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小波杂文多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我"字及"我"惯用句式的频繁出现。本文对王小波杂文中的"我"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通过形式与内容、文体与思想相结合的整合性的研究,揭示王小波杂文的独特内涵、话语特征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小波杂文读者众多,影响深广,与其独有的"假正经"腔调密切相关。首先,戏拟与反讽在杂文中相辅相成,共同形成"貌似正统,故作庄严"的叙述语调,同时腔调自身又实现对历史的戏拟。其次,"假正经"腔调作为语言的艺术,在语言层面就实现对历史、权力、话语的解构,并在此之前竭力消除言说本身可能形成的"话语制造者"痕迹。再次,"假正经"腔调展现相对独立的文学意义,文体成就体现于其独特鲜明又相对稳定成熟的语言,在外部标志上使杂文文体得以确立,将道义感与幽默感相结合,从审美走向审智,最终使王小波杂文自成一格。王小波杂文写作后期,面临内在生命力不断消亡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形式与内容、文体与思想相结合的整合性的研究,对王小波杂文的话语方式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对其善用的"调侃"语言进行了详尽的解析。  相似文献   

4.
王小波是一个有个性的作家,也是中国9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通过对王小波的小说及杂文的分析,来探讨王小波作品中的特立独行的风格,以此显示王小波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小波的小说和杂文中都饱含着丰富的趣味,寓庄于谐,将深刻的洞察赋予嬉笑怒骂、揶榆嘲讽当中.其小说中的趣味已经得到了评论者的关注,但是其杂文中的趣味性却评论者寥寥.总的说来,王小波的杂文中体现的趣味性大致可分为谐趣、雅趣和理趣三种类型,而他本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学观念则是产生这些趣味的真正因素.  相似文献   

6.
当王小波的小说在台湾获奖、在海外产生影响时,大陆文坛还在水波不兴;当王小波生前为出版他的小说费尽周章时,决没想到死后他小说的火爆畅销;当王小波的小说在读者那里畅谈不休,而“圈内(作家圈内、学术圈内)”大都还保持着沉默是金:不想王小波的逝去使自身膨胀、喷发为一个现象,王小波终于不再是仅以杂文而知名、却成为以“大器晚成”的“文坛外高手”被命名的一个小说家。王小波的小说终于崛起在其杂文之上,闯入学人视野、学术话语圈,满脸既庄重又神秘的坏笑,以致人们研究它的欲望也高涨了。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0,(2):140-146
处于"复辟时代"、具有"自由派"身份的王小波以杂文写作的方式参与针对文化保守主义的批评,在论争中以"反讽"的姿态表达对文化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批判意识,并针对公共话语空间困局采取意见表达策略。新生的公共话语空间对19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和思想场域产生影响,使得王小波借由公共媒介发表意见,积极干预公共事务,从而印证了其作为具有"自由撰稿人"身份的"有机的""业余的"知识分子的历史坐标。  相似文献   

8.
公众的声音     
王小波在杂文《沉默的大多数》里说:"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大多数从古代直至近现代的中国人,都是沉默者。然而我总感觉什么东西到了当代就变样了。媒体的宣传,通讯的发达,网络的普及和草根的崛起,让很大一批人成了"喧嚣的大多数",但是这种喧嚣很多时候只  相似文献   

9.
考察王小波的生平经历,可以发现1968-1970年王小波在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插队的独特的经历在其文学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借助在德宏插队时种种不堪回首的经历,王小波的杂文中、将彻底批判和反思文革置于一个重要位置,并深入到事件的"背后",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去探寻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同时从在云南插队时期的个人体验出发,尖锐地揭露生活在"无智、无趣、无性"的世界里的可怖,又以充满诗意的方式勾勒出充满自由的理想的人生状态。  相似文献   

10.
反思、批判与启蒙--浅析王小波杂文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波的杂文始终以理性的态度,批评传统文化弊端,倡导科学、民主和自由,显示出知识分子可贵的自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王小波走出沉默挤入话语圈的努力,其实就是退居边缘选择写作。对自身知识分子身份的确认和对知识分子的思考贯穿于他的杂文随笔创作中,他的杂文随笔是知识分子话语的表达,他在表达时实施的策略是发现“有趣”。  相似文献   

12.
《阳光搜索》2005,(3):62-62
这本书是大家熟知并喜爱的已故学者,作家王小波的一部杂文自选集。全书分文化篇,艺术篇,社会篇三部分。王小波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坦诚与直率,道出了我们身在其中却从未虑及的生活这就是真实使我们不再浑浑噩噩地生活在世俗社会中间。因为他我们知道这世界还有智慧,还有有趣存在。  相似文献   

13.
杂文选萃     
依风小语:读高中的时候,杂文报刊是我常买常读的。但与其说我喜欢这些杂文,还不如说我更喜欢这些杂文所转述的新闻。因为那时候读晚报、看电视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又没机会上网,自觉耳目闭塞,看看这些杂文,颇知时事,与三两同窗共议论,隐有"指点江山"之豪情。  相似文献   

14.
1990年代以来的文坛,王小波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存在。作为学者型作家,王小波体现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见的智慧游戏和思辨理性。他的小说、杂文,充满着对科学、智慧和理性的热爱,这使他能够凭良好的逻辑学修养,切入历史和现实。作为出身“阶级异己分子”家庭并有“知青经历”的作家,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压抑,使王小波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沉重的生命体验,这促使他寻找一种超越苦难人生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王小波,当代著名作家,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却声名远扬。王小波散文思想深邃、风格独特,彰显着他对自由、民主、科学的渴望。本文尝试对王小波散文的"异类性"进行解读,通过分析王小波反"权威"、反"崇高"、反愚昧的对抗方式,力图客观公正地评价王小波散文的当代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据北京文艺网消息,今年5月30日,是作家王小波诞辰60周年,由其兄长王小平撰写的《我的弟弟王小波》将由江苏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在这本书中王小平写了与王小波兄弟二人的童年、成长、青春,也记下了弟弟的死亡。书中首次披露了一大批王小波成长的照片。著名史学家、王小波在美国匹兹堡大学时的老师许倬云,以《忆小波》为本书代序。小时候经常发呆,被家人称为"傻波子";用长竿捅马蜂窝,捅完之后抱头逃窜;看大人们大炼钢铁割伤了手臂;大饥荒时,半夜到人大的枣林偷枣吃……这样的童年,与后来评论界关注的作家  相似文献   

17.
李喜华 《文教资料》2008,(20):12-14
鲁迅与王小波都借杂文对中国国民性进行了批判,然而由于所处时代背景及其人生阅历、个性等的不同,他们的国民性批判出现了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批判的主要对象不同;2.切入的视角不同:3.批判的风格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校招生》2010,(7):53-53
一直不理解李银河为什么把丈夫王小波的杂文随笔全编命名为《沉默的大多数》。似乎随着时代车轮的不断运转,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选择沉默。这是个沉默占据主流的年代。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校招生》2009,(8):58-58
一直不理解李银河为什么把丈夫王小波的杂文随笔全编命名为《沉默的大多数》。似乎随着时代车轮的不断运转,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选择沉默。这是个沉默占据主流的年代。  相似文献   

20.
在王小波的《青铜时代》小说三部曲里,都出现了"城"或与"城"近似的意象。而在王小波的创造性写作中,"城"的意象已经不再仅仅单纯作为人物活动的地点,而是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和隐喻的意味,寄寓了王小波作为小说作者的艺术理想。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万寿寺》中"城"的意象,解答以下三个问题:"城"在小说文本层面内的隐喻、"城"意象的现实指涉,以及"城"的意象与王小波的艺术理想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