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利平 《考试周刊》2011,(65):36-36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出现滑坡,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的权威性有所降低,而新的道德价值体系还没有建成。在这种情况下,应营造良好的维系道德敬畏的社会环境,并根据道德主体的个性,重塑道德敬畏,形成道德主体的“内心秩序”。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行为情境下,个体内在监督和调节能力减弱、道德情感体验趋于弱化、对网络道德规则和规范产生的敬畏感降低、个体内在道德建构自觉性下降、传统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面临挑战等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网络道德行为的践行.要增强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现实性认识,提高青少年网络角色与现实角色的认同统一性;完善网络社会规则,增强青少年对网络社会规则的认同与内化,提升个体内在道德建构效能;加强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监督与执法,增强网络法律与道德的权威性,提升个体网络道德敬畏感;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情感培育,提升青少年网络道德自律水平,有效促进青少年网络道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不断提升青少年网络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3.
道德信条是某一群体或某个人在某一方面信守的道德准则,分为群体道德信条和个体道德信条,是主要依靠道德主体的自律来实践的一种特殊道德规范。道德个体基于一般道德规范或群体道德信条经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体验等环节选择并确立了个体道德信条。道德信条实践精神在道德主体完全而充分的体现,需要道德主体把道德信条内化为德性,并在一定社会伦理氛围和利益得失比较的考验中始终坚持与德性相一致的德行。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道德发展面临困境,原因在于研究生对道德的本质认识不清、价值判断不明,以及在研究生道德教育中出现了道德主体错位。从本体论、价值论、主体论的哲学视角探析研究生道德的内涵、价值及实现主体。研究生道德的本质是指研究生在“个体—学校—学术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秩序下,在成人成才的过程中,为完成有益于自己、他人、学校、社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任务而需要养成的合乎人性的内在品德要求及外在行为规范。研究生道德的价值在于实现人与人、学生与学校、人才与社会的互利,以一种善的方式使研究生生活得更幸福。研究生道德形成的关键在于树立真正的主体意识,使研究生成为道德成长主体,通过哲学“对话”方式提升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5.
试论道德内化的主客观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内化的涵义是指社会道德由外部的教育、灌输、示范和引导,通过个体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将社会道德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个体道德品质,实现向主体自觉的道德行为实践升华的过程.实现道德内化的外部条件是:社会道德规范体系要有人民性和可接受性;社会道德教育方法要有科学性;社会道德的传输者和教育者要有良好的人格示范;社会应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风气对人的行为以规制、约束和习染.实现道德内化的内在条件主要包括:道德主体的主体意识和自组织能力的升华;道德主体的道德移情能力的形成;道德主体的道德修养能力的强化;内化向外化的再转换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伦理传统思想史上,“居敬”既是一种传统的道德修养的方法,又是道德修养过程中所要保持的一种持久的心态。“居敬”在本质上是敬畏伦理的必然要求,它既基于主体对普遍道德法则和义务的敬畏,也是基于主体对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的敬畏。在道德价值被蔑视、道德信仰被忽视的当前社会,德育应当以“居敬”为中心,实现修养论德育的当代复兴。从而构建起一个因敬畏而自律的道德社会。  相似文献   

7.
自律是反映人自身本质的一种主体性活动,它是指人们通过对外在制度、伦理、规范的认同,并将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内在认知模式来指导自身行为。道德弘扬主要是通过人们内心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等驱使主体作为来实现的,是道德主体理性的自觉、自愿行动。道德需要自律,道德自律是个体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中的个体为实现自身的自由和幸福而为自己设置的必然性规则。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度变迁时期,道德失范现象加剧,道德规范重建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毋庸置疑,在道德规范重建过程中,自律优于他律,因此要强化个体道德自律心理生成,使社会个体基于内心的道德需要而自觉遵从社会道德规范,并经过持续的认同行为逐步形成一种道德自律心理机制,进而优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8.
道德伦理有调节社会实践的作用,是维持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要遵循道德伦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嵌入道德伦理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部分技术应用涉及到道德伦理问题,教育信息产品可能存在道德伦理隐患,教育信息应用主体承担道德责任需要.在实践中要提高应用主体的能力素质,奠定道德伦理实践基础;加强应用主体的实践监管,督促教育者重视道德伦理;确保主体实践与责任一致,促进教育者道德伦理自觉;规定信息技术应用原则,建构技术实践的道德伦理空间.  相似文献   

