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上,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提倡社会和谐”的主张进行了扬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武器从而创立了自己的和谐社会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最高境界是“自由人联合体”,要达到社会和谐必须以高度的社会生产力为前提。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辩证法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石,在对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进行了彻底的理性批判基础上,对和谐社会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指出和谐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进而实现了和谐社会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巨大飞跃,但不可否认,受历史局限,也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为早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错误解读和盲目实践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3.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区别不仅表现在“理论内容”方面,更表现在“方法论”上。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自身所具有的“历史他因论”和“历史外因论”性质,是其之所以带有“空想”性质的方法论根源。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与其在方法论上具有“历史自因论”和“历史内因论”的性质是分不开的。深入把握二者在方法论上的差异,对于思考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上学期,我们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高年级学生中开设了《空想社会主义史》课程,比较系统地讲授了空想社会主义从产生、发展到逐步衰落的历史。目的是:第一,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是其创始人从头脑里冥思苦想出来的,它深深扎根于人类社会的实际生活中;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历史的联系,从区别中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联系中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第二,划清空想与科学的界限,在实践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阵地。第三,认识先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形成什么是文明?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步状态。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无疑地是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文明观成果的,但又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的文明观,它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是最科学的文明观。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资本主义大工业获得空前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日益壮大,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工人革命运动。自然科学也已获得了重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条件已经日益成熟。马克思恩格斯对文明问题的论述,也就随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现而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先秦原始儒学极具价值的思想,是将社会和谐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孔子的和谐社会理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是难以实现的.柏拉图的和谐社会排斥个人选择等级的自由,压制个性的发展.奥古斯丁以上帝的至上性、普遍性消解了个性、人性.空想社会主义试图给予人们以人文关怀,但脱离了现实的物质基础,人性无法得到充分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给我们指出以人自身和谐发展为基础的一种最理想的和谐社会,充满着人性的关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论的核心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非常人性化的发展观,是在和谐中求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特征,与科学发展观一样,共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和谐社会的理想,确立“以人为本”的和谐价值理念。以人为本的和谐价值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和谐理念与以往和谐论的根本区别。以人为本的和谐价值理念的确立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是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最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是转变发展观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应深刻认识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区别;经济增长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区别;优惠政策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区别;政绩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读《新世界的思想──空想社会主义分析》李宗楼在人类思想史的长河中,空想社会主义是涌起的一簇绚丽的浪花,而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则是这簇浪花中最闪光的部分,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超出旧世界秩序范围的“新世界的思想”。华中师范大学许耀桐教授(现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建设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流行过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错误观念。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蓬勃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传统观念的错误和危害。但是,由于这些错误观念的认识论根源尚未被人们普遍看清,因而许多同志还没有明确认识到传统观念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的根本区别,有的同志甚至把二者混为一谈。为了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彻底地摒弃传统的错误观念,我们有必要重新深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的科学性何在?如何认识这些理论的历史任务和方法,即它在什么条件下和范围内才是科学的?传统的错误观念是如何简单地、教条式地和形式主义地对待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理论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的亲密合作中,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揭示了资本主义存在的固有矛盾,并通过对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批判,发现新世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和宽阔大道。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阐释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的。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认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经典作家对于社会主义的早期思考成为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善于望远登高,他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的设想,是前无古人的。其现实依据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其理论依据是唯物史观。他们设想的“未来社会制度”,是“无阶级社会”“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实行社会计划调节,无商品、无货币社会”,他们认为“共产主义将按低级、高级两个阶段发展”。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制度”,而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注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区别开来,不可能丢掉公有制、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在国体上仍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政体上仍将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仍是现实的社会主义,而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与共产主义同义语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的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并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和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主要源于实践根据。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之间,有两方面的关系值得研究。第一,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为我们在更大的历史跨度中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社会和谐的观点是他们在自己的学说中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面论证了的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5.
财产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核心问题,它几乎存在于他们各个阶段的作品中。受着当时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和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直接指向私有财产所有制,与此相应,提出了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共产主义的财产公有制取代财产私有制的针对性方案。然而从德文词汇上来看,与私有制相对而言的财产所有制形式可以用"公有"、"共有"、"公共所有"和"社会所有"等不同方式来表达,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提出了"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概念。对此,我们尝试着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本为阅读基础,在不同表达方式与其所表达的内容上进行关联性认识,并通过这样的认识进一步获得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相关思想的准确理解,进而对事物本身进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进行了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考察三代领导集体探索的过程,可以得出以下历史启示: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的定位与马恩对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特征的界定是一致的,有着内在的理论渊源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不同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的认识过程,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视阈下马克思人格思想的价值跃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人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从历史唯物论出发,对人格进行了系统阐述,折射出了人格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现阶段,深度挖掘马克思的人格思想,对塑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人格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一个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的深刻性,不仅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诊断资本主义社会,考察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更在于他们的全球化思想所蕴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光芒,这就是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整合。尽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今日的全球化理论不可同日而语,但马克思主义关于全球化的基本观点、价值观和方法论仍然是分析当今全球化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提出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实现人类解放,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结合中国国情,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新概括: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消灭贫困;进行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反对"地方性社会主义",向世界开放;找准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是经典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联结的关键环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奠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