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逆反心理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289名就读于西藏自治区的初中生进行了测试,考察西藏初中生逆反心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西藏初中生逆反心理水平总体较低;(2)西藏初中生逆反心理在性别、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3)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在限选的情绪反应及抑制外来影响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父亲严厉惩罚、母亲拒绝否认、母亲严厉惩罚在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父亲严厉惩罚正向预测初中生逆反心理,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负向预测初中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心理幸福感问卷、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量表对950名城镇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1)父母教养方式与城镇初中生的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2)家庭环境与城镇初中生的幸福感呈显著相关;(3)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家庭组织性、家庭知识性、父亲过分保护和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能联合预测城镇初中生幸福感31.6%的变异量.从而得出,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与城镇初中生的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两者能够有效地预测城镇初中生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自尊量表对2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二者之间的现状及其关系,并基于调查结果提出问题解决的参考建议。结果发现:(1)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严厉惩罚及偏爱被试因子在学生性别、独生与否上差异显著。(2)大学生自尊与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严厉惩罚呈显著负相关。(3)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正向预测大学生自尊水平、严厉惩罚对大学生自尊水平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选取武汉四所高校33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性心理健康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研究了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性心理健康的关系。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其性心理健康相关;其中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以及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干涉和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性心理健康的水平存在相关;多元回归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惩罚严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以及母亲的惩罚严厉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有负向预测作用;而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有正向预测作用。由此得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试图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创造个性之间的关系。对 1 87名初中生施测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威廉斯创造情意测验 ,结果表明 :在创造个性方面 ,初中生的优势创造个性是挑战性 ,劣势创造个性是想象力 ;女生的创造性人格明显优于男生 ;初一被试好奇心明显优于初二被试。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 ,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的教养方式 ,被试都认为情感温暖维度出现频率最高 ,惩罚、严厉最低 ;认为母亲给了更多情感的温暖 ,而父亲更为严厉 ;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认为父亲对于自己有过多的拒绝和否认、母亲对自己过于严厉 ;父母教养方式没有因为被试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创造个性之间的关系上 ,总的来说 ,父母的情感温暖有利于创造个性的良好发展 ,而拒绝否认、严厉惩罚等消极维度则不利于创造个性的发展 ,不过 ,以上消极维度视其来自于父亲还是母亲而对创造个性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就业焦虑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27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关系.结果发现女生在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偏爱被试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大学生在就业恐惧和就业不安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大学生就业焦虑总分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和严厉、偏爱被试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焦虑和父母教养方式有关,父亲过度保护和父母惩罚严厉对就业焦虑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民营企业家对子女的教养方式,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558名中学生(其中352名被试的父亲和239名被试的母亲为民营企业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民营企业家父亲和母亲最常使用的教养方式都是"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即民营企业家父亲使用"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的频度不如民营企业家母亲,而使用"惩罚、严厉"教养方式的频度则显著高于民营企业家母亲.(2)不同职业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民营企业家父亲和母亲比其他职业父亲和母亲更多使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比知识分子职业的父亲和母亲更少使用"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3)随着子女从初中进入高中,民营企业家父亲使用"情感温暖、理解"和"惩罚、严厉"教养方式都在减弱;(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民营企业家父亲比大学及以上文化的民营企业家父亲更多使用"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民营企业家父亲比大学文化的民营企业家父亲更多使用"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为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干预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运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儿童孤独量表,在北京市四所普通小学四到六年级1276名小学生中筛查出144名学业不良儿童为被试进行团体测查,另外在一般儿童中简单随机抽取227名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学业不良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情感温暖"及"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三个维度得分和一般儿童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一般儿童(P<0.001);学业不良儿童的孤独感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显著正相关.(2)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的影响模式与一般儿童孤独感的影响模式在回归方程中存在差异.对学业不良儿童,母亲的惩罚严厉和父亲的温暖理解是最主要的解释变量.而对一般儿童,母亲的拒绝否认和母亲的温暖理解是最主要的解释变量.结论:学业不良儿童的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父母应改变其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待学业不良子女时,尤其要减少母亲采取严厉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9.
