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压迫与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托妮.莫里森在其力作《宠儿》中深刻揭示了美国黑人奴隶制下的压迫与爱。由于意识流、多角度叙述等艺术手法在全文的运用,这些压迫与爱是以零散的方式散布于作品中。本文旨在尝试对这一主题进行提炼、阐释。  相似文献   

2.
托妮·莫里森是著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的小说以自己作为黑人女性的特殊经历为依托 ,从一个黑人女性主义者的角度 ,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黑娃》通过对黑人女性的分析 ,阐释了托妮·莫里森的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3.
年方十八的黑人女中学生多卡斯(Dorcas)是托妮·莫里森的力作《爵士乐》(1992)中的重要人物。她扮演了“第三者”的角色,致使男女主人公的婚姻陷入危机。多卡斯的成长环境与老一辈的黑人不同,她完全在城市的喧嚣中长大。她所选择的是一种听任本能和欲望支配的生活。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多卡斯的行为人格作一分析,以揭示该“第三者”形象所隐含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心理意义。  相似文献   

4.
<秀拉>是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的新起点.该作品中的黑人女性形象十分引人注目,她们的生命轨迹隐含了莫氏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背景下黑人女性命运的深切思考和探索.从小说的表现手法来看,<秀拉>也基本上莫定了莫里森的创作风格.因此,对该小说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莫氏的创作思想和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展示了由白人强势文化冲击 所造成的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悲剧。作品描写了白人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对黑人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探讨了抵 抗白人文化冲击、保留住黑人文化的途径。本文从性别、种族、文化的角度解读这部小说,认为莫里森关注黑人心灵 受白人文化侵染这一遭人忽视的现象,这使她的作品在思想深度上不仅超越了前辈黑人作家,也走在同时代人前面。  相似文献   

6.
《天堂》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康索雷塔是作家在小说中刻画的一个重要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她的身上同时体现了爱与融合。  相似文献   

7.
李琴 《青海师专学报》2006,26(3):163-164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美国当代黑人小说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多重叙事视角的运用,来探讨莫里森小说的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8.
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令全球文化界翘首瞻仰的桂冠——颁给了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 莫里森写了六部小说,均以美国黑人社会为背景,用她独特优美的诗一样的语言陈述黑人的命运,具有史诗般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1993年诺贝尔学奖获得,美国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 小说中对人物与会点的颇具匠心的命名方式不仅体现了非洲的民俗特点和化传统,而且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烘托作品主题、伸张正义和鞭挞邪恶都有举足轻重失艇。  相似文献   

10.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创作中特别关注非裔美国人因为爱的变异引发的暴力导致的悲剧。她的小说揭露了美国黑人男性,他们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同时又是施害者,他们把变异的爱转移到比他们更弱小的黑人女性身上;同时也剖析了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历史命运以及她们重重压迫下表现出来畸形的爱。本文力在指出莫里森创作文本中那些"令人恐惧的爱",及其表现形式的多维性。  相似文献   

11.
《简·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女主人公简·爱敢于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她用她的善良、朴实和自强不息的人格魅力感染并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相似文献   

12.
托妮&#183;莫里森是现当代美国最著名的非洲裔女作家之一,她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很多评论家认为《宠儿)是其代表作品,并从不同的角度评析了该小说,但是很少有人运用存在主义思想评析它。本文将主要运用让&#183;保罗&#183;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以及自由选择的思想分析女主人公——塞丝。通过探讨其在荒谬的世界中的行为及其后果,本文认为塞丝通过自由选择寻找到了自己的主体性——她.是一个自我定义的母亲,而她也变得越来越成熟了。  相似文献   

13.
托妮·莫里森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 ,其作品主要描写黑人的生活状况及心灵世界。她的代表作之一《所罗门之歌》讲述绰号为“奶人”的黑人男孩的成长历程。奶人在家中得不到自由 ,父母令人窒息的冷漠的婚姻生活 ,甚至母亲和情人的汹涌的爱对奶人来讲也是一种桎梏。而在离家的旅程中 ,他获得了自由 ,找到了自我 ,找到了自己的根 ,也了解了祖先的辉煌过去。  相似文献   

14.
夏绿蒂·勃朗特、狄更斯、盖斯凯尔夫人曾被马克思誉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但夏绿蒂·勃朗特不同于狄更斯和盖斯凯尔夫人两位作家,她喜欢在作品中把已经优秀的人物塑造得更优秀.小说《简·爱》就是通过几个不同的贫困情节展示了简·爱的人格发展和人格魅力。贫困和磨难对简·爱来说是一笔财富.正是在贫困中简·爱才学会了生活,懂得了怜悯,赢得了尊重,认识了自我,获得了独立,体验了爱情,完善了道德,使简·爱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崇高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托妮&#183;莫里森在小说《秀拉》中,塑造了一个特立独行地追求自我的黑人妇女秀拉。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了秀拉追求自我的方式、意义,以及她自我追求的失败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宠儿     
阅读背景:1993年10月7日,瑞典学院宣布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一位女作家,而且是一位黑人女作家,在国际文坛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这位获奖的黑人作家就是美国的托妮·莫里森,她因为在"富于想像力和诗意的小说中,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现实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而获得这一殊荣。托妮·莫里森(ToniMorrison),原名克洛艾·沃福德,1931年2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附近的钢铁工业小城罗伦。她的父母原为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的佃农,为了摆脱贫困而迁移到这个小城,他的父亲靠做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为了补贴家用,莫里森12岁便开始一边学习一…  相似文献   

17.
夏洛蒂·勃朗持以其代表作《简·爱》,以她足够的天才为自己赢得了“伟大”的声誉。她不仅当之无愧地立于19世纪英国一派出色的小说家之列,而且她在妇女问题上高扬的人格独立与平等解放的思想,即使一个半世纪以后的今天,仍洋溢着势不可挡的激情和活力,闪耀着璀璨的时代之光。《简·爱》出版仅一周,《每周记事》(1847年10月23日)就撰文说《简·爱提“多年来出版物中最不同凡响的作品”。那么简·爱也自然是夏洛蒂这位“英国小说家史上最少受别人影响、最具独创天才的作家”笔下所塑造的最具新颖素质的女性形象了。幸运的苏童是20世纪…  相似文献   

18.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秀拉》通过对女主人公秀拉和黑人社区“底层”的描写,探讨了关于黑人女性寻求自我和黑人群体重建种族文化的话题。这一主题的表达有赖于作品中众多象征性意象的运用,着重分析这些意象的隐喻意义,并发掘莫里森文本的民族寓言特质。  相似文献   

19.
呼唤自己心中的上帝姜刚《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一出版就引起社会上强烈的反响,令人一读再读而余味不尽.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成功地塑造了简·爱的形象.小说的女主人公简·爱自幼失去父母,被舅父收养。舅父去世后,狠心的自...  相似文献   

20.
独特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使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饱蘸悲愤之情,塑造了一个个在黑人信仰与白人意识、部落价值与现代文明的夹缝里挣扎、扭曲甚至迷失的撼人心魄的艺术形象.这种从黑白两种文化的对立与错位造成人物价值观的扭曲这一层面上,揭露种族歧视罪恶的探索及其独具魅力的艺术成就,正是托妮·莫里森对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