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教学设想1.教学前,先让学生回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及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为圆柱体体积的推导作好铺垫。2.在教学圆柱体体积公式推导时,先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中的说明和图解,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体会圆柱的体积可以转化成求长方体的体积。通过电脑演示认识圆柱底面分成的扇形越多、切开后的圆柱拼起来就越接近长方体。再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及颜色观察,体会到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一、从具体到抽象,指导思维思维是人脑对现实概括的反映,如果只凭感知表象,只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直观性原则,积极引导学生把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这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很重要的一环。比如,讲圆柱体体积公式时,课前让学生每人准备好一个圆柱体实物模型,课堂上揭示课题后,先让学生动手,用小刀将圆柱平分成两个半圆柱。再分别将两个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两等分、4等分、8等分。让学生把两个半圆柱分成的图形交叉拼在一起,拼成的图形近似于…  相似文献   

3.
圆柱的体积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课,是后面学习复杂形体知识的基础,其中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圆柱的底面直径(半径)并沿着高将圆柱体等分为16份(32份)等,把这16等份拼起来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在转化后虽然形状变了(圆柱体→近似长方体),但在拼的过程中没有增加一块,也没有减少一块,所以体积不变,即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所以想办法求出近似长方体的体积就可以求出圆柱体的体积,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学中教师让学生4人小组合作研究,找出近似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圆柱…  相似文献   

4.
一、引发质疑,激发数学思维兴趣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质疑.例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时,我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定准备的实验材料:圆柱、圆锥、沙子.然后就有学生问:"老师,我们这是要干什么?"于是,我提出要求:通过实验求证圆锥体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并提示学生把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倒,三次正好装满.于是得出了圆锥体的体积正好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时我出示一组圆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析:"圆锥的体积"是在学生对圆柱、圆锥的特征有了很深的认识,能熟练计算圆柱体积、表面积、侧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往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倒水或倒沙的实验,得到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以旧引新,让学生主动感知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一些与圆锥形物体的体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1.鼓励大胆猜想,促进智力发展
  让每个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时,我通过指导学生用等到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作量沙试验,在我进行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我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并启发学生能提出问题?善于勤奋思考的学生就主动提出问题:在圆柱体与圆锥体不等底不等高的其它情况下,圆锥体各也是圆柱体各的三分之一吗?我就再引导学生对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不等庥的圆柱圆锥体积的转化,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通过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再作适当引导,使得学生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理解得更深刻。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他们留出一份自由自在进行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教学采取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每组有事先准备好的学具。)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推导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学生略加思索后做出回答)师:今天,要请同学们利用学具操作、实验,自己试着推导出圆锥的体积。(板书:圆锥的体积,学生开始分组活动,产生疑惑。)生:我们用学过的切割拼摆的方法,想把圆锥转化成圆柱,但没有成功,有没有别的方法。生:桌上有一小袋砂土,是不是可以用砂土来量呢?【评析】教师提出操作的目的,但没有指出操作的方法,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根据经验,把切割拼摆的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 :“要研究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创造参与条件 ,注重学法指导 ,努力把素质教育引进课堂 ,最终达到授之以渔 ,提高素质的目的。一、注重操作演示 ,让学生动手学教师在课堂上创造条件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演一演、做一做 ,使之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如教学“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时 ,事先准备好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圆锥各一个 ,让学生用圆锥装满细沙倒入圆柱体内 ,三次正好装满。这样反复操作演示 ,从而得出 :圆柱体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三倍 ,圆锥体体积是它的三分…  相似文献   

9.
1 在操作中获知  传统教学是重结论而轻过程。在教学中加强操作 ,就能促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最终获取知识。比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 ,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把课前准备好的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拿出来 ,然后把准备的沙土、大米、水等装入圆锥中 ,进行实验 ,认真观察 ,并把每次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小组讨论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谁的体积大 ?大多少 ?能否根据已学的圆柱的体积推导出圆锥的体积 ?学生通过反复操作 ,归纳出公式 ,自己获得了新的知识。2 在操作中明理  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生“怎样做” ,而…  相似文献   