以121名初一和初二的学生为被试,探讨了自我意识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初中生自我意识水平较高,抑郁质的初中生自我意识水平最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对提高初中生自我意识具有促进作用,母亲过干涉过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导致初中生自我意识水平降低;胆汁质初中生能够从父母那得到更多的情感温暖和理解,粘液质也能从母亲那得到较多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抑郁质初中生得到的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较少,胆汁质初中生容易引起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关系,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修订中文版、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26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大学生人格的精神质与父母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呈正相关;(2)内外向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拒绝否认呈负相关;(3)神经质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呈显著正相关;(4)掩饰性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正相关;(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拒绝否认正向预测精神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正向预测内外向,父亲过度保护对内外向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负向预测神经质,父亲过度保护正向预测神经质。  相似文献   

11.
论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321名初中生进行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试与调查.结果: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及母亲的过于干涉、过于保护呈显著和非常显著正相关,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负相关.结论: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母亲的过于干涉、过于保护是消极的教养方式,阻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是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父母教养方式,探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SWB )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中等程度以上;2.男女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男生在父亲惩罚、严厉( FF2)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4.男生SWB与父母教养方式中母亲的拒绝、否认(MF3)因子、惩罚、严厉(MF4)因子高度负相关;女生SWB与父母教养方式中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MF1)因子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感受到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母亲拒绝、否认及严厉、惩罚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初中学生品德发展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河北省不同地区三所初级中学的在校学生为被试 ,对初中学生品德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做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 :初中学生的品德发展存在差异 ;初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差异 ;父母教养方式对不同群体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模式不同 ;有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优势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充分的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的不惩罚严厉和母亲的不拒绝否认  相似文献   

14.
以研究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归因方式的影响为目的,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ASQU)对195名某大学学生进行测查,发现:(1)在父亲的教养方式上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各因子男女差异显著;在惩罚严厉因子上城镇与农村大学生差异显著。在母亲的教养方式上情感温暖、理解,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因子差异显著;在惩罚严厉、偏爱被试等因子上均达显著水平;在惩罚严厉、关爱被试因子上城镇与农村大学生差异显著。(2)男女在正性、负性事件的整体维度上的归因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在正性、负性事件的各个维度上的归因城镇与农村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3)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惩罚严厉,过度保护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度干涉、过度保护与归因方式有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归因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使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网络成瘾问卷(IAD),对宁夏46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中温暖理解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呈现显著负相关;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偏爱被试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教养方式中的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和母亲温暖理解五个变量可以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有预测作用。由此得出结论——家庭因素中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有重要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职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时间管理倾向和心理健康这三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12名甘肃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1)、惩罚严厉(F2)、母亲惩罚严厉(M2)、过分干涉保护(M5)四个变量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显著,父亲过度保护(F5)、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1)对心理健康的预测边缘显著;(2)时间监控观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显著;(3)时间监控观在父亲惩罚严厉(F2)、过度保护(F5),母亲惩罚严厉(M2)、过度干涉保护(M5)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作用显著。结论:时间监控观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使用翻译并修订后的"Hong"氏逆反心理量表、父母教育方式量表对25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面中学生逆反心理在年级、性别变量上差异显著,初二学生的逆反心理高于初一;女生的逆反心理低于男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亲的教育方式与中学生逆反心理相关显著。父亲因子2惩罚严厉、父亲因子3过分干涉、父亲因子5拒绝否认、母亲因子2过度干涉、母亲因子3拒绝否认、母亲因子4惩罚严厉对逆反心理总分有较大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43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其父母教养方式与简易应对法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多数因子与简易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惩罚、严厉对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的影响;父亲拒绝、否认,父亲偏爱被试和父亲过度保护对大学生消极应对有显著的影响。而母亲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简易应对方式均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小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395名在校高中生进行施测。以探索高中生心理资本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以及心理资本在教养方式对学业成绩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高中生的心理资本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生干部在总体心理资本及乐观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女生在感恩、谦虚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父亲过分偏爱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父亲对女生的偏爱程度显著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在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偏爱、母亲过分偏爱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母亲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独生子女。(3)父母教养方式、心理资本、学业成绩两两存在显著相关。(4)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对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等教养方式对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在母亲惩罚严厉和学业成绩之间起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32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安全感量表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安全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和安全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偏爱与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安全感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而父母惩罚严厉、父母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与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安全感总分有显著负相关;父亲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都进入了对安全感总分的回归方程,对安全感的回归作用显著,父亲情感温暖、父偏爱、父亲过度保护对安全感的回归系数显著。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因子都进入了对安全感总分的回归方程,母亲情感温暖、母亲偏爱的回归系数显著。由此得出结论,父母的情感温暖,偏爱和过度保护是影响大学生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