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2014年4月,我终于盼来了第一次家长公开课。我当然不能轻易错过这次走进课堂、分享孩子校同生活的机会。由于人数限制,当天只有将近20名学生家长走进课堂。伴随着上课铃声,我们被带进了一堂活泼生动的语文公开课堂。这节课是《雷雨》。首先,刘老师抓住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根——读,让课文的内容和情感通过学生的声音来再现。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在读的过程中,老师也注意到了读的方式与目的的统一,需要思考的地方要求学生默读,需要学生读出感情的时候则要求学生大胆、自由地读,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渎习惯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根据对外地成熟经验的学习及个人在教学工作中所得,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1.课堂理念的预设应该简单一堂课的时间、容量都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时空扎实地进行语文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去繁就简,抓住文本、课堂的关键处做文章。如在解读《长征》这首诗时,我以"读"字当头,读读议议,议议读读。一方面要通过读,走进文本,走进作  相似文献   

3.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拓宽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促写,以提高学生全面的素养。为此,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4.
语文的教学十分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为了改善低效课堂的教学现状,很有必要构建"读思课堂"。需要抛除之前仅是一味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教学方式,读思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将读与思相结合,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另类阅读     
为学生大声读书吧!这是个老的、相当简单的、任何一个语文老师都能使用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不需要任何培训,只要语文老师拿起书走进课堂,每天找上一二十分钟就行了,每天坚持着,一年完全可以读20多本书,小学六年100本书不成问题。如果初中、高中的语文老师也能这样,12年时间,学生仅仅靠听就能“读”到200多本书。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主张语文能力的训练不应局限于课堂内和教科书,还要发展到课堂外和其他书本。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语言文字的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进阅读世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味蕴藏在朗读里。朗读是教学语文的根本大法,丢掉一个‘读’字,几乎什么都不会有了,包括‘人文性’。"教学中,我们应创设美读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情意绵绵的朗读中读活文本,读出诗情,读出画面,品出诗味,感悟诗韵,使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语文香。教学《山雨》一文,我巧引学生读文想画,品味雨声,体味雨景,读出醇美的语文香。  相似文献   

8.
这学期我的学生升入三年级,我也随着成为三年级的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我遇到了一个难题,三年级语文教学增加了阅读理解课文,课堂上时间就显得不够用,若有所侧重又怕知识点落不到实处。所以我想让学生通过预习来读通课文,识记生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预习要求布置下去了,可第二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打破了过去僵化的教学模式."以读代讲"已深入课堂.课堂上学生的读书声多起来了,但是,老师的读却少了.其实老师的读对学生非常重要,声情并茂的范读是拨动学生情感的弦,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捷径.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新版高中语文教材随着新世纪的步伐,走进了课堂,它一改往日的沉重和单调而焕然一新,集文学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身;着眼于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文思想的教育;实践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建设着开放的语文课程的构架。新教材的使用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下面我对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语文教师要有新的教学观念旧的观念是包袱,新的观念是财富。惟有观念的转变,才能给教育带来新的生机,才能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来确定教学目的,制定教学计划。如果我们感觉不到时代的脉搏,仍然沿袭陈旧的教学方法,把语文教学依然理解为让学生拿着小笔记本抄写词语、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或要求学生读几本优秀的作文选,做几套仿真题就可以的话,那新教材一定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长期以往,就会造成教师无灵气,学生无兴趣,课堂无生机的局面。当语文学习变成了精神负担的时候,我们又怎能指望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完美呢?新的教学观念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以发展学生,丰富学生,塑造学生为中心来进行,语文学习应是学生心灵活动,主动参与和求知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应该是积累、感受、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在这...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学生参与语文学习需要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通过对初中生这四项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少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但是不会写,写作可以说是阻碍学生语文技能掌握的一大难题,同样也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老大难。写作技能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一点一点引导学生积累素材,运用写作技巧等。微写作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写作形式走进初中语文课堂,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  相似文献   

12.
钱友红 《云南教育》2002,(10):18-19
一、评读走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1.这是人本主义教学思想的体现。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服务者,是为主体服务的服务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总是老师让学生读书,学生读后由老师来评价。老师扮演主角、法官的角色,老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是忠实、听话的观众,有时甚至连观众都不是,因为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学生根本没有议论或者申辩的权利。只有让评读走进语文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落实。2.这是课堂教学中单向评价向多元评价发展的需要。传统的课堂中,…  相似文献   

13.
我当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已十年有余,对现今语文教学情况堪忧.语文课堂中出现了种种怪圈:学生无读、厌读、假读、浅读现象占领着我们的课堂;教师仍然讲得太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上的读,是用普遍话的语音读规范化的语言,这实际上就是说的要求。而有指导的读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比较注意发挥学生读的作用,并通过多读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在引领学生会读整本书的基础上,推荐经典,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带领学生走进阅读世界,大量地阅读,读大气的文章,读名家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适时推荐阅读书目,指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领学生阅读;多方创设阅读情境,激励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16.
赵李 《现代教学》2007,(12):41-42
不少语文教师抱怨本该最能引发学生兴趣的语文阅读课,如今却死气沉沉。究其实质,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存在种种障碍,读而不懂,读而不解。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帮助学生跨越阅读障碍,尽力让每个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愉悦的心灵体验。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情感是语文的底色,语文课往往是靠情感获得力量的。注重情感既是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促进手段。我认为,语文教学需要情感,语文教师要有情感,如何激发、调动学生的情感应该是语文教师执著的追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带着激情走进学生的课堂,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在绽放着师生情感互动的火花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加深感悟,张扬个性,升华思想,从而促进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走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不难发现许多低年级教师会安排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识字。通常采用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集中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反复让学生认读。有的还要求学生说出词意。当学生把每个生字都读准、认识之后再来读课文。  相似文献   

19.
在平常的听课中,我感觉到,课堂上学生的自由朗读少了,放声诵读少了,潜心默读少了。语文教学,我们有责任让学生首先成为一个读者,一个优雅的读者,一个真正的读者。一、走进文本,自由读特级教师于永正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书不读熟不开讲。让学生认真阅读文本、走进文本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是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新知,因为语文教学是各学科的基础。所以在这方面的要求尤为重要,语文教师任重道远。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新月异,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走进了课堂.语文教学变得多姿多彩。作为一名多年教学的教师,我积累了以下浅见,以期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