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屈赋篇制宏伟,风格独特,它所含的丰富内蕴成了历代诗人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由于屈原生于楚国,屈赋产于南方,因而屈赋是来自独特的文化传统,还是在必然具有南方部分特色的同时又对中原文化作了充分吸收?这成了探讨屈赋成因及特色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屈赋研究史看,自汉代至清末一直延续着屈赋是否继承了经书传统,是否具有儒家思想的争论①。清末民初,刘  相似文献   

2.
王平 《丹东师专学报》2001,23(3):22-23,11
“屈赋”是中国北方文化与处于南方楚地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当时楚国人采取了谦虚、广纳博采的文化精神,使文化交融发生在楚国地区,文化交隔所在地往往是新文化成果产生的地区,“屈赋”作者屈原正是及时地把握了这个时机,结合楚地民歌特色,吸纳中国北方文化精神,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巨制-“屈赋”。  相似文献   

3.
屈原所创作的屈赋文化对毛泽东诗词的创作风格有着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艺术风格的影响,毛泽东诗词继承和发展了屈赋文化中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二是诗歌意象的影响,毛泽东诗词借鉴了屈赋文化中的诗歌意象;三是诗歌语言特色的影响,毛泽东诗词继承了屈赋文化中描绘湘楚地方风物特征的诗歌语言特色。可以说,毛泽东诗词通过对屈赋文化的继承和超越,成为20世纪中国古典诗词的高峰。  相似文献   

4.
“楚辞”与《诗经》在前辈学者比较中,主要集于二者的成书时期、地域、内容、风格、影响等方面。经此比较后,有学者便以屈赋与《诗经》各自的特点来界定南北文化的特色。如有以篇章中“兮”字运用的多寡来区分南北文化;又有因屈赋中多见巫现之风,便有以此界定南方文化是以屈赋为代表的巫文化。细研其成果,对以上两个界定颇有疑议。故通过实考屈赋,查阅文史,在深入了解楚地社会风俗、宗教信仰、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兮”字的运用是否可以作为南北文化划分的标准以及南方文化是否可以被界定为“巫文化”。  相似文献   

5.
屈赋是在荆楚原始化土壤中孕育出来的艺术之花 ,其代表作《离骚》具有浓厚的原始文化色彩。诗中肇赐嘉名、陈辞重华、上下求女、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神游西北等重要环节富含原始文化内涵。比兴手法所表现的好修之志贯穿《离骚》脉络的始终 ,这一手法是以巫术原理——相似律——为思维基础的 ,较《诗经》保留了更多巫术色彩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屈赋中的外来词着手,分析这些外来词的来源,借以证明至迟在屈原时代,域外文化对屈原、楚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就有过明显的影响。其影响的源头,既有西亚巴比伦文化,也有希腊文化和印度文化。因此,在屈原时代,透过屈赋,可确知来自域外的巴比伦、希腊、印度的神话和文化因子,已经进入了屈原的知识视野并被写进屈原的楚辞中。  相似文献   

7.
屈原《九歌》作为祭歌,其祭祀文化不仅融合了中原的礼乐文化,也兼有南方巫风文化的影子。它不仅反映了楚地文化对祭祀的重视,还体现出楚地文化极富浪漫色彩和生活情趣等文化特点。这对于南方文化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楚辞体是一种带有浓厚荆楚地方色彩的文学体式,源于南方文化,并以其对传统四言句式的突破、“兮”字句的广泛运用及浓烈的抒情色彩作为楚辞这一文体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屈赋研究的指路牌──简评赵沛霖《屈赋研究论衡》林祥征天津教育出版社为了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出版了一套《学术研究指南》系列丛书,受到了读者的好评。赵沛霖先生为这套丛书先后写了两部著作,一部是《诗经研究反思》,另一部就是《屈赋研究论衡》。(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0.
以尼采日神、酒神精神为参照,对屈赋文本背后的艺术精神作理论分析。在屈赋文本中,同时呈现出理性对作者创作的约束和非理性在作者创作中的冲动,两者构成屈赋艺术精神的关键内核,使屈赋取得极大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文明古国的文化,大多出现断层甚至衰亡现象。中国文化却延绵数千年而传承不辍。南方的楚文化,作为长江流域几千年原始文化发展的结晶,与北方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交相辉映,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宝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书写了灿烂的篇章,和北方黄河流域富于理性色彩的文化相比,从总体特征上它更趋于想象、情感、体悟、更具有浪漫色彩。  相似文献   

