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育国际化是2l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它对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世界基础教育的国际化表现在:突出培养目标的国际化,重视外语教学,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等。  相似文献   

2.
广东深圳市南山区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坚守本国优秀文化传统、坚持国际化教育本土化实践的同时,通过与不同国家的教育机构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研究、合作办学、合作培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或国际教育援助,不断创新学校的理念与目标、课程与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和学生的国际素养。  相似文献   

3.
教育国际化与国际教育合作趋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把世界联成了一体,经济的国际化需求引发了教育国际化,并促进了国际教育合作。在现代教育发展进程中,教育国际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而国际教育合作又加快了教育国际化的步骤,促进了教育的共同发展。教育国际化和国际教育合作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教育国际化,印度实施了积极的国际合作政策,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并于2010年通过了《外国教育机构法案》,明确规定了外国教育机构的准入与审批、运营与监管、质量保证与预防商业化等内容.印度的教育国际化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表现为印度出国留学人数增加、到印度留学的国际学生增多、和国外大学的交流项目较有成效等.同时面临着扭转印度学生外流趋势较为困难、到印度留学的国际学生人数较少、教育国际化政策有待改进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我国的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格局逐步形成,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对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的作用进一步显现。为让广大读者了解我国教育国际化新进展,本刊特刊登《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新进展》一文。文章由本刊编辑部根据教育部2013年第四场新闻发布会《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进展情况》与教育部《2012年全国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报告》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6.
国际化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显性特征.高等工程教育要实现三个面向必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针对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和工作要求,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做好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加快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要建立高等工程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高效的运行机制,并开展激励机制研究.在具备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是新世纪赋予高等工程院校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教育国际化与地方院校开放办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静 《教育》2007,(20)
思想力“原点”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教育国际化,我国教育的开放度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情况整体来看,地方院校开放式、国际化办学,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程度与其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所占的比重极不相称。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地方院校如何积极应对,拓展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新途径应引起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教育国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教育国际化是当今大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推行大学教育国际化的主要途径包括增设国际教育课程,扩大人才相互交流,加强科研多边合作,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培养国际人的素质,各国相互承认学历,推行中外合作办学,加强国际互联网建设,实行网上交流与合作。推行大学教育国际化要正确处理与民族化的关系,国际化要依赖于民族化而存在,民族化又借助于国际化而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世界教育信息》将积极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服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服务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暨港澳台教育工作。杂志主要提供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发布教育外事工作的方针政策,报道教育国际化创新实践和典型案例,发挥引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推动区域教育国际化和院校国际教育交流的优势,满足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对优质国际教育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大学教育国际化:走向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走向与对策主要体现在:增设国际教育课程:扩大人才相互交流;加强科研多边合作;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培养国际人的素质;各国相互承认学历;推行国际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国际、国内和云南省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进一步加强云南教育产业国际化改革力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结论是:云南省开展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不仅外部社会环境优越,内部教育条件也日趋成熟,而且最重要的是随着昆明99世博会的召开,云南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优势明显,因此,在世纪交替之际,云南教育应抓住有利时机,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制定相关对外政策,使云南省教育系统科研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效益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世界教育信息》2014,(3):F0002-F0002
2014年,《世界教育信息》将积极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服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服务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暨港澳台教育工作。杂志主要提供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发布教育外事工作的方针政策,报道教育国际化创新实践和典型案例,发挥引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推动区域教育国际化和院校国际教育交流的优势,满足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对优质国际教育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南山作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旅游基地和教育科研基地,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培养和资本主义打交道的人",到"抢占教育国际化制高点",教育国际化时间早、力度大、有特色,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从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引进国际教育优质资源、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对南山区域推进教育国际化实践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开放创新、推进教育国际化、提升教育品质的目标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需要顺应教育国际化潮流,通过积极主动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努力创建国际知名高职院校,培养大量具有国际参与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我国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研究》2010,(3):57-57
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1)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性行业组织的活动,提高同际交流能力。(2)积极应用国际教育和行业质量标准体系,强化质量意识。高职教育面临着两个标准,即高职教育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行业的管理和生产质量评价标准。(3)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和国际资源利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为促进围际教育交流,汲取国际教育的先进理念,  相似文献   

16.
国际化办学是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扩大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双高计划”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基于对197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际化办学的调查分析,发现高职院校近年来在引进优质海外职业教育资源、对口支持亚非国家、联合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等方面产出的标志性成果颇丰,自身办学水平以及国际影响力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也存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地域发展不平衡、国际合作交流不深入、办学质量不高等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在“双高计划”的终期建设中以平衡区域发展、创新国际合作交流方式、多元主体加强合作三方面为推进路径,持续做好国际化办学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等方面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选择,要提升上海教育国际化水平,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城市。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对外开放新时期,高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内外部发展环境。高校应加强国际化发展与规划的思考与实践,进一步明确工作定位,并不断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9.
论工程教育国际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产业转移、转型和升级的挑战与机遇,由此而来的对工程人才在质量和数量方面更高的需求,以及工程教育国际化的必然性.本文指出了国际化的本质是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要达此战略目标,需要建立校园的国际教育环境、培养国际化领导人和师资、发展国际产学合作、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文中给出了一些工程教育国际化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促使高职教育逐渐走向国际化,高职教育国际化要求高职院校寻求国际校校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交流借鉴教育资源,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对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