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平面几何中有一个熟知的问题:已知P,Q是直线l同侧的两点,试在l上找一点R,使得路径PR RQ最短.  相似文献   

2.
<正>在高三第二轮复习中,笔者选择了1995年全国卷数学(理)压轴题,让学生对其解法进行探究,目的使学生对求曲线的轨迹问题得到进一步复习、深化和掌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现介绍如下.题目已知椭圆x2/24+y2/16=1,直线l:x/12+y/8=1,P是l上一点,射线OP交椭圆于点R,又点Q在OP上,且满足OQ·OP=OR2.当点P在l上移动时,求点Q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题1.己知集合P、Q和全集U,有下列四个命题:①P∩Q=P,②P∪Q=Q,③P∩CuQ=(?),④P∪Q=U,其中与命P(?)Q等价的命题有(A)1个(B)2个(C)3个(D)4个2.设直线l1、l2的倾斜角分别为α和β,且1+tanβ-tanα+tanα·tanβ=0,则l1到l2的  相似文献   

4.
一、原题呈现苏科版教材八(上)第38页习题第9题:例1如图,点A,B在直线l同侧,点B′是点B关于l的对称点,AB′交l于点P.(1)AB′与AP+PB相等吗?为什么?(2)在l上再取一点Q,并连接AQ和QB,比较AQ+QB与AP+PB的大小,并说明理由.本题就是著名的"将军饮马"问题,一个经典的几何最值问题,实际上是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点P到直线l的同侧  相似文献   

5.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P(X_0,y_0),直线l:Ax By C=0,过 P 作 l 的垂线 PQ,设垂足为 Q(x',y'),显然直线 PQ 的方程为:B(x-x_0)-A(y-y_0)=0,令x'-x_0=λA,则 y-y_0=λB,又Q∈l,则有:A(x_0 λA) B(y_0 λB) c=0.解得:λ=-Ax_0 By_0 C/A~2 B~2,显然λ是由点 P 和直线 l 确定的常量.我们把它记作λ(P,l),有时简记为λ.显然,过 P 作 l 的垂线之垂足 Q(x_0 XA,y_0 λB);P 关于 l 的对称点 P'(z_0 2λA,y_0 2λB).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强调人的作用,弱化文本的作用,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笔者以为这样做是有前提的,教师必须首先吃透教材,理解教材中内容安排的意图,才有可能产生高于教材且适应自己学生的教学设计.笔者以“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为例谈一下笔者的观点.“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节的主要内容是推导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并用此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材[1]中是这样处理的:问题:在坐标平面上,已知点P1(x1,y1)和直线l:Ax+By+C=0,求点P1到直线l的距离d.设计一:①作图:过点P1作l的垂线P1Q,交l于点Q,那么|P1Q|=d;②写出直线P…  相似文献   

7.
题目:已知椭圆 X~2/24 y~2/16=1,直线l:X/12 y/8=1,P是l上一点,射线OP交椭圆于R,又点Q在OP上且满足|OQ|·|OP|=|OR|~2,当P点在l上移动时,求点Q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相似文献   

8.
第二试及解答 1.设l是一条定直线,A是不在l上的一定点,k是一个不等于零的定实数.设P是l上一点,Q是AP上一点,并且A尸气哎口二护,当点P在Z上变动时,求Q点的轨迹. 解:作AB上l于B,在AB(或其延长线)上取点C,使AB·AC=护.以AC为直径作圆S,圆S交AP于Q。乡’:△AQC。。△姓PB,ACAQ一APAB:。AB=kZ,之轨迹 2。姓C=姓尸。AQ即圆S即为所求 (除去点A).一个俱乐部里有:个成员,每个成员知道一个不同的消息.他们每个人都可以知道其他人的消息是什么,八礼叭f、 /护内可是出于安全原因,他们只能通过下列方法:·两个人之间可以打电话,并且规…  相似文献   