9.
一、对待学生需不需要道德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是“人类为了满足个体与群体生存与繁衍的需要,协调相互关系、求得共同发展的需要,以及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而确定的一种平衡机制和实现方式。”概括地说,协调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求得共同发展,以及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道德产生以及发展的深层次原因。道德之于教育有更为深切的必要性:首先,道德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内在需要。教育目的本身已经蕴含了教育伦理在内,教育应该是道德的。“大…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专业发展应以辅导员专业道德提升为目的与前提。辅导员专业道德是辅导员职业属性中特有的一种道德品质、伦理责任和专业精神。它以专业属性为基础,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内在与外在相协调,展现辅导员专业道德的独特性、策略性、主体性、生长性与目的性。辅导员专业道德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辅导员个体、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个体自主意识是辅导员专业道德形成与提升的核心和关键,作为场域与管理机构的学校是辅导员专业道德成长的条件,而社会的各种有利政策则是辅导员专业道德提升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当前对次道德如何考量定位,学术界争议颇多.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道德现象,次道德的产生及其存在有其合理性:客观上反映了道德的多维度多层次,主观来自于主体的良心和道德自律,本质具有主流道德的真实内涵.次道德对个体、社会和法律而言都极具伦理价值,有利于抑制深度犯罪,但只适用于特定人群.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期,经济活动成为一切社会活动的中心,义、利之争成为经济社会凸显的问题之一。义、利之争的结果是经济狂奔与道德"塌陷"。道德"塌陷"表征为道德理念高分化、低整合,道德自控力下降,道德宽容失度。重构道德价值体系刻不容缓。在道德重构中,既要重视道德教化的"心育"作用,更要注重制度伦理环境的建设,而且后者有绝对优先的地位。制度伦理环境关怀决定着人们道德人格的养成、道德践行的价值取向、社会道德秩序的遵守。只有优化道德伦理环境的制度安排,使制度安排的精神与道德理想的内涵相一致;加大制度规约的执行力度,使制度伦理关怀对个体道德自觉的作用彰显,一个社会普遍的道德愿景才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石春梅 《考试周刊》2008,(16):238-239
"居敬"既是一种传统的道德修养的方法,又是道德修养过程中所要保持的一种持久的心态.它既是对于普遍的道德法则和义务的敬畏,也是对于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的敬畏.现代社会中人们对道德价值的蔑视和道德信仰的忽视,使得"居敬"在当代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凸现.  相似文献   

14.
礼仪道德是由意识、行为和习惯所形成的系统。礼仪道德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礼仪道德的认识及情感、信念,礼仪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践行礼仪道德的行为,礼仪道德习惯是指在礼仪道德意识和礼仪道德行为成为共同意识和个体行为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秩序。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礼仪道德的有机结构。  相似文献   

15.
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其治理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道德失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行政道德失范的产生,既有行政主体自身素质、行政体制等原因,又有外在的社会监督机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因素.克服行政道德失范现象,应该从行政体制改革,加强行政道德监督和加强政府官员的行政伦理建设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伦理和道德是两个使用频率很高但又常常被混淆的概念。伦理指人际互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而道德则是个体对天道、人道及所处社会倡导的价值标准、伦理规范的洞察、领悟和践行。动词性的道德才能真正彰显其本质特征。伦理和道德既相互区别又有密切关联。伦理学和道德学应是高度相关的两个学科。  相似文献   

17.
教师道德评价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师道德的认识和评价存在着一个矛盾的现象:社会大众认为现在教师的职业声望下降了,而一些教育理论界人士却大声疾呼不要给教师过高的道德要求。教师道德由教师职业伦理与教师个人道德组成,对教师道德的评价应该从教师职业伦理、教师个人道德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入手。这一矛盾现象源于传统教师道德观没有区分教师道德的两个维度:社会大众针对职业伦理,而教育理论界针对个人道德。当代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以及教育的去道德化现象使得人们对教师道德的评价越来越忽视个人道德维度。由于教育是一种道德实践,所以教师道德评价的个人道德维度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对教师道德的评价不仅要认真考虑职业伦理维度,更要关注个人道德维度及其与职业伦理维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数字化生存时代公共伦理生活扩大化的衍生物,网络道德评判在其限度内于个体之维和公共之维都具有一定的道德合理性。然而,网络道德评判在无差别技术赋权及负面媒体效应的加持下陷入困境,造成了对个体善的扭曲与对公共善的损害。究其内在动因,是道德动机与道德情绪、自我与他者、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诸要素在网络道德评判中的混淆与割裂。要规避网络道德评判带来的不良社会后果,需要以伦理原则确立网络道德评判界限,以法律建制规定网络道德评判底线,以道德自律促进网络道德评判反思,从而构建良善有序的网络道德生态秩序。  相似文献   

19.
道德的实现是道德人格形成的过程,主体的自省是实现道德人格的内在的、自觉的、有效的途径之一,是个人道德修炼的主要方法和重要环节,对个体道德观念的培养、道德人格的践行起重要作用。探讨自省的内容和通过主体自省的方法进行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从而实现完美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20.
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道德人格。理想道德人格是指人的道德尊严、道德品质、道德境界以及社会道德价值几方面最完美的结合 ,它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 ,体现着做人的方向和标准。笔者认为 ,现实的主体性道德人格是体现当代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理想人格。一、主体性道德人格及其特征主体性道德人格是主体内在的道德规定性 ,是主体所具有的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品格的总和 ,是对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肯定 ,是统一人的各种素质的本质特征的价值。如果说理想人格是时代精神在个体人格上的凝聚与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