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徒是传统武术技术与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而在农村节庆活动减少和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下,出现徒弟流失"有艺难传"、不适应行业环境变化、与"非遗"传承人认定存在矛盾等问题.最后,就传统武术师徒传承转型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学前教育》2006,(9):18-18
师徒结对活动是幼儿园传承园所文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之一,实践中,许多青年教师也正是这种传帮带的结对活动中成长起来的。本期“专题”栏目推出了一组文章即来自师徒结对实践活动,有师徒们的心得体会,有管理者的经经举措,与读老朋友共享。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国内“经验传承”式的师徒制而言,国外的师徒制则早已“制度化”与“体系化”.国外师徒制研究表现出“成果丰厚”却又“问题凸现”的鲜明特点,前者主要体现在导师选拔与培训的规范化、指导模式的多样化、指导活动设计的系统化、评价与激励措施的机制化,而后者则体现在概念界定的去操作化、研究内容的显性化、研究方法的个案化以及研究对象的集中化.今后,应该从研究方法、内容、视角、对象等方面来深化师徒制研究,同时从设计理念、导师的选拔与培训、指导活动的设计、评价机制等四大层面来完善我国的师徒制.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传统整骨术以其操作易行安全、患者痛苦小、愈合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而称著。在现代医学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这一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征的医疗文化,正在经历着一系列变迁:行医方式从民间医疗向社会医疗转换;个人身份从民间“游医”向职业医生转换;治疗方式的变迁主要表现为在传统方法中引入了一些现代医学技术;传承方式由家族式传承变为以师徒式为主,师徒式、家族式并存的方式;在观念方面,人们的医疗信仰存在一定程度的二元性。  相似文献   

5.
"师徒制":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徒制”的培训方式对于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十分重大,但要使这一培训方式有效发挥作用,必须遵循相关实施要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实现“师徒制”由传统的“一对一”向“多对一”和“多对多”的内涵超越,要实现传统师徒制的“当面传授”与现代技术背景下“网络指导”的有效结合,要实现由注重“师徒制”的培训形式向关注合作型教师文化的营建等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发展模式丰富多样,其中“师徒相授”与“父子相传”的教育模式,是美术传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早在原始社会的美术活动中已经出现了师徒教育的萌芽,通过对它与宋代画院和西方绘画作坊的不同教育模式比较,可看出“师徒制”教育模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7.
毕摩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体系架构的核心部分,毕摩文化传承方式具有特定的机制,其传承条件和动机彰显了毕摩父系传承的合理性,学习毕摩文化过程则体现了毕摩文化传承制度的师徒式教育特点,毕摩文化传承制度促进了毕摩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青蓝工程”在文中已经开始摆脱传统的师徒授业色彩,换装为现代教师事业发展合作伙伴.文章通过理论借鉴和实践总结,思考了当代大学教师发展特点及规律,从知识管理、传承和创新层面揭示“青蓝工程”的事业伙伴实质.  相似文献   

9.
从教师的发展过程来讲,教师的发展一般分为第一次成长期、成熟期和第二次成长期,而第一次成长期对于教师的终身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帮助教师把握第一次成长,学校应努力构建、传承师徒帮带的优秀文化基因,完善师徒制度,在师徒制的基础上打造学习型学校文化,实现师徒文化的实践超越,从而助力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羌文化是多元文化中的重要一支,却面临着羌语濒危,文化主体、文化传承“生态语境”缺失,文化传承行为严重失衡等现实困境.学前儿童是未来文化主体,教育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途径,学前教育是实施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关键期和重要期,学前教育中羌文化传承“语境”损毁而导致羌文化传承教育弱化.因此,塑造学前教育羌文化传承的“生态语境”,突围羌文化传承困境,实施学前儿童羌文化传承“叙事体验”教育,是学前教育羌文化传承的有效建设和重要驱动.  相似文献   

11.
《百鸟朝凤》展示的是和谐社会建构中追寻的和谐之音与和谐之情.作坊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单调、重复,注重基本功训练.品德、真诚和公平是作坊教育的三件宝,也是现代技术教育在传统师徒制面前遭遇的尴尬,是现代教育要回头看看的理由.父亲心态的建构传承浪漫而又酸苦的望子成龙的心愿,师傅、父亲和“我”的坚守,彰显了传承、保护和拯救和谐之音与和谐之情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师徒结对是幼儿园园本培训、传承园所文化、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既简约又高效的培训模式之一,尤其是在当今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十分必要。如何定位师徒两者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师徒关系?笔者认为,理想的师徒关系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手工业社会中,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传承方式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手工业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之一。尽管这种传承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使手工业文化源远流长,利于中国工艺在整体上保持领先地位,利于生成一种文化的价值取向,形成一种师徒关系亲密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师徒结对”作为教师培养的传统方式和有效模式。在对教师专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容易形成“克隆现象”、“马赛克现象”等负面效应。消解其负面效应。应建立自我导向与自然合作相结合的新型教师文化。使“师徒结对”建立在坚实的教师文化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文山壮族文化大多以家庭传授和师徒传授,以及"原生态"自我传习"传承模式作为基调。其间,以文化艺人作为主体,以文化主体"文化自觉性"意识及其技艺文化传承作为双重性原则,以传承为根本前提和基础,以保护为基本形式和手段,以发展为最终指向和归结点。  相似文献   

16.
当代侗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提出,实质上是遭遇了“现代化”和“全球化”而产生的,即是一个“现代性问题”.从主体角度看,文化保护与传承就是维护民族自己的传统并实现为当代的生产和运用于生活,因而文化传承的根本就在现实的实践中延续传统,侗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也当如此.“原生态文化”现象的本质在于传统的创造性运用,而不是实证主义所追逐的“原汁原味”的静态保护.侗族文化的“原生态”保护和传承不过是其传统文化的当代再生产,这是正确理解侗族文化归入“原生态”视野和实践的维度.  相似文献   

17.
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当前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传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所面临的传承问题更为直接和迫切.在传承问题上,必须重视和讨论三个问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规和非正规教育问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的课程配置问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师徒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师徒传承体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师徒传承体制在农耕时代有利于武术拳种的发展,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难以适应中国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希望通过对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师徒传承体制进行新的审视和反思,从而建立起一套更合理、更科学、更符合全球化的现代武术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职业与技术教育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职业与技术教育是随着职业分化而产生的。“以吏为师”的职官教育、医案为本的职医教育、师徒传承的艺徒制训练教育和农器与法术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教育,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职业与技术教育的信仰、目的、价值和方法追求,为当今的职业技术教育本土化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0.
学校是文化资本传承的重要场所,教材是文化资本传承的重要途径.教材的选择与使用是文化资本选择的产物,文化资本在学校的传承是通过场域、惯习、资本等三种途径来进行的,文化资本在学校的传承最终由从学生的“点”到社会的“面”逐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