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传统社会视儿童为“小大人”或成人的附庸,这种儿童观深刻影响了童谣与儿童的关系。童谣自诞生之日起即与政治生活缠杂不清,远离儿童。王阳明提出儿童教育当顺应“童子之情”后,童谣才见转折,开始贴近儿童和儿童生活。清末时,在“西学东渐”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儿童教育踏入近代的门槛。而就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真正意义上的童谣集。故此,童谣发展的历史恰好清晰地反映了传统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变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鲁迅作为一位曾经较长时间从事过教育工作的文学家、思想家,在儿童教育问题上亦颇有见地:基于他对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儿童观、父母观及其传统文化层面的考察,在儿童教育问题方面提出了要理解儿童、指导儿童和解放儿童的思想。他认为,应当从孩子的心理出发去理解儿童,从正确的儿童观出发去正确地指导儿童,从摈弃传统教育观出发去解放儿童。鲁迅先生关于儿童教育的这些认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今天儿童教育中如何科学地认识儿童、正确地指导儿童、理性地解放儿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杜威是20世纪现代"儿童中心主义"思潮的集大成者,其儿童中心观的内涵是"儿童、教育与社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该观点源于杜威教育理论中的生长论、个人/社会理论与经验论,并且是这三个理论在儿童教育上的有机结合.本文分析了杜威儿童中心观与上述三个理论的渊源,并在此基础上将它的内涵归纳为"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最后分析了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保护”一词在现代教育学视野中具有深刻的学术含义和社会学意义。在从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过程中,人们围绕如何看待儿童、教育和学校这些问题产生了许多认识上的分歧,并交织在一个颇具日常生活色彩和丰富教育学意义的概念——“保护”一词上。与传统教育观念和日常生活场景所指不同的是,在现代教育场景中“保护”意味着让儿童“去生活”。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表明,确立儿童教育的近现代立场将是教育领域内一场深入持久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论儿童教育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儿童观认为,儿童与成人相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无知.与此相应,儿童教育的任务就是把成人世界的东西灌输给儿童.而现代儿童观则认为.儿童有其不同于成人的生活,儿童是在自己的生活里实现其成长的.传统教育是学习取向的,现代教育是成长取向的.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没有任何事物比儿童及其成长更重要.除了现代儿童教育观念,我们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6.
儿童观是人们如何看待、评价儿童的基本理念或基本态度。儿童观影响儿童教育的理念、路径、方式与实践行动。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表明,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立场与儿童教育实践。儿童教育的理想与现实形成的巨大反差要求必须从根本上重新审思现代儿童教育实践的应有状态,必须站在儿童发展的视角予其以关注,予现代儿童观以必要的人文关怀。这在今天不仅有其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是现代儿童教育应然的价值追问。  相似文献   

7.
儿童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儿童观的问题。对于"儿童观"的认识和理解,人类经历了一个艰辛又充满激情的光辉历程。尤其在当今急剧变革的时代,儿童的生存和背景变得异常复杂,儿童观的深层危机已经对人类教育构成了威胁。儿童的教育需要正确的"儿童观"做强有力的基础。何时导正了对儿童的观念和行动,教育何时才会有希望和出路。这样看来,要建立正...  相似文献   

8.
"儿童读经"是中国文化、中国教育的一种传统,却是不好的传统.薛涌称蒋庆的儿童读经理论是"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年轻学者刘海渡等人则为蒋庆辩护.刘海波崇信至今流传在他家乡的传统教育观念"棍棒底下出孝子",并宣称正确的是非观念、良好的习惯是灌输甚至惩戒的结果,以此为"儿童读经"辩护.刘海波虽然被称为"哈耶克式的自由主义学者",但事实上他的教育观念是与哈耶克的思想完全相悖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改造儿童教育的传统观念,建设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关乎农村乃至全社会的发展.本文将留守儿童问题与生态系统观相结合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根据留守儿童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七大指标,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生态模式,并分析生态系统观中各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作用及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近代重要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一直活跃在中国思想舞台的中心。梁启超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梁启超重视文字阅读的普及,建立了“识字——阅读——理性”的逻辑关系;重视女性,肯定女性在塑造童年和保护童年方面的重要作用;还强调要培养幼童的廉耻观。梁启超一方面批判了中国落后的儿童教育;另一方面在学习西方儿童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儿童教育的主张。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留守儿童”不是问题儿童的代名词,“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一种“帮教”性质上的“扶差”教育,它的基点是预防性的,因此,在正确认识“留守”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留守”本身的正面的教育意义,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塑造为一种“特色教育”,通过“留守”本身所蕴藏的教育内容来预防“留守儿童”所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另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4年5~9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委托,华中师范大学中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了专门的调研组,就这一问题分别对湖北武汉、英山、京山、随州等县市进行了调查,随后又将这一调查扩大到湖北襄樊、麻城两市,以及安徽、河南、湖南等省部分县市[1]。调查采用访谈、座谈、问卷、查阅档案、心理测量等方式进行。通过这次调查,结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4年8…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哲学思潮导致人们形成不同的儿童观,以进步性、普遍性和规律性为核心的现代性思潮导致人们把儿童看作“贫穷”的个体,而崇尚差异性、多元性、特殊性和无序性的后现代思潮则帮助人们重新认识到儿童的“富有”。  相似文献   

14.
儿童人类学的儿童观可以概括为如下3个主要方面:文化之网上的儿童、主位的儿童、具体的儿童。儿童人类学的儿童观对分析教育问题很有价值,例如对当今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儿童个性发展、儿童自主发展这3个议题进行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Keith Walker 《Interchange》1998,29(3):287-308
Justifications of policies must be clearly warranted if educational leaders are to continue to maintain integrity and to sustain the trust of those served. Educators are called upon to mediate many private and public interests, including those pertaining to personal, organizational, professional, and societal values. This work of mediating conflicting values often relates to guarding and/or advocating the interests of children. Leaders must understand what they mean when evoking the potent phrase in the best interests of children. More importantly, they must avoid the temptations of sophistic misuses of the best interests of children notion. What is meant when we say we are deciding in the best interests of children? Each of the political, psychological, pedagogical, philosophical, jurisprudential, and ethical grounds undergirding the concept of the best interests of the child contributes content and meaning to the phrase. While each of these perspectives merits consideration, this article is delimited to an exploration of three interpretations from the field of jurisprudence and four interpretations from the field of ethics.  相似文献   

16.
二十多年来,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成果丰硕.但"留守儿童"的涵义似是而非,界定不清,逻辑不彰,有必要进行理性的"清思",即何为"留守"、儿童为何"留守"、儿童用什么"留守",藉此追踪"留守儿童"在根本上意味着什么.文章通过文献梳理,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揭示现有的"留守儿童"研究不仅缺乏基本的学术逻辑,而且丧失起码的底线伦理思考,掩盖了现实生活中广大弱势群体非人道的社会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7.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农村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出现,给社会发展带来种种隐患,已成为"社会之痛"。文章分析了产生"留守儿童"的各种原因,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农村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出现,给社会发展带来种种隐患,已成为"社会之痛".文章分析了产生"留守儿童"的各种原因,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实践中,"对话"常被当作一种教学方式或者是教育精神.本文力图从多样性的"对话"内涵入手,寻找关于"对话"的核心要素和综合观点,并探索"对话"的内涵对幼儿音乐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开始引起关注。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大、生活与教育条件差、教育资源匮乏,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纳入到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之中意义重大。政府要做到目标明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政府主导职能,坚持公益为本;均衡发展,逐步推进,构建起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