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对“灌输”本质及实施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灌输”的本质,不少同志认为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对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主要采用此方法。我们认为:“灌输”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而不是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方法,其本质4含义是“教育和宣传”——用外在的知识和思想输入、充实受教育者的大脑;具体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油输”就是思想、政治、理论等意识形态的教育宣传,她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受教育者如何实施有效的灌输,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第一次明确提出“灌输”的是列宁。1902年他在《怎么办》一书中说:“工人本…  相似文献   

2.
<正>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思想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运动”的理论(简称“灌输”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学说的重要贡献。正确理解和运用列宁的:“灌输”理论,对于我们当前有效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近几年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人们对“灌输”这个词似乎不太提了,有的甚至于把“灌输”和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关于“灌输”的种种误区 ,对“灌输”的本意、作用、意义、应坚持的原则进行了阐述 ,其目的在于重新确立灌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列宁的“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被我们党长期政治思想教育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科学而有效的成功经验。本文结合目前我党正在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阐述了“灌输”理论在当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灌输论”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检验,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在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诟病很多,引起广泛的争论.因此,正确认识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反思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灌输论”的误区和难点,探索“灌输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途径,对当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析关于“灌输论”首创者的几种观点──兼论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形成南京师范大学王建华“灌输论”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那么,“灌输论”的首创者是谁呢?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界一直持“考茨基首创说”。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使...  相似文献   

7.
做思想政治工作要运用晓之以理,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晓之以理是由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灌输原理所决定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化职能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8.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者职能的著述,最有代表性的可推陆庆王等同志和孙洪涛等同志的观点。陆庆兰等同志在国家教委思想教育专业使用的统编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1991年9月版)中,认定“职能就是职责和功能”,并“认为它的基本职能是:灌输、激励、调节、转变。”“这四个职能之间并不是截然分离的,而是相互渗透、相在交叉的,其中灌输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更是如此。”孙洪涛等同志在其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丛书”之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修养》一书中认为“随着党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的变化,不同历…  相似文献   

9.
“灌输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然而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深入发展,对“灌输原理”的讨论与分歧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理论上廓清附加在“灌输原理”上的错误理解和认识,进而正确地坚持“灌输原理”,是加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如何去开展工作,是每一位教育者需深入思考的问题。大学时期是每一个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时期。此阶段正确认识、理解和运用“灌输”的手段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所讲的“灌输”是指教育者将外在的思想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输入受教育者大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是学校教学班的管理者 ,应该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因势利导 ,寻找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 ,发挥管理者的作用。为此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故称之为“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十法’”。正面灌输法。实践证明 ,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正面灌输。当前 ,有些班主任认为 ,在进入 2 1世纪的今天 ,思想政治工作要靠学生自觉学习 ,自觉接受 ,不能靠灌输。实际上 ,不论哪种思想 ,如果不靠灌输 ,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理智与情感的作用 ;如果不利用学生意识的心理进行灌输 ,思想政治教育就…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灌输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几年 ,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纷纷感叹思想政治工作难以见效 ,“灌输”根本不灵。一些同志认为 ,灌输是不可取的方式 ,灌输有其阶段性、历史性 ,已经过时 ,不符合现今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其实不然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当前仍有其地位和现实意义。一、对灌输理论的历史回顾及其实质的认识最早提出灌输概念并将之上升为理论的是列宁 ,1 894年 ,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中 ,列宁明确提出应该把马克思主义通俗化 ,然后灌输到工人中去 ,并帮助工人领会它。 1 90 2年 3月 ,列…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理论教育的任务。长久以来,作为学校德育的专门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形成了相当稳定的、以“灌输”为特征的主导模式,如一言堂、注入式。尽管社会和教育实践在深入发展。现代化教育思想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灌输”依然是教师们最惯于采用的方式。人们想到思想政治课,就会想到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和学生的洗耳恭听。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企业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去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培育企业文化,具体方式上变单纯说教为说理教育和文字教育相结合,变单向灌输教育为双向和多向交流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改革要顺利进行,需要强有力的思想和政治保证,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作为县级党校如何发挥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势,增强其战斗力和吸引力?下面谈谈笔者的看法。一、坚持理论灌输原则,着力增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斗力马克思主义“灌输”原则是我党思...  相似文献   

16.
正确分析估评我国经济体制转变过程对青年大学生产生的深刻影响,使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传家宝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作用,贯彻“疏导”方针仍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正确方针,在“流通”中引导,在引导中“疏通”,具体工作方法是实施灌输法、激励法、批评转化法。  相似文献   

17.
在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问题上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意见分歧。我们认为 ,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看 ,仍然必须坚持“灌输”的方法 ,绝不能放任自流。  一、为“灌输”正名  一个时期以来 ,人们错误地把灌输这种非常必要的教育理念等同于简单生硬的教育方式方法。因此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给“灌输”正名 ,还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灌输之本来面目 ,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意识形态领域 ,去武装青少年学生的头脑。与一些人的错误看法不同 ,我们认为 ,灌输既不是机械的“填鸭”式的“满堂灌” ,也不是简单的“我打你通”式的说教。而是指…  相似文献   

18.
《怎么办?》一文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意蕴,充分体现了列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方法等核心构成要素的基本规定。从生成逻辑看,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斗争的承续,是对俄国社会民主党内“经济派”错误主张的批判,是对建立一个思想统一的职业革命家组织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从内容结构看,列宁规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由“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组成的无产阶级政党,明确了工作的对象为工人阶级,指出了工作的内容是“政治意识”和“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强调了工作的方法是“从外部灌输”。列宁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体系,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以永葆先进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尺度、精确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内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灌输”理论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曾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思想教化,而渴望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传播学的受众研究中提出“使用与满足说”,主张按照受众特点开展国民教育,将其寓于各式各样的隐性渗透之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一学说的精髓,改进思想教育的方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使用与满足”学说同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其实是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是“知—情—信—意—行…  相似文献   

20.
列宁的灌输理论是我们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指导理论。由于时代、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90后”青年大学生出现道德认知模糊、道德情感冷漠等特征,必须以列宁灌输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灌输重点,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有针对性地加强对“90后”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