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高等学校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必须要转变观念,在专业技术教育中体现人文素质教育;必须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育方法,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加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贯穿于体育教学活动之中,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对体育教学中为何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种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基本技能,而且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可以说,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基础,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创新体育与传统体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比较,旨在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有很多方面相一致,而且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帮助学生掌握终身体育所需要的知识,提高体育文化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1.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是推动社  相似文献   

5.
试析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突出素质教育的核心、解决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理研究、学科建设研究,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完整体系。要研究总结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创新、方法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经验。要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教师及学生的作用,规范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行为,夯实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基础,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也是21世纪体育教育的必然。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其首要任务之一,体育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贯彻素质教育的任务,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化和发展,也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关键。创新教育在教学中体现为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应立足于日常的体育教学,立足于知识的转化和运用。高职体育专业的教学优化,首要的是要认清高职高专体育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本文就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优化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综观当前素质教育新的热点,我们可以发现,素质教育观念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有关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的理论也正在发展之中.目前吉林省高师体育教育正在深化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突出的是创新.虽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吉林省各高校蓬勃发展,但在实际调查中可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创新能力的欠佳.因此,需要创建一个较为健全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否则,创新能力的培养便成为一纸空文.本文在充分论述了国内外创新评价的发展历史和成果的基础上,对当前体育专业学生及毕业生进行创新能力调查统计,对体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匮乏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创建体育专业学生专项创新能力评价新体系.本文系统阐述了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特点,并创建该体系指标内涵说明,同时借助于心理学和社会学有关原理对创新评价新体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该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为促进体育教育整体改革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教育对于一个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手段,一个学生在学校系统教育的时间相当于18年,这对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生活态度都产生重大的影响,高中体育教学作为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阶段,为其他学科教学提供了基础保证,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教学思维以及教学方法都是一次巨大的变革。素质教育的原则指出,体育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以及学习的运动技能,这样才能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和自我提升能力。因此,高中体育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人社会化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深入,怎样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新课改中的一个研究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和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教给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不仅要从社会文化、教育体制、课程建设等方面来探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应关注体育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本文试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心理环境和动力系统方面来探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学校体育与健康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要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3.
郝长江 《新疆教育》2013,(16):84-84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表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如何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并主张因材施教,提倡发展个性的教育方法,主要特征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应对新形势下高科技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培养具有扎实基础,高素质、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各类人才。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核心环节,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挖掘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15.
付红莉 《文教资料》2005,(24):57-59
加强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因此,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人才。同时,语文教学要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教育思想的灵魂,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育必须顺应新世纪的发展要求,更新传统的思想和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实施创新性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17.
唐勇 《陕西教育》2009,(1):82-82
创新是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是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动力。只有大胆创新才能让祖国更加强大昌盛、繁荣富强。而创新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现代教育。因而,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富有创造能力的实用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教育部门的当务之急。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郎新建 《新疆教育》2013,(12):36-37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育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创新能力对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掌握现在和将来乃至终身体育需要的健体知识,健体技术和技能以及的体育文化素养意义重大。教师如何立足课堂,实施创造性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每位体育教师在新形势下重视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的综合工程,各学科教学都肩负着落实素质教育的重任。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育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新时期的必然要求。体育教学要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体育精神转变教育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心理等素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劳动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增强创新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新课改顺应社会发展与教育形势的发展需求,将创新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以高考为指挥棒的说教式、灌输式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问题意识的增强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长远发展,为学生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