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和社交化相互交织的时代,以网络为载体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社交网络因其独特的特点,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如火如荼的人际交往方式。以社交网络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疏导与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思想教育的有效工具,但是也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通过对社交网络特点和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影响的分析,对如何做好社交网络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青少年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社交网络使用强度在自恋人格与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关系间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自恋人格问卷、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评估问卷、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问卷和社交网络使用强度问卷对180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自恋人格、线上积极自我呈现和社交网络使用强度均对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2)自恋人格对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通过三条中介效应实现: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的中介效应、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的中介效应,以及线上积极自我呈现与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的链式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社交、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都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完善,社交网络媒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种网络购物、交友平台的建立使人们的个人信息安全逐渐受到了巨大的威胁.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由于缺乏足够的监督和安全防范措施,因此对于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情况十分严重,这也促使了很多用户在社交网络以及日常生活中时常遭受到骚扰电话和信息的轰炸,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甚至很多私密个人信息的泄露会对人们的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本文主要针对于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加以详细的分析,希望有助于提高社交网络平台和个人对于信息安全的重视,有效的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4.
网络是科技进步的产物,网络的诞生,给人们交流、沟通、学习、工作提供了一个高效方便的工具,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未成年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栋梁,对网络有较强的接受能力,据统计,我国未成年人是网络使用人群中最庞大的群体,占到总数的60%以上。其中有很多未成年人,特别是中学生对网络使用没有节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网络游戏、网络社交上,甚至逃课上网,形成所谓的"网瘾",严重影  相似文献   

5.
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正改变着青少年娱乐、学习和社交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使用者通过互联网满足了娱乐、学习、社交等方面的需求。很多人相信人们正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告别,过渡到“网络生存时代”。在网络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利益面前,我们不能忽视网络对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生活方式的负面效应,以致产生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领悟社会支持、自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8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线上调查。结果发现: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不能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但可以通过三条路径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自尊的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揭示了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机制,为今后合理使用社交网站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交网络下的交往交流日益成为人们展现生活的重要方式,其视域的社会动员呈现日益增多的倾向。社交网络下社会动员网络主体受控的消失、大众意识的觉醒,网络信息的快捷、便利,促进社会动员产生;利益、共享价值、合力赋权是社交网络下社会动员运转的核心机制。在基于社交网络的社会动员不可逆转的情况下,消除负面影响,发挥积极影响,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线社交网络作为信息化的产物,促进了线上和线下生活网络的交融和发展。谣言作为网络社交中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机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引入基于SIR的谣言传播模型,给出用户在社交网络中所选择扮演角色的概率表达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谣言在网络中的传播过程,结合用户可能表现出的行为特点,进行数据仿真模拟,探究用户与谣言传播的联系。为了检验SIR模型的合理性,引入网络中真实的谣言传播数据,然后分析比较模型分析得出的谣言传播过程与真实情况的差异情况,得出相应理论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9.
<正>【主题导语】网络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而且也提供了广泛的人际交流机会,提供了一种拓宽社会关系新的交互性的空间。网络生活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社交已成为现代人类的新型交往方式。这种全新的交往方式正对人类社会传统的交往产生着深刻影响,它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但  相似文献   

10.
移动社交网络作为现实社会交往方式的必要补充,已经渗透到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并结合研究目的,构建了包括移动社交网络愉悦度认知、移动社交网络信息可用度认知、移动社交网络互动程度认知、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认知,以及移动社交网络接受和使用意向五个方面内容的研究框架。通过调查分析,揭示了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所持有的基本态度,为从多学科交叉视角开展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研究提供前期基础,也为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移动社交网络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网络社区外部环境以及使用者主体的分析探讨了影响网络社交的各种元素,这将有助于人们更加理智、有效的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社交的优势和魅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平台在短短数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诸多的变化中,与时代联系最为密切、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要数社交网站的涌现和壮大了.目前,"80后"和"90后"已经习惯了通过网络来购物的生活方式,所以网络购物的网站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逐渐加大,逐渐呈现出超过市场购物的趋势.再加上社交网络具有便于操作、快捷送货、售后全面等特点,网络营销逐渐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模式也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8,(A2):110-111
在移动网络环境下,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个人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手机,移动网络对现代人们生活的影响非常大。其中移动网络技术有较强的综合功能,不仅可以社交、营销,还具有学习教育的功能。如何利用移动网络技术创新高中英语教学策略,促进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非常重要,为此,对移动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创新策略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网络已经融入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最重要因素。大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社交既拓展了他的交往空间和社交行为,同样,也改变了他的学习方式。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在梳理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出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分析的研究框架。以扬州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从社交网站访问情况、好友特征、社交基本属性、社交行为、态度与感受五个维度调查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归纳总结当代大学生基于社交进行学习的行为特征。旨在指导大学生能正确、积极地使用网络社交进行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网络游戏瘾症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正改变着青少年娱乐、学习和社交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使用者通过互联网满足了娱乐、学习、社交等方面的需求.很多人相信人们正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告别,过渡到"网络生存时代".在网络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利益面前,我们不能忽视网络对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生活方式的负面效应,以致产生心理病态的结果.其中互联网成瘾(IAD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就中小学生而言,危害最严重的是网络游戏瘾症(Computer Game Addiction).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络社交如今已经成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社交平台改变了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同时也为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网络社交带来的网络依恋、信息冲击等问题,主动融入网络社交平台,建立网络思政队伍,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主动化解网络社交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频繁使用社交媒体是否会加剧孤独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学术问题。本研究认为,社交媒体对孤独感的影响取决于线上社交与线下社交的关系。对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促进了民众与亲朋好友的线下交往和亲密关系,因而对孤独感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同时,社交媒体对孤独感的影响也取决于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方式,常态化使用能够缓解孤独,而病态化使用则会加剧孤独。研究还发现,社交媒体使用方式对孤独感的影响存在阶层差异。如何提高社会下层民众的数字文化资本以使其养成更加健康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日益深入,对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福建工程学院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利用社交网络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的进步及相关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使新时期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及管理面临全新挑战。针对大学生中智能手机普及及社交网络广泛使用,并成为其学习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现实,文章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行为成本与收益角度,分析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研究认为:智能手机及社交网络的运用,从成本看主要体现为时间占用和资金投入的增加及心理依赖的形成,其收益表现为信息获取、交流及生活的便捷性带来的时间成本节约以及自我认知的提升及由此带来的负性影响。在管理对策上,建议引导手机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交网络环境,并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日益引人注目,对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采取调查问卷法和随机访谈法,以福建工程学院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情况分析为例,分析了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在针对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需求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利用社交网络,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