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多家长感叹现在的孩子太累了,可是别人的孩子都在培养特长,自己也不甘落后,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也加入了琴童家长的行列。回想这一年多的学琴历程真是感慨颇多,结合自己所学习的心理学知识,总结以下几点供广大琴童家长借鉴。一、学琴的烦恼及解决策略1.我们的学习形式是集体小班授课,当初选择这种上课形式,一方面是觉得集体环境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团体游戏活动可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当今业余琵琶学习低龄化的现象,引入家长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对家长如何做好一个"琴童"进行探讨,提出一个方法,使家长贯穿整个孩子琵琶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奚萌 《儿童音乐》2013,(7):64-65
与聊城的一位琴童家长交流孩子的学琴情况,家长反映孩子"学琴不认真。不论做什么,总是边干边玩,弹琴、吃饭都是……错了也不让给纠正,还和你顶嘴,甚至还用脚去踢琴。"问我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我分析孩子的这种情况是典型的心力不足,原因是家长在管孩子时"赏罚不明"。家长也承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琴童坚持学习古筝最好的老师。然而如何提高琴童学习古筝的兴趣成为很多家长都在思索的问题,家长在琴童练琴过程中又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五点,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琴童弹筝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王敏 《家长》2009,(2):88-88
孩子具有的能力往往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孩子的注意能力也不例外。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无数次地嘱咐上学的孩子“上课注意听讲”,却很少看到有哪位家长有意识地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相似文献   

6.
很多育儿书都告诉家长应该让孩子在多大时开始学琴,如何开始学琴,却很少在书中指导家长和琴童在什么情况下该理智地终止学琴计划。在学琴之初让家长和孩子了解学琴的终点,理性、健康地结束孩子的学琴生涯,才是真正的有始有终。孩子是否该终止学琴呢?情况一,孩子学琴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王敏 《家长》2009,(Z1)
孩子具有的能力往往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孩子的注意能力也不例外。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无数次地嘱咐上学的孩子"上课注意听讲",却很少看到有哪位家长有意识地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相似文献   

8.
丁宁 《幼儿教育》2008,(11):38-39
国内现在有多少琴童?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主持人王志在采访朗朗的专辑里,说是有3600万。《南方周末》在2007年1月19日的相关报道中,也说是3600万。3600万琴童,多惊人的数目!如果这3600万琴童的家长都具有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教育方式,那对整个社会来讲该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啊!正巧,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丁宁老师给我们寄来了他们的校级课题"家长在孩子器乐学习各阶段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结题报告。另外,我们还特别邀请了上海音乐学院陈巍岭教授来担任我们的嘉宾,回答家长们在陪伴孩子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困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都愿意帮助孩子取得成功,害怕孩子失败,一看到孩子遇到困难就沉不住气,急于伸手帮忙;有的家长甚至常常不知所措跟在孩子后面,遇事总是包办代替,结果剥夺了孩子独立活动、尝试错误、克服困难的机会。这就使得孩子养成了严重的依赖性,遇到困难就退缩,不会自主地  相似文献   

10.
钢琴学习是个长期的、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要使孩子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确实并非易事。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各位同仁和琴童家长探讨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半数以上的孩子在学习乐器,可是,谁来关心琴童的人格发展与命运?在很多家长看来,乐器似乎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万能教育机。所以,超过50%的家长们不惜重资让孩子练琴,并有超过30%的家长对孩子施以高压手段以使其将练琴活动持续下去。但是,乐器不是万能教育机。现在我们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观点来分析家长在孩子学琴方面的某些错误认识。学琴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吗?我们看到,92.7%的家长认为练琴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是,我们不能想象一个人在经常的失败与否定性评价中会获得自信心的发展;不仅如此,我们也更难想象一…  相似文献   

