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纵横家兴起原因探析曹家齐纵横家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兴起的一个专门研究外交策略和游说说服术的群体,他们在当时诸侯争战的形势下,十分强调外交的作用,宣扬“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①,“从成必霸,横成必王”②的观点。纵横家与其他各家相比,没有明确的政...  相似文献   

2.
一、纵横家诡辩术的反理性、反逻辑色彩战国纵横家,是指以鬼谷、苏秦、张仪等一派为代表的所谓“游士、”“策士”、“谋士”或“游说权谋之徒”。纵横家游说各国诸侯的一整套所谓“奇策”,“异智”、“说辞”、辩术”,其实不过是“纵人饰辩虚辞”,“横人(口监)口利机”(《战国策·楚策》)的纵横诡辩方术。它  相似文献   

3.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一场政治文化认识运动.纵横家作为积极投身社会政治改革与实践的政治家,最大特点就是其外交政治思想.纵横家的外交政治思想产生、发展于一个大一统精神的大文化传统背景和一个同时又相对独立竞存的战国“国际环境”中,其核心路线是“择交安民,进取为人”.纵横家道术具有强烈的“国际竞争”意识,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明显的民本主义倾向,和农商并重的务实作风和做派,对推动中国统一起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战国策士的游说对后来的唐代士人的政治生活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唐代士人的行卷与战国士人的游说都是人才的自我推销,游说所表现的挑战精神强烈地表现了行卷的第一环节。行卷是对游说的一种深层的理解与认同。  相似文献   

5.
《左传》中所记述的那些有头脑、有胆识、有作为的谋臣们,他们分析形势、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在外交场合斡旋应对时所表现出的智慧,给战国纵横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本文阐释了《左传》中所记述的谋臣的“言”和“计”中“智”的因素对战国纵横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战国纵横家不仅有"术",而且有"学"。纵横之学和诸子百家的学说一样,都是以政治为核心的。纵横之学主张用智不用德,用谋不用勇。外交领域是纵横家施展智谋的最好舞台,因此纵横之学主张外交保国。纵横之学产生于商业发达的战国时代,因此染有商贾习气,这也是纵横学说被后世统治者所扬弃的致命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战国纵横家不仅有“术”,而且有“学”。纵横之学和诸子百家的学说一样,都是以政治为核心的。纵横之学主张用智不用德,用谋不用勇。外交领域是纵横家施展智谋的最好舞台,因此纵横之学主张外交保国。纵横之学产生于商业发达的战国时代,因此染有商贾习气,这也是纵横学说被后世统治者所扬弃的致命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战国策》共33篇497章,它主要记载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思想、言行,塑造了一个生动活跃、五光十色的士人群体。司马迁首先为战国士人立传,《史记》中纵横家的传记篇幅之长超过了除孔子外的其余诸子传记之和;西汉末年刘向搜集、整理战国士人资料,成书《战国策》,自己认为是"纵横家之说",褒扬战国士人为"高才秀士";宋代曾巩则斥责该书为"邪说",认为战国"游士"其言其行"为世之大祸明矣",主张"放而绝之"。作者认为在纷争不息的战国政治舞台上,纵横家们纵横捭阖,呼风唤雨,用自己的才智和生命谱写着一曲曲特殊的生命交响曲,他们是清高与世俗、高尚与卑劣、机智与狡诈等种种矛盾的混合体,是历史的必然产物,从正面或负面影响历史的发展。本文从产生背景、功利和谋略等方面对战国纵横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说“纵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明争暗斗,倾轧翻覆,需要一批谋臣策士为其服务,于是纵横家便应运而生。他们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及国君的喜好了如指掌,又有很高的说服技巧,他们奔走游说,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斗争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他们的策谋与游说技巧受到后人的重视,在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及外交谈判中,仍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战国策》简称《国策》,是我国战国时代的一部史料汇编,相传是当时各国史官或策士们辑录的。历代的图书著录家大都把它列入史部的杂史类,也有把它列入子部的、纵横家类的。它究竟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综观全书的内容,我们就会看到:它所记载的主要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们在游说各国时所提出的有关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主张和策略,以及他们的言行和游说活动的过程。全书充满了雄健的论述或辩难,构成了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纵横家构筑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位哲学体系。在本体论方面,他们把道家“道”的概念解释成为一种政治捭阖术。在认识论方面,他们提出了一种以主体为认识对象的“反应”认识论。纵横家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通过对《孟子》与《战国策》作比较分析,说明儒家和纵横家辩辞的差别,着重展现两家在道义与权术问题上的争锋,以及温敦醇厚与辩丽多姿的殊异。进而说明导致两家较量胜负殊异是儒士与策士们所持政见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3.
纵横家在外交过程中功利性目的很明确,言语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论辩过程中采用兵不厌诈等论辩手法、积极创设有利的语境、并运用类比、寓言等多种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14.
揣摩之术是《鬼谷子》的核心内容,也是纵横家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传统的观点是将《鬼谷子》视为纵横家的典籍,而就其实质而言,它是纵横家在政治活动中,通过心理特征与心理反应来实现政治意图的智慧结晶。与现在的心理学相比较,它不仅有早于现代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同时,也与其有着相通、相融之处。  相似文献   

15.
作为纵横家惟一一部子书《鬼谷子》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浮留存于世,日益为世人所追捧。这与其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是分不开的。阴阳思想本质内涵包括阴阳是划分事物属性的标准",转圆"计谋观是其阴阳思想本质内涵的重要体现,阴道阳取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Indonesian postgraduate students studying in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indicates that in terms of change the students clustered into three main groups: Transformers, Strategists and Conservers. Transformers (25% of the group) reported having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way that they viewed the world and their learning compared with when they started. Strategists (approximately 50%) realised that there were certain skills and attitudes required of them if they were to be successful in their new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se students also reported that they were aware of the need to revert to other, more culturally appropriate, ways of interacting on their return home. Conservers (approximately 25%) reported that they were keen to increase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did not want to change who they were and the way they viewed the worl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of these clusters of students and the critical factors 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17.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贡献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比重商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更加科学地阐释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贡献之二是马克思主义者最早系统地研究了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互动关系;贡献之三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最为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政治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进步的政治制度成果的总和,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它是一个系统组成。根据政治制度文明各部分的不同作用,可以将它分为起主导作用的核心政治制度文明,服务于核心政治制度文明的具体政治制度文明,反映、确认、保护政治制度文明的法制运行文明,以及作为政治制度文明的必要补充的政治生活中的隐性规则文明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国民参政会是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为了团结国内民众和各种政治力量而成立的一个具有象征性的准民意机关,国民参政会的成立为各种政治力量参与国家政治过程提供了一个平台,是政治制度的变迁和创新。但是由于国民参政会本身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其参政议政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融性,在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