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都有明显而执的负罪意识,他们都将个人的负罪感、痛苦感融入群体当中,进而承担起对整个民族和全人类的前途的忧患重任。但是,他们负罪意识产生的根源不同,鲁迅是因为他的理想与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之间发生了强烈冲突而产生了负罪意识;陀氏则是因为追求自由的天性与他虔诚的宗教信仰在内心形成了严重的冲突,从而产生严重的负罪意识。他们的释罪方式也不同,鲁迅的释罪方式是否定自我。以求得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陀氏释罪的方式是经过苦难的净化,肯定自我。  相似文献   

2.
散文集《野草》是鲁迅先生对生命进行哲学思辩的结晶 ,其生命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命的矛盾意识 ,包括黑暗与光明、生和死、绝望与希望、理想与现实几对矛盾范畴 ;另一方面是生命的抗争意识 ,即生命在对外界的压迫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意识 ,这两种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史铁生、李贺相隔一千多年,两人虽然生活环境不同,生活历程不同,生命状态不同,但他们感悟生命的短暂与可贵,思考人生,追问宿命,通过对死的探索,寻找人生的意义,他们有相通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4.
死亡意象遍布鲁迅中期作品,国民对他人“死亡”的态度,同时折射出自己的生存态度和生命态度。在生死不明的暧昧状态中,中国民众是糊涂地死,愚昧懵懂地生。鲁迅由个体生命死亡的主题延伸出对民族存亡种族命运的深深关注、忧虑和思索。  相似文献   

5.
《野草》是鲁迅生命的哲学.其中九篇是以梦的形式而构建的,在这九个梦里鲁迅展现了他对生与死的两难困惑,面对这样的困惑鲁迅选择了无奈的回避,其中“梦中梦”的独特艺术构筑体现了鲁迅纯然的生命艺术.  相似文献   

6.
鲁迅直接接受了弗洛伊德 ,而又通过厨川对弗氏的改塑间接接受了弗氏。鲁迅直接接受了陀思妥耶夫斯基 ,但又通过芥川龙之介而发生了对陀氏的间接接受。日本文学的新形态由于深受西方文化浸渍而蕴含西方文化质素 ,鲁迅接受了日本文学 ,又通过近现代日本文学而接受了西方文学。但从总的创作风格而言 ,鲁迅更接近俄罗斯文学而与日本文学相远。鲁迅与日本文学的相似之处更多的只是在具体的表现技巧上  相似文献   

7.
《野草》是鲁迅用心灵铸就的诗篇,是其感情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从《野草》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20年代中期的苦闷、彷徨;发见其生命中的孤独、虚无、焦虑、矛盾、希望;也能悟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思想和特立独行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8.
鲁迅直接接受了弗洛伊德,而又通过厨川对弗氏的改塑间接接受了弗氏。鲁迅直接接受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但又通过芥川龙之介而发生了对陀氏的间接接受。日本学的新形态由于深受西方化浸渍而蕴含西方化质素,鲁迅接受了日本学,又通过近现代日本学而接受了西方学。但从总的创作风格而言,鲁迅更接近俄罗斯学而与日本学相远。鲁迅与日本学的相似之处更多的只是在具体的表现技巧上。  相似文献   

9.
在汉乐府民歌名篇《孔雀东南飞》所描述的爱情故事中,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面临着人生的三大抉择:请遣或是被驱、等或是不等、死或是不死.选择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局,焦仲卿和刘兰芝在选择中彰显了他们生命意识觉醒轨迹.  相似文献   

10.
伍尔夫和海明威两位文学大师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反复显示了对生与死的诠释。本文通过对伍尔夫的《飞蛾之死》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分析,看出死亡意识中展现的生命美。  相似文献   

11.
人在走出了动物界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着自我的生命意识,其中,死亡意识确证了其完整性的存在和更高级的特征。作为更敏感的社会群体——诗人群体对其有更深刻的体悟。纵观历史,古代的诗人多以社会外部原因作为其选择的依据;当代,尤其是80、90年代以来的诗人多注重个人内部原因。诗人的肉体消亡了,灵魂却走向了另一个世界,可是留给我们的是更多解读空间单单其自杀的方式来讲就有许多可解之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诗人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着独特的体认和感悟。对时间的关注,使诗人们看到了生命的流 逝、生存的困境、命运的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死亡的恐惧。他们不停地追问生命的意义,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一追寻的过程显现出诗人精神命运的不同走向。  相似文献   

13.
对南京市1068名在校小学生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式进行的生命意识问卷调查显示,小学生对生命现象已形成初步认识,但对于死亡现象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偏差;对生命价值有所感知与体验,但层次较浅;学习是小学生生活的中心与主导活动;小学生对生活趣味的感知与体验不足,缺乏自觉意识,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开展小学生生命教育具有深远意义,应当构建小学生生命教育内容并选择恰当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东汉中后期,政治动荡,瘟疫与地震频繁爆发,各种各样的灾难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作为对生活体验最敏感的诗人,对世界的认识从理想的高空落在了平凡而艰难的现实生活之中。古诗十九首因为真实地传达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内心情感,从而成为一代文学之代表。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老年人在生死观上表现为不怕死,而当真正面临死亡时,又呈现出恐惧的一面。此生死观和生死态度之矛盾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和社会原因。解决老年人生死观和生死态度之矛盾,一是要突破人们对死亡的避讳,二是避免用革命英雄主义生死观看待自然死亡,三是要对老年人进行生命教育,提升其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生命一次性即人生必死的背景下,产生"人生无价值感"的原因复杂多样,最基本的是两种:一是由于错误的认知,即只是关注现实的人跟动物一样终会死亡的命运,而无视现实的人具有一般动物无法比拟的自我意识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看不到人所具有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二是源于自我和社会评价产生"人生无成就感"的负面心灵体验。人生无价值感是一种处于人生十字路口、十分危险的错误认知和心理体验,极易使人消极、颓废甚至走向自我毁灭。提升个体主体意识及其素质是消解人生无价值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死生的探求与抉择——嵇康和阮籍生死意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死亡枕藉的现实历史境遇,阮籍、嵇康对死生进行着痛苦的思考与探寻,突显出他们浓烈的生死意识。在死亡的观照下,阮籍以对现实的激烈批判、否定,甚而走向幻灭的人生,但最终难以摆脱现实生命的沉重:嵇康以对现实的抨击反抗却犹肯定人生,希图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求闲适自得的人生,却以生命的被戕杀为代价,两者无疑都是不幸的。但两者由于其家庭背景、思想和人格追求等互有同异,他们对死生的探求与抉择亦是互有异同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触目伤心的死生浩叹;二是对本体生命的眷恋和对现实人生的执著;三是对个体生命有限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隐逸思想是元散曲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元散曲的隐逸思想之中包含有三大要素,即:用历史意识慨叹社会,用天命意识参悟人生,用生命意识强调自我。命途多舛沉郁困顿的散曲作家们正是藉着这三种意识的支撑,在苟全性命的同时获得了灵魂的高蹈和生命的舒展。  相似文献   

19.
儒家学者历来重视个体生命及其死亡的伦理意义和价值,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儒者认为生与死都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他们重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认为"人为天下贵";但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更重视生存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因为有死而产生死亡意识.由于人们对死亡的关怀态度不同,生成的死亡意识就会不一样,关乎到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个性也会不一样.《闲情偶寄》启示我们:生活美学是根植于死亡的呵护意识之中的.只有呵护死亡,才能形成审美心境,才能发现人生之美和享受生活之美,以利于生命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