9.
米勒问题     
米勒问题:在已知直线l的同侧有P、Q两点,试在直线l上求一点M,使得M对P、Q两点的张角θ最大,即∠PMQ最大。解:若PQ∥l,作PQ的垂直平分线RM和l交于M,则M点即为求。∵△PQM的外接圆的圆心必过O点,∴直线l切⊙O于M,在l上取异于M点的M′  相似文献   

10.
95年高考理科第26题是: “26.已知椭圆C:x~2/24 y~2/16=1直线l:x/12 y/8=1。P是l上一点,射线OP交椭圆于点R,又点Q在OP上且满足|OQ|·|OP|=|OR|~2。当点P在l上移动时,求点Q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相似文献   

11.
先从一道试题谈起:已知椭圆x2/24+y2/16=1,直线l:x/12+y/8=1.P是l上一点,射线OP交椭圆于点R,又点Q在OP上且满足|OQ||OP|=|OR|2.当点P在l上移动时,求点Q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本题为1995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最后一题.除参考答案给出的两种解法外,一些数学杂志还刊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全国高考理科上海卷压轴题很有趣,题目如下:已知平面上的线段l及点P,在l上任取一点Q,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称为点P到线段l的距离,记作d(P,l).设l是长为2的线段,求点集D={P|d(P’l)≤1}所表示图形的面积(第1小题与第3小题略).该题只用一个简单的新定义,便构建起新的问题情境,似曾相识却又大不相同,考查了学生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下是大家熟悉的一个传统解析几何题:题目已知直线l:y=4x和点R(6,4),在l上求一点Q,使直线RQ与l及x轴在第一象限内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最小.  相似文献   

14.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必修2第三章第106页关于点P0(x0,y0)到直线l:Ax By C=0的距离公式的推导,给出了两种方法.其中,方法一推导思路为:由P0Q⊥l,以及直线l的斜率为-A/B,可得l的垂线P0Q的斜率为B/A,因此,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就椭圆中是否存在一般性"对偶元素"和证明"椭圆幂定理"作一探究.为行文方便,现给出一般性"对偶元素"的定义如下:在椭圆中,点O1是椭圆直径Q1Q2所确定直线上任意一点(除原点外),若直线l与直径Q1Q2的共轭直径P1P2平行,点O1与直线l在椭圆中心的同侧,记点O1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为d1,记直线l与直线Q1Q2的交点T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为d2,且d1与d2的乘积为直径Q1Q2一半长的平方,则称点O1与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全集I:R,P={z I z=而1,行∈N),Q={z 1 z=鬲1, ,z∈N},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 n Q=0 (B)Cp n Q=0 (c)p f-I Cp:0 (D)C尸n C,Q=D2.过点(1,2)作直线,使其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满足此条件 的直线的斜率为( ) (A)一l (B  相似文献   

17.
正定理1已知AB是圆C:2 2 2x+y=r的直径,直线l与x轴垂直,过圆C上任意一点P(不同于A,B)作直线PA与PB分别交直线l于M,N两A P O B Q N M x y点,记线段MN的中点为Q,则直线PQ与圆相切.证明设点0 0P(x,y),直线l为x=m,  相似文献   

18.
题目:已知椭圆x~2/(24) y~2/(16)=1,直线l:x/(12) y/8=1,P是l上一点,射线OP交椭圆于点R,又点Q在OP上且满足|OQ|·|OP|=|OR|~2,当点P在l上移动时,求点Q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相似文献   

19.
极坐标是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一下利用极坐标来求动点轨迹的一般方法。例一、已知定点 P 与定直线 l,在直线 l 上任取一点 Q,连接 PQ,以 PQ 为边作正三角形 PQR(P、Q、R 规定为按逆时针方向为  相似文献   

20.
我们首先看解析几何中的一个经典问题.例1直线l:x=my+1与椭圆C:x~2/4+y~2=1相交于P、Q两点,设A(-2,0),求三角形APQ面积的最大值.解:如图1,设直线l:x=my+1与x轴交点为R(1,0),直线l与椭圆C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