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学生公益类社团是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平台,也是各高校进行"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等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由于高校学生公益类社团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目前高校学生公益类社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课程化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公益类社团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促进高校学生公益类社团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团活动课程是学校生态型课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当前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实施社团活动课程化改革的路径,提出了以大课程观为指导,以学生的专业为背景,以社团为平台,以活动为载体,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为主体,以社团学分为杠杆,通过对松散、自发的社团活动的系统设计和科学组织,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社团活动课程化运作模式,为高校社团管理和社团活动课程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重要形式,学生社团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社团特别是学术科技类学生社团如何在这种新的模式下更好地发展,成为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以学术科技类学生社团为例,从活动课程化角度来探析了将专业与兴趣爱好两者相结合,如何使社团活动课程化,让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为新时代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欠佳。基于此,文章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机制出发,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以促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5.
农素兰 《教育与职业》2022,1003(3):103-107
课程思政建设是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在"知识诠释面"与"意义生成面"、本体限制性与"他我"定向限制、"刺激—反应"强化训练与"发现—建构"意义学习、"主—客"体纵向教导型与师生双主体横向交互型方面存在二元选择性矛盾.基于此,以如何呈现、如何理解、如何教学、如何角色定位为逻辑切入点,从教育文化哲学视角,探究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新思路:提升教师课程二次开发的能力,生成课程思政认知的文化契合域;以个体先验、经验为基础,搭建学生"自我"与"他我"课程思政认知的文化汇合域;营造课程"再语境化"的智慧生长空间,架构学生"发现—建构"课程思政文化学习域;塑造师生双主体横向交互型关系,生成课程思政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大思政"格局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高校专业课教师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从当前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得到了重视,但仍然存在不足.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旨在简要分析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其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困境、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面临困境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麦伟立  凌春贤  谭海燕 《时代教育》2013,(7):12-14,16,0,4
学生社团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1]的重要阵地,也是学校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广州大学城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大学)四所高校为例,进行学生社团管理的对策研究,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为高等教育管理者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社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大思政课”建设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主要载体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实践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思政社团和社团思政,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方向。本文基于社团发展与思政教育的关联性,分析“思政社团+社团思政”的第二课堂立德树人体系构建,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思政品牌化建设探索“思政社团+社团思政”立德树人路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艺术社团发展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指导力量充足、低年级学生参与热情高等特点。针对高校艺术社团建设现状,浙江师范大学构建了具有综合性、自主性、系统性等特点的"三位一体"艺术类社团建设体系,包含艺术社团课程模块、艺术社团实践模块和艺术社团保障模块,并付诸实践,在培养艺术人才、凝练文化品牌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式。  相似文献   

10.
英语教学具有学时长、跨度大、覆盖广等特性,容易使学生受外来文化和思潮的影响,导致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受到冲击与影响.因此需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育的全过程,丰富英语教育的价值意蕴.然而在探究课程思政的应用价值,促成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实践问题,严重影响课程思政功能的发挥.本文从"思政意识""思政资源""制度建设"等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实践策略,优化英语教学过程,提高课程思政的实践质量.  相似文献   

11.
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作为课程四要素构成了课程的生态系统,环境是其中活跃性很强的系统因子,它既是课程组织系统的一分子,与其他要素交互作用,又可独立于教师、学生、教材之外,成为干扰课程组织"子系统"熵值的要素。课程四要素间遵循耗散结构原理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并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课程组织系统的进化。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长课程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呼唤新的校长课程管理,其重要作用是带来变革。校长课程管理的职责范围主要体现在学校层面;职能涵盖学校课程研制、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和文化再生等多个方面。校长课程管理的角色表现在课程目标的达成、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当前,课程统整对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左右脑协同学习和创新发展、教师的合作与终身学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课程统整的理念来进行学校课程建设,要建构理想的完整儿童图像作为课程目标、整体变革学校的课程结构、创生有利于学生社会统整、知识统整、经验统整的课程内容、构建"学习型社群"、掌握有利于课程统整的几项技术。课程统整的理念受到广泛认同,在实践中对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师协同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遭遇到教师课程能力不足、知识浅化危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结构主义课程出现已五十年,是以结构主义哲学为依据发展起来的,分析它的哲学基础与不同的课程主张,对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理念缺乏很好的理解,必定会阻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落实。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为我们带来了改革的理念,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中利用学生的自组织、树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多元的评价观三方面谈校本课程开发,给广大教师以启示。  相似文献   

16.
课程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课程论的萌芽""课程论的形成"和"课程学的创建"三个阶段。课程学产生的外因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社会发展对提高学校育人质量的客观要求、科学文化发展对革新学校教育的巨大影响以及受教育者对改革学校教育的新需要;其内因是,基于课程理论内部诸因素的交互作用而促其理论结构逐步演进的规律。这一演进规律的主要表现是,在课程理论外部诸因素的作用下,课程论内在的理论结构与其理论的功能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即出现了由于课程论内在的理论结构不合理而导致其理论的功能不断变弱的问题。课程学之所以能超越原有的课程论,是因为它不断优化理论结构,不断提高科学水平,发挥出远远强于原有课程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政策与课程运作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课程政策对于课程运作的诸环节,即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发挥着前提、基石、保障和标尺的作用。建立合法、合理、合情的课程政策,从健全体制、完善组织、重视技术三个维度入手,方能保证课程运作机制转变成为一种可能,保证课程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8.
结构主义课程是在现代科学教育的背景下以结构主义哲学为依据发展起来的,它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现代化、科学化,其基本特征是学问化、专门化和结构化.  相似文献   

19.
课程规划是课程实施的的本质要求,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规划与实施是学校的责任和权力.如何规范制订学校课程规划,给学校以理论上的指导和实践中的参考,是亟待研究的现实课题.本文构建了学校课程规划的基本框架,并对框架中的各部分予以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代课程呈现出自组织性、体验性、不可重复性等特点,课程理论的功能及其与实践的关系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即逐渐淡化了传统意义上对课程实践的指导性、预见性的追求,而更多地转向了对课程实践的解释与批判。这种变化启示我们: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必须重新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调整课程改革中理论与实践相接洽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