12.
屈赋中的原始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楚巫术文化是原始宗教的表现,残存着许多原始思维的影子。楚国这种国有文化对屈原有着深层的影响。从屈赋的内容及比兴的手法中,我们都可找到原始审美意识的遗存。  相似文献   

13.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花》是有关美国南方没落贵族的生存状态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福克纳以其灵巧的情节建构、多角度的形象呈现、精妙的叙事视角和浓重的象征色彩,运用时序颠倒、哥特式小说叙述等创作技巧,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相当广阔的南方画面,吸引着人们去体悟其中深邃的主题意蕴,烘托出走向衰亡的南方气氛,表达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薇 《课外生活》2020,(5):40-41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从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地方言,创作了一种崭新的诗歌体裁——楚辞。此后,也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楚辞》一经形成,便带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它拥有特殊的音调、音韵,浪漫深情,瑰丽多姿,蕴含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文化色彩,其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情,都韵味深刻,值得探寻。  相似文献   

15.
发愤—忧患感伤 ,怨怼—批判抗争是屈赋的情感特征 ,追溯屈赋情感世界的“发愤”与“怨怼”的内容 ,它有其产生的现实根源。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 ,屈赋情感的独特性与独创性是在想象中创造情节 ,在虚实多变中塑造人公形象 ,在比兴手法的创新中拓展情感抒写的时空 ,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威廉·福克纳是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中大量运用了神话原型模式,从而使整部小说充满了反讽色彩,揭示了美国南方精神文化的衰落。从结构、人物、意象等方面分析《喧哗与骚动》中的神话原型,能深度揭示福克纳对美国南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批判以及对人性和人类命运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屈赋注解》简介继《屈原及其九歌研究》之后,蒋南华先生的另一部学术专著《屈赋注解》于1993年问世。该书为贵州省社科“七五”规划重点课题,由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补贴出版。。《屈赋注解》经省人民出版社编审叶光达先生审阅鉴定,写有较详细的审定意见。...  相似文献   

18.
喀什话作为雏吾尔语南方方言的分支,作为雏吾尔语结构功能及文化上的变体。它总体上与雏吾尔语标准语保持了一致,但由于历史、文化、宗教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喀什话保留着独特的语言文化特点。亲属称谓是其中之一。它有亲属称谓数量少,简洁,宗教色彩浓厚,职业、家庭背景影响大等特点。论文结合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探讨雏吾尔语喀什话亲属称谓特点,展示喀什话独特的语言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19.
关于环塔里木盆地的早期居民及其文化问题。学术界前辈无论是国际的或者是我国的都作过不少研究。虽有一些有益的见解,但许多问题仍然存在。这里的居民和文化,是本地的抑或是异地的?为什么在这块土地上呈现出既有西方色彩的又有东方色彩的还有南方色彩和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色彩的许多因子?它越出了问题本身研究的范围。涉及学科甚多,势必难度很大。而目前国际学者和我国学者对这一地区已经取得的诸学科上研究的成果,还未见到综合的处理;因此,本人在这里提出的一些看法,虽不很成熟,但是我想也是可供深入研究探讨时参考的。  相似文献   

20.
于锦华 《考试周刊》2007,36(16):37-39
现代日语中的“基本色彩词 名词”结构词汇具有多种含义,其中的基本色彩词既可以表达单纯的色彩感念,也可以表达色彩以外的抽象概念。当基本色彩词单纯表达色彩概念时,此类词汇除了表达某种色彩的某一事物以外,还可以借色彩表达社会文化含义。这些意义的产生是由于不同的色彩给人造成不同的心理效应,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