10.
教学《圆柱的体积》,可用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算一算等教法,让学生掌握圆柱体体积计算方法。下面仅就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谈谈我的作法。一、复习、预习指导本节教学前,要求学生自己复习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和圆面积公式推导方法,并预习圆柱体体积推导方法。要学生阅读九册教材中的下述文字: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动手操作或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最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力。如在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时,笔者通过让学生自己推导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并让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笔者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推导过程,并让学生观察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同原来的圆柱体的体积及表面积相比是否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1 在操作中获知 传统教学是重结论而轻过程.在教学中加强操作,就能促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获取知识.比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把课前准备好的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拿出来,然后把准备的沙土、大米、水等装入圆锥中,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并把每次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小组讨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谁的体积大?大多少?能否根据已学的圆柱的体积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学生通过反复操作,归纳出公式,自己获得了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把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装,直到装满为止,你们发现了什么?”教师演示等底等高情况下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再让学生操作验证,将学生分成10组,每组发给实验材料:每组大小不一的空圆柱、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各一个,适量沙子。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边讨论,马上得出结论:用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倒,三次正好倒满,说明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最后通过练习加深对这一结论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计算圆锥体积时,常常只求出圆柱体积而忘除以3,在判断圆锥体积是否等于圆柱体积的1/3时,而忽略其是否“等底等高”这一重要前提条件,这类错误已是司空见惯了的。为使学生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我在教学圆锥体积时,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平铺直叙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做法,而是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探求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前我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三个圆锥体的空腔模型。在三个圆锥体模型中一个与圆柱体等底等高,一个等底不等高,一个等高不等底。当讲到圆锥体积如何计算时,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让学生观察、比较,以突出“等底等高”这一特点,并提出既然圆锥体与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能否借助于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找出圆锥  相似文献   

15.
“圆柱的体积”是后面学习圆锥体积的基础,其中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教学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沿着圆柱的高将底面平均分为16份(或32份),再把这16份拼起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研究,找出近似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圆柱体积的关系。最后,找出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相当于原来圆柱体的哪些部分,便可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自《数学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在学习、实践新课标,落实新理念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美妙变化和无穷魅力。下面就“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这一环节的教学为切人点,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片断一】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1.师:能不能把圆柱也转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学生思考、讨论、汇报转化方法,然后分组操作学具,进行转化拼组)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9~20页。教具学具课件,16等分圆柱体积演示学具2套,圆柱体容器一个,小刀、圆柱体萝卜块、不规则石块等学具,以及长方体、圆柱体容器、圆柱体实物等教具。教学过程师:大家都知道《曹冲称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十二册圆柱的体积(P36-38例4、例5,练习1-2题)。 二、教学设想 先通过让学生回忆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时,是怎样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的,再提出圆柱能否转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求出它的体积。其重点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理解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重在应用。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知识结构,设计上应着重考虑如何用计算机、实物展出台等电教手段优化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也结合学具操作等传统的教学手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观察物体"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这四种立体图形的情况下,任课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用学具搭一个物体,起个名字,看看都用了哪些立体图形.  相似文献   

20.
圆柱体的认识是计算圆柱体体积的重要基础。课本中仅用五行文字对圆柱体作了介绍,只列举实例而未给出定义;对比较抽象的圆柱的高的慨念,给了定义而未作出详尽的说明。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特征,教学时应加强直观演示,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逐步揭示出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一、关于圆柱体特征的教学 1.列举实例,丰富感知。鉴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在教学圆柱体时,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而准确的感知材料。如,出示圆柱形物体:茶叶简、铅笔等;出示实物图:汽油桶、圆钢等;出示有关圆柱体的模型,指出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举出生产,生活中见过的圆柱体,如易拉罐、网柱形的粪池、粮囤等。这些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