12.
几乎每个琴童的家长都有陪练的经历,陪练到底陪什么?家长如何成为称职的陪练?家长陪练,分为陪孩子上课和在家陪孩子练琴两种。如何陪孩子上课事例:小月牙第一次来学琴的时候,那阵势让老师觉得特别紧张——小月牙的妈妈在  相似文献   

13.
德龙 《家长》2001,(Z2)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常常会因紧张、困惑等而产生心理压力。问题是,他们往往无法顺利、正确地找到自我调节的方法,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呢?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时间许多家长让孩子业余时间学画画、学唱歌、学外语、学电脑等等,这些活动大量占据了孩子的课余时间,孩子会感到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时间独处,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家长不要去干预。  相似文献   

14.
兴趣的培养与引导,在琴童的学习中是尤为重要的,本从儿童本身的心理特点,教师在培养琴童学琴兴趣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家长在琴童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等三方面论述了应怎样以恰当,合理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引导琴童,促使他们对学琴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如果家长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从四五岁开始学琴、处于启蒙阶段的小琴童往往超级自信。孩子们演奏时,举手投足都想要引人喝彩,即使演奏得杂乱无章,他们也会自我感觉超棒。随着乐曲难度的加深,小琴童们开始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才知道原来弹琴不是只要弹出声音就可以,拉琴也不是只要摆出架势就正确。小琴童们开始变得不自信,这时候,家长不仅需要从旁指点孩子练琴,更要给予心理上  相似文献   

16.
家长大多是怀着一颗望子成才的心去教育子女的。但如何对孩子实施有效的教育,家长却常常感到困惑。在此,我想就这个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要让孩子主动活动幼儿是怎样发展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靠大人“教”出来的。因此,教育孩子就要在“教”上下功夫———把孩子关在家里,教识字,教数学,教常识。采用这样的方法,家长费劲不小,孩子却未见得发展得好。这样的“教”会使孩子感到厌倦、乏味,是违背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幼儿是在活动中发展的。天真活泼、兴趣广泛、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陈鹤琴先生60多年前就指出:“小孩子…  相似文献   

17.
正我在十几年的幼儿教育经历中,经常采取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和开展幼教知识讲座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幼教知识和经验。和家长相比较,我们在幼教方面常常是"专家"。然而,最近的一次家园活动中,我被触动了,并且陷入了深深的反思。那是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在活动中,我让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合作来完成手工制作"粘笑脸",用皱纹纸团成圆脸并在脸的轮廓上粘上眉毛和嘴巴。多数家长在和孩子的合作过程中承担了较大任务,又是团  相似文献   

18.
孩子上初中了,功课难度加深,以我们的水平已经没办法给他辅导了。孩子竟然有点瞧不起我们,和他讨论问题的时候,他经常显得很不耐烦,说我们不懂,要不就表现出不屑,我们感觉到他与父母的距离在逐渐拉大。我们该怎么办?湖南衡阳王博许多家长常常提到自打孩子上初中以来就开始瞧不起家长,终日一言不发,回答家长的提问也总是极不耐烦,再追问下去,孩子就以沉默表示对抗。这里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孩子长大了,希望自己独立;另一方面则是家长的“双重人格”造成的。望子成龙,人之常情,可是别忽略了榜样的作用。内心贪图安逸的家长,常常被孩子诘问“:您还…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业余钢琴学习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学生钢琴学习应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学习活动,应让琴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用身心去感受音乐的能力与经验,以促进其个性的完善与发展;应把钢琴学习与琴童自身的爱好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切入点发展琴童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在中小学生钢琴学习过程中,教师家长应避免功利心,对中小学生钢琴学习效果的评价应以琴童自身水平为标准;应根据琴童自身的特点与学习水平制定学习计划,并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琴童,理解容忍琴童的缺点与错误;同时,教师家长应与琴童保持平等的关系,不断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易于被琴童接受的方式,从长远发展的高度给予琴童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总是大加谴责,却忘记了犯错误也是孩子的学习机会。家长们的批评是想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