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六册教材第三组的读写训练重点是“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侧重于训练阅读能力。教材安排这个训练重点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怎样连句成段,初步学习分析自然段,读懂自然段的内容。为了落实这个训练重点,讲读课文《海底世界》和《三棵银杏树》课后的“思考·练习”第2题,都安排了有关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之类的训练内容,阅读课文《雨》的“思考·练习”安排了“课文用几句话讲‘雨中’的景象,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训练题,在《基础训练3》中安排了阅读短文,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训练题。同时,在《三棵银杏树》课后安排了“练笔”,要求学生观察一种花草树木,写一两段话,内容要具体,“句与句要连得起来”,进一步落实这个训练重点。  相似文献   

2.
【设计思路】本课重点训练学生进行片段环境描写的能力。方法是: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环境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其次是围绕这一知识进行片段写作训练。【导写过程】一、导入明确本堂课学习目标,直接导入。二、考题例话1.2002年河北省中考阅读试题《木笛》试题第4题: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2002年江西省中考阅读试题《紫藤萝瀑布》试题第4题:文中写了不同时期的藤萝,不同的景色引发了作者不同的感慨。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概括回答以下问题……3.2002年浙江省中考阅读试题《草莓》试题第2题:文 章第1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作者笔下的秋…  相似文献   

3.
以阅读为基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教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学生在写“游记”一类作文时,常有这样的毛病:见到什么写什么,没有重点;想到哪写哪,没有条理。针对这些情况,我从指导阅读做起,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和记叙事物的。如在指导学生写《游梁山》一文前,我就先指导学生阅读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绘制出作者游览示意图,弄清作者游览  相似文献   

4.
第六册[题旨说明] 1.第1题,是继续培养学生默读和观察能力的练习。除继续按默读的要求让学生默读外,还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思考,边勾画,用“说说”的形式交流自己默读、观察和理解的结果。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大桥的,并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2.第2题,是指导学生认识比喻句的练习。注意指导学生读好例句,注意带点的词语,感悟例句这种写法的好处。3.第3题,是指导认识和体会量词重叠后表示多的练习。可指导学生从课文里找出有“一面面”等的句子读读,再让学生去掉一个量词,然后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从中…  相似文献   

5.
第六册     
八角楼上犤题旨说明犦1.第1题,是对学生进行观察、阅读和思维能力培养的练习。教学中,应把指导学生看图和学文紧密地结合起来。首先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上画的是谁,在做什么?人物的衣着、动作、神态怎样?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桌上有什么东西?然后指导学生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有关句子是怎样表达图画意思的,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再指导学生勾画、思考:课文的重点句说明了什么?本题的重点是承接上期读懂每一句话的训练,可以用“说”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2.第2题,是理解句子意思的练习。所列的两个句子是理解课文思…  相似文献   

6.
“阅读理解”当然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个小学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核心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什么;这需要思考与定位。做好这件事。就能避免教师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命题人玩“猫捉老鼠”“老鼠躲猫”的应试游戏,也能使教师强化训练真正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不是什么题都要抓,什么题都要做,结果真正的“鱼”倒没抓到。  相似文献   

7.
小语第十册《可爱的草塘》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散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我主要采取如下的做法。一、析题入手,激发情趣。课题,是文章的窗户。如何扣住课题巧设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索新课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学时我分两步析题:先析“草塘”,间学生:什么叫草塘?后析“可爱的”,让学生思考:课文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草塘的可爱?这种从析题入手,巧设疑难,使学生带着悬念去阅读课文的做法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心理。二、疏导思路,授以方法.课文描写草塘的可爱,主要通过四个画面的描述来体现:①草塘夏季的美丽景色;②春冬草塘的特有景象;③水泡子逮鱼;④  相似文献   

8.
一、了解性阅读了解性阅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阅读材料的方法。它着眼于三个方面内容的了解:一是对阅读材料本身的了解。粗略地弄清阅读材料的体裁和基本内容,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阐述了什么观点,或者记叙了什么人和事。二是对作者及写作背景材料的了解。可分二步完成:先在课前要求学生学习教材、教辅资料和网上相关资料;再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筛选出与阅读材料关联紧密的信息。三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注解的了解。了解性阅读是阅读教学的第一个层次,它重在突出对阅读材料把握的“快”、“全”、“本”。二、质疑性阅读晋代张载说:“读书先…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在放手让学生目学的基础上,教师略加指点。教学可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熟读课文,直奔中心。教师提问让学生思考:通过阅读,你从课文中懂得什么是促成冬眠的主要原因? 让学生抓住第四段,搞清“冬眠不是睡眠”、“低温是促成冬眠的主要原因”。第二步,上溯下连,加深理解。引导学生上溯第三自然段,让他们思考:当作者带回刺猬后,在当天晚上看到什么情况? 板书“喜欢滚动声音,把酒瓶当球打”,“喝牛奶,吃牛肉”,让学生知道;  相似文献   

