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从13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元帝国的版图,元朝中央对西藏地方实施了有效的管理和统治。在中央设置了宣政院,并以帝师兼领院事,宣政院在西藏地方上设置了宣慰司,同时,乌思藏本钦作为教主份地的首席官员,也成为元朝政府承认的正式地方官员,而且有时还可兼任宣慰史,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和灵活的多元化的治藏体制,为明清等朝对西藏的统治和管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纵观历史的发展与沿革,西藏在元朝时期便正式纳入到了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从元朝开始,历代中央政府为了对西藏进行更加有效地治理,制定了不同的治藏方略。他们虽已失去了政治法律的社会约束力和强制力,成为尘封的历史档案和文献,但作为历史发展的见证和先人智慧的结晶,应该认真总结和整理,为当代政府治理西藏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金有福 《历史学习》2001,(11):25-25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元朝西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以来,历代中央政府一直对西藏直接行使主权。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既讲到元朝时西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的情况,又提到清朝时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与开发的情况。可是对明朝时西藏的情况,教材既无字介绍。  相似文献   

4.
西藏在元朝时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而元朝建立的帝师制度对西藏的统一,对西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以及在当时的政治稳定、中央政权的行政影响力扩大方面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意义,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终元一代,元朝蒙古上层对藏传佛教崇信有加,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讲,元朝蒙古上层一方面利用藏传佛教来达到怀柔吐蕃和统治本国民众之目的,另一方面,蒙古统治者自身对终极关怀的极其重视。从客观上讲,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如西藏佛教领袖、西夏佛教、蒙藏文化的相似以及生物基因等方面的影响。不论从主客观,还是从内外因讲,元朝蒙古上层崇信藏传佛教都是多方面的、多因素的。  相似文献   

6.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朝代,其统治具有鲜明的蒙汉二元性特征。在统治政策的制定上,既有有对蒙古传统的继承,又有对汉族文化的吸收,也有新的发展及演变。本文从元朝的政权机构及制度建设、民族政策、边疆治理等几方面简要地对元朝的统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元世祖忽必烈是否曾下达过毁弃全国所有城池的命令?古合肥的斗梁城是否也遭夷平?文章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否定了“毁城说”,并力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统治的合理性及忽必烈建立大统一元朝政权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8.
元代"四等人"制是元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元代影响深远。其形成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战略的考虑。"四等人"制为维护元朝的统治可谓功不可没,但也加深了全国各族之间的隔阂,加剧了民族矛盾,成为元朝统治崩溃的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9.
元世祖朝东宁路的立废是元朝与高丽特殊政治关系的产物,同时又与高丽政局的变动、元朝对高丽统治策略的转变等密切相关。隶属于元朝的东宁路最初统辖着六十故城的领地。东宁路主要由归附元朝的高丽人进行统治,元朝则派达鲁花赤进行监临控制。倚元立国的高丽王不愿在东宁路的归属问题上与元朝产生冲突,而只是竭力维持现有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两都之战是在元朝中期发生在蒙古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是元朝中期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大都方面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次战争虽然历时时间不长,却削弱了元朝统治的力量,对元朝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元朝的最终灭亡也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1.
蒙藏民族传统的亲和关系,为元朝有效治藏带来了诸多便利,并使藏区形成一种归附和心向中原的传统,同时,这种传统也并不会因元明政权交替而丧失,这就决定了明王朝治藏有故踵元制的一面。但是,由于元明交替更意味着中原统治民族的换位,既有民族关系格局被打破,又使明朝对藏施政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元代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元代传世画像、墓室壁画和出土实物资料等,探讨了敦煌壁画中所绘蒙古族供养人所着半臂的形制。  相似文献   

13.
国家图书馆藏公文纸本《魏书》纸背元代文献,是目前继黑水城元代文献之后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元代一手文献资料。该文献中编号为GT[W:16·39]、GT[W:16·40]的两件文书实为一件,其性质为杭州路向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汇报该路东北录事司孤老健康状况等的呈状。文书反映出元代杭州路孤老的收养时间在50岁左右,实施查勘孤老健康状况者为坊正。文书又证实了元朝后期杭州路复置四隅录事司情况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高丽忠宣王西谪吐蕃事件,近年来,颇得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重新梳理,认为王璋西谪的直接起因,在于“忤中贵人”;其根本则是由于王璋不会坐视高丽丧失独立地位的“个性”,元朝廷制造借口,使其远离大都和王京,以便实施“中土化”高丽的计划。  相似文献   

15.
元代的哈剌和林(Qara—Qorum)故址在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后杭爱省(ayimaq)额尔德尼召北。从1220年到1259年,哈剌和林作为大蒙古国的都城,云集了东西方的各色人种,境况盛极一时。1260年以后,随着忽必烈政治中心的转移,这座草原城市逐步降格为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和林宣慰司、和林等处都元帅府、和林等处行中书省、和林总管府、和林路和林行省治所,后来又成为岭北行省治所。整个蒙元时期,哈剌和林的教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形成了漠北地区的一个文化亮点。笔者依据各类史料,就哈剌和林教育的渊源、脉络、走势及其特色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草原深处的教育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对草原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中央政府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藏区进行的茶马贸易对当时西部边疆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明代是中国历史上茶马贸易最为繁荣的时期,而河州又是明代茶马贸易最为兴盛的地区。明代河州的茶马贸易繁荣为何能够繁荣起来?论文从河州特殊的地理位置,藏区对茶叶的需求,明廷抵御北元、羁縻西番的政策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元代入居内地的藏族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时,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来到祖国内地,这其中就包括了来自吐蕃地区的藏族人。论文概括地叙述了元代人居内地的藏族人的总体状况,从萨迦派的僧人,噶玛噶举派的僧人和世俗官三个方面对元代人居内地的藏族典型人物作了微观考察,并总结出了元代人居内地的藏族人的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崇祯二年,督师袁崇焕斩平辽将军毛文龙。这一事件发生于何地,今天所见的文献记载是有出入的。其中《袁督师斩毛文龙始末》、《幸存录》、《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等几部由生于当时的史学家所著的文献对此问题的记载是可信的,主皮岛说的《崇祯长编》是失实的,袁崇焕斩毛文龙的地点应在双岛。  相似文献   

19.
元代法律典籍《元典章》、《通制条格》中有许多公文是用直译体写成的。直译体与传统公文所用的书面语不同。直译体的词汇是汉语的,语法是汉语和蒙古语杂糅的。阅读直译体公文必须要了解独特的公文用语及其常见组合,了解汉语、蒙古语语法杂糅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张之翰是由宋入元的遗民诗人。他的《西岩集》里保存了一部分宋末诗人的珍贵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弥补《宋诗纪事》、《宋诗纪事补遗》、《宋诗纪事续补》、《宋诗纪事补正》直至《全宋诗》之遗佚。而那些对于这部分诗人、诗作的评论,则又可以为《宋代文学批评史》尤其是宋代的诗论史,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