战胜刚入学时的自卑心理;通过在学校的文化学习与技能训练之后,都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并能用丰富的知识把握自己与机遇,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正是每一个职教工作者的最大愿望与动力。以下几方面是我在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合作交流活动是现代的教育方式之一,它沟通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作为一个“现代人”来培养。学生之间多层次、多角度相互交流、协作解决问题;全身心的投入,学生拥有自由意志与独立人格;在“学习共同体”中获得归属和成长,勇于挑战自我、实现自我,其有效参与,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自主与发展的空间。民主态度、团队精神、创新品质等现代素养也获得迁移渗透。  相似文献   

19.
“和谐教育”思想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当前时期更突显其时代意义。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的“和谐教育”的实质内涵,首先指向的是作为教育目标的人的和谐发展,其次指向教育过程中尤其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调动,还指向学校管理层面的整体改进。学校应基于和谐教育理念进行整体课程开发,注重身心和谐与美的陶冶,“以美启智”、“以美储善”,提升教师的“文化自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课堂富有美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建构“和而不同”的课堂;在学校管理方面应追求“和谐管理”,打造真正的“共同体”,建立新型学校制度。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校发展的主体也是学生,以学生为核心的治理策略探究,需把学生作为主要对象,从学生的角度去参与、去体验和思考问题,并根据他们不同的意愿、不同的需求去探寻治理策略。在治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其人格和个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核心”的治理理念,建证新的治理组织和治理制度,最终形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新型学校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