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三角轨道交通产业的高速发展为产业集群和铁路高职院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适应轨道交通产业链的发展,铁路高职院校应对接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做”优”轨道交通类专业;对接轨道交通光机电与系统集成产业链,做“精”电子信息类专业;对接轨道交通服务产业链,做“特”现代服务类专业.  相似文献   

2.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这为铁路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分析铁路高职院校在服务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总结铁路高职院校服务于产业发展的一些具体做法,可以为高职院校服务于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形成“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格局,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基地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成17个现代产业学院,实现宁夏高等教育发展新突破。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着6个“双主体”育人产业学院。文章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探索能够适应宁夏“六新六特六优”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轨道交通类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为确保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的输出质量,近年来地方本科高校加强与当地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已成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以大连科技学院为例,从专业框架重构、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探索轨道交通类专业的建设路径,以适应轨道交通产业的用人需要。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从这一特征出发,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近10年的办学实践中,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服务铁路、面向社会”和“主动适应、主动服务”的办学思想,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001年和2002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均突破95%;2003年,虽受“非典”影响,就业率仍达到90.3%。一、以“主动适应、主动服务”的办学思想构建融入式产学合作模式学院52年的办学历史,形成了与铁路一线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传统纽…  相似文献   

6.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重要的办学模式,适应地区产业发展特色,探索独特的融合模式对职业院校发展至关重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探索产业学院的产教融合模式,对接莆田智能制造千亿产业集群,与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带动区域中小企业联动办学,形成“1+N”产教协同育人模式;以学生全面成长为主线,重构“强基础、重融合、多方向”的课程体系,实施师资、课程、评价、赛训“四融并重”教学改革与产、学、研、训、赛、创“六位一体”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期间,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培养适应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迫在眉睫。面对新形势,建议湖南省实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保障工程,其具体措施是:行业引领,建立适应产业对接的新机制;政府统筹,形成服务产业的创新体制;校企合作,共育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被确定为广东重点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2009年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区落户江门,这都向广东高校提出了加快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任务。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以工科为主的五邑大学抓住机遇,适应广东产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2010年以来汇集机械、电子、计算机、中文、会计、外语等专业优秀学生组建轨道交通综合实验班,与广东  相似文献   

9.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组建航空旅游专业群,创新航空旅游类专业发展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力求整合“政、行、企、校”四方资源,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适应航空旅游市场需求的“泛旅游”复合型人才,为产业与市场发展需求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带动航空旅游“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3月25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行校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青藏铁路产业学院揭牌仪式。此次签约仪式,标志着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弥补了西藏铁路行业人才培养的空白。据悉,此次挂牌成立的青藏铁路产业学院是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产业学院,将聚焦西藏铁路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挂靠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将“两型社会”理念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密切关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人才需求动向,成为“两型社会”城市圈人才的输送基地.  相似文献   

12.
全过程工程咨询产业学院建设以“双高”背景下工程造价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契机,基于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变革,围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来进行。其四层级整体设计与全新组织架构为:产业学院→行业联合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工作室,其组织设计为“产业+”“行业+”“智库+”“课程、项目、双创+”模式。全过程工程咨询产业学院建设构建了多层次多维度设计校企联动机制和政校行企发展共同体,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汽车制造业是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中“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之一。校企共建汽车产业学院将为服务湖北区域“51020”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提供有效保障。通过阐述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背景,研究汽车产业学院建设的时代内涵,剖析汽车产业学院建设的现状,提出聚焦企业产业发展并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聚焦企业人才需求并开发定制化培养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并搭建“产学研用”服务平台,探索“岗课赛证融通”并熏陶塑造匠心精神等建设路径,明确产业学院对于汽车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的重要地位,从而助推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4.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7大重点建设领域之一。面向轨道交通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在分析新基建对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侧重的基础上,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和多年积累的产业资源,从教育结构、育人平台、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4个方面构建创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补齐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短板,成为支撑轨道交通行业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15.
李萍  黄凯 《广西教育》2023,(6):15-20
本文从意义、任务、现状和发展思路就深度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进行探索,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慧糖业产业学院为例,阐述开展产业学院“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国际合作交流,建立“双向同步情景、远程实时交互”信息化平台的具体做法,为高职院校建立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6.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唯一一所培养铁路、轨道交通运输等特色专业人才的高职学院。  相似文献   

17.
结合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机械维护专业实训基地“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介绍适应各类导向性学习需要的实训室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职业》2005,(6):i003-i003,F003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专科层次的全日制高等学院,始建于1951年。50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和铁路培养了4万多名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并且以“思想好,基础牢,能力强”的育人传统深受社会欢迎。曾荣获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全国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省级花园式校园、数控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优化升级的需求,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理应分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相较于部属重点高校,地方高校精英学院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拔尖”的多样性、“创新”的应用性和“地方”的依存性三重特征。受困于“先天不足”和“后天营养不良”,地方高校精英学院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亟待科学管理,以打破现有理念、模式和资源以及评价的困境。X大学Y学院作为较早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的地方高校精英学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经验,对地方高校精英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蓝俏媛 《广西教育》2022,(6):111-114
本文基于协同育人视角,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新批产业学院广西香米产业研究院为例,探索其从订单培养到协同育人的发展路径,分析在专业群、产教平台等层面的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效,论述建立产业学院需要做好的工作以及构建协同育人的机制,提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应加快“四链”融合、构建多主体协同治理结构、优化专业学科体系、加大科学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在建构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机制时,要坚持“双协同”目标驱动、“双贯通”协同人才培养、“双融合”教学手段创新等思路,以加快产业学院建设,提高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