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8 毫秒
1.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有很大的作用.一、导入新课时激“疑”导入新课时设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启动思维…  相似文献   

2.
思维从疑问开始,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有创造。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教学中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有意制造悬念,启发学生多思、爱思、深思,于无疑处生疑。  相似文献   

3.
思维从疑问开始,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有创造.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教学中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有意制造悬念,启发学生多思、爱思、深思,于无疑处生疑.  相似文献   

4.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很多,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而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因此,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小学语文素质的教育,就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预习引疑,在培养良好读书习惯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是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阅读文章,在阅读中产生疑问,而疑问又促使其进一步思考、探索,解决疑问。这就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反复循环的思维过程。而且提出的问题质…  相似文献   

6.
学始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学生发展智力的核心, 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疑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钥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和立足点。一、无疑处设疑导思所谓“无疑处”是指教材中直接描述地理事物的内容,学生感到似乎无疑,但并非真止的无疑。对于这些内容,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  相似文献   

7.
杨德元 《现代语文》2009,(11):98-99
宋代大儒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教无疑者有疑,有疑者无疑?笔者的回答是巧妙的课堂提问,因为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线,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提问的巧妙或笨拙,体现着教学水平的高与低,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与坏。  相似文献   

8.
杨锦凤 《考试周刊》2011,(30):183-184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开启思维大门的钥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想要开发学生的思维,就不能不提到提问这个教学技巧。化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自然学科,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有疑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转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11.
激疑,是指在教学的关键之处,有意识地创设疑问,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一种教学艺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发端的火种,是创造的原动力.北宋张载曾说:"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不难发现,任何知识的取得,能力的培养与形成,需要由有疑到无疑,再由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没有疑问,就没有学习的生发点和原动力。"无疑"课堂带来的是自欺欺人,教学效率低下,养成学生依赖、没有主见等懒惰思维;让学生"有疑"的前提是"有语"。从"无语"到"有疑"是思维的启发、推进、深入和提升,需要持之以恒地培养和训练才可实现。  相似文献   

13.
庹先德 《教师》2012,(1):81+102-81,10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阅读教学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何谓"有创意的阅读"?它应是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涵泳体味,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另立新说。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宋代心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要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作为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问难能力是让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主动参与学习的好方法。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而思维又是由疑引起的,学生心中有了疑问,才会促使他们向老师质疑,以解心中疑团.获取新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究过程中,引导其质疑,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无疑—有疑—无疑"的循环中,由未知到已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把问题引入课堂,即以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主线,可以推动学生的认识内驱力,诱发其探索与求知的欲望,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把握好角度、难度、坡度、广度、密度,"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家指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激发、引导作用。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桥梁。清人刘开曾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宋代教育家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宋代心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要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作为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问难能力是让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主动参与学习的好方法。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而思维又是由疑引起的,学生心中有了疑问,才会促使他们向老师质疑,以解心中疑团,获取新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究过程中,引导其质疑,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中简单的"给予"是远远不够的,立足培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主动获取",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教学技巧所在。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以"疑问"诱导学生乐于获取心理学研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也就是说:存在疑问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俗1.设话疑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相似文献   

19.
张立芝 《考试周刊》2010,(27):116-116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我国的教育家、思想家十分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加强思维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张业平 《考试周刊》2012,(12):139-139
教育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设疑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易引起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因而成为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情境"的重要方法。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展其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