10.
一位老师在读讲《日月潭》后,按文后第三道练习题的要求,指导学生用“美丽”一词造句。第一步,出示一道题,进行口语训练: “日月潭( )非常美丽。”教者读题后,启发学生思考:括号内要说出日月潭“美丽”在什么地方。课文刚刚读讲结束,教者趁热打铁,设计了这道题让学生练习,学生思考片刻,运用了课文中的有关词语说: “日月潭四周的山林,倒映在潭里,非常美丽。”“日月潭一边象圆圆的太阳,一边象弯弯的月亮,非常美丽。”……第二步,教者板书“……美丽……”,因势利导,指导学生造句:“刚才大家把日  相似文献   

11.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能力西和县南关小学陈济一、创设阅读情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阅读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对课本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解决“看什么”和“怎样看”的问题。如在教学第一册第1页的插图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观察的:校园上空有7只鸟,院...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教材六年制第二册第31课《锄禾》是一首通俗易懂的古诗。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6个生字及其相关的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思想感情;会背诵这首诗。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学步骤可以这样来设计: 一、解诗题,明大意。 1、出示课题后,指导学生看插图思考:①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一位农民伯伯顶着烈日在庄稼地里锄草。)②“锄禾”是什么意思?(“锄”是锄草的工具,在这里是指锄草的动作,“禾”就是幼小的庄稼苗。“锄禾”就是指给禾苗锄草。)  相似文献   

13.
六年制语文课本第七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本册四个训练重点:注意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重点,体现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记叙,既是阅读训练的重点,又是作文训练的重点。”第八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本册训练重点是‘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在第七册和第八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观察事物”这个重点,从写观察日记入手,读写结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一年来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我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汇报如下。 我是从三方面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的。 一是课文中学什么就指导学生写什么,及时巩固,  相似文献   

14.
一、课时安排。第一节:例1和练习一1、2题;第二节:例2和练习一3~5题,第三节:例3和练习二1~3题;第四节:例4和练习二4、5题;第五节:复习,并补充几个习题。二、课题引入。课题引入在第一节,可出示两张难度不同的表,例如表一为“本校83年上期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照例1仿制),表二为“本校83年上期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表”(照例3仿制)。让学生观察、思考:①表上是些什么数字?  相似文献   

15.
王衍 《四川教育》2002,(5):40-40
犤题旨说明犦1.第1题,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复述能力的练习。因其写参观经过的几个自然段写法比较相似,可指导学生在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然后指导学生理解参观每一个地方时,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最后指导学生以导游者的身份复述。2.第2题,是继续训练学生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的练习。本题是让学生通过两个句子的比较,了解把句子写具体的好处。可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每组的第2句是从哪些方面把句子写具体的,然后指导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讲出自己的看法,帮助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六册《三棵银杏树》是一篇讲读课文。可从课后“思考·练习”入手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合理改编“思考·练习1”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教师可设计几道填空题 ,让学生边默读边完成 :(1)我家屋后的空地上有三棵银杏树。一棵_____,两棵_____。(2)这三棵银杏树 ,冬天 ,_____。春天 ,_____。夏天 ,_____。秋天 ,_____。(3)银杏树的干_____,枝_____,叶_____,花_____,果_____。(4)有了这三棵银杏树 ,春天 ,我们可以观赏到可爱的_____;…  相似文献   

17.
教学指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教师的“教”又是短暂的,有限的;学生的“学”却是长久的,无限的。所以,陶行知先生指出:“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不仅要研究怎样教,更要研究怎样学。语文教师是这样,数学教师也应该是这样。 现以“商不变性质”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1、感知新材料,明确“学什么”和“教什么”,克服小学生学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1)学生口算下面各题,得出感性材料。 6÷3=(2) 60÷30=(2) 600÷300=(2) 6000÷3000=(2) (2)学生观察以上各题,提出一个“为什么”。 (3)教师指出: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而商却不变呢?现在我们就一步一步来研究其中的奥秘。 2、研究新教材,注意“怎么学”和“怎么教”,克服教师只重知识传授,忽视学法指导的不良倾向。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重点问题。 ①“从上往下可以看到,6和3同时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商还是2。”——从上往下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相似文献   

18.
阅读本该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但综观当前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或是阅读兴趣单一,嗜好休闲读物;或是阅读方向盲目,读物的选择上以订阅的报刊、作文书为主,停留在同学看什么自己看什么,父母、老师规定什么自己看什么,很难做到阅读的定时定量;或是缺乏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一般只是摘录好词好句……种种情况致使学生的阅读习惯难以形成,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领悟能力不断下滑.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预习”“课内”“课外”三个方面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部分指出:“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思考和表达思想的”。其语关键之所在,我认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指导学生理清文章作者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透彻。”只有正确地  相似文献   

20.
读书与四抓     
所谓“四抓” ,就是在阅读中抓标题、抓思路、抓过渡、抓中心 ,以此规范学生的读书思维 ,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一、抓标题 ,循题解读标题 ,是文章的眼睛 ,大多是文章内容的提示或高度概括 ,但学生并不是很注意并有意识的思考。我重点抓了学生的“标题意识” ,让学生养成看书先看皮 ,看报先看题“循题解读”的习惯。比如读《内蒙访古》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 :1 内蒙访古等不等于访内蒙古 ?2 作者访了哪些“古” ?3 访这些“古”说明了什么 ?并以此建构起文章的学习重点 ,学生目标明确 ,思维清晰。教学《琐忆》引导学生分析 :忆是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