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观点。这个观点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向死而生"站在哲学高度,用"死"即生命短暂的客观性激发我们把握今天、珍惜当下,用生命的宽度、厚度补足短暂的长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吗",引进了"向死而生"的观点,其目的是让学生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  相似文献   

2.
《最爱》讲述两个被边缘、异化的热病患者,在生的夹缝中守候后生命空间的故事。他们在现实中遭遇常人的歧视,承受无法改变的异质身份,也正是这种身份促成他们把有限的余生从向死而生转为向生而死。在"向生"的努力中,两人用先欲后爱的爱情及扮演"想象的他者"获得的亲情,砸烂伦理和宿命,弥补"生"的遗憾,从而更加顺利、合法地走向终极慰藉——"而死",最终得到一张婚书,以守护后生命空间中合法的身份诉求——埋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以确认个体存在的价值为前提,庄子将生命价值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庄子要求人们的社会行为要保持适当的度。在庄子那里,生命本身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外在之形,他将单纯注重“形”者称之为“养形之人”。与“生”相对的是“死”;对“生”的看法,离不开对“死”的理解。庄子以自然的观点看待“死”,也以“齐”与“通”的原则规定“死”。按庄子的以上观点,“生”与“死”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相分的鸿沟,生或死都“无变于己”。  相似文献   

4.
一、设计思想 学生对个体生命从出生、成长到死亡的自然历程认识不清,生命质量不高,生命无价值无意义,甚至自杀、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的存在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因此,在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尤其是死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死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历程的自然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同时,通过思考“死”来反观“生”,理解“生”与“死”的关系,从而实现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达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5.
滕朝阳 《教育》2009,(2):11-11
孔老夫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我反其,道而用之,来一个“未知死,焉知生”。这倒不是故意抬杠。事实上,由生论死与由死论生,部是关于生命的认知实践,所不同者在切入角度和切入方向刚好相反而已。  相似文献   

6.
时文赏读     
朋友一次练书法时,用行书匆匆草草地写了四个字:向死而生。我有些惊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朋友笑了,他说:“向死而生,与其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不如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我仍无法领会,直到我看了——  相似文献   

7.
向死而在是海德格尔死亡的现象学考察的核心问题.在死之悬临之中所显现的是生,而此种生的前提是现象学意义上的死,是入死出生,是在打断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维度而敞开的第四维的时间性的生.向死而在的生是无人称的,是余在,是Dasein的进一步改写.向死而在的余生召唤着第四维生命的打开,余生的保持就是进入第四维.余在是第四维生命的存在,是新的时间,是余化的生命存在,这是余在对海德格尔死亡的现象学问题重构.  相似文献   

8.
庄子喜欢谈死亡.这一点与孔子不同。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问题就这样回避了。而庄子的逻辑.懂得死,生就不成问题。读他的《大宗师》了解他的生死观:把困扰一切生命的痛苦——生死.定义如昼夜更替.不必好昼恶夜.生则重生.死则安死。其实庄子和儒家一样同属自然主义的态度,但从根本上说.儒家文化关怀人的现世生活——“乐天知死”。  相似文献   

9.
七等生的小说《我爱黑眼珠》颇具争议,我们应避开知性与常识之自明,以形上超越的视角对作品进行解读。其实七等生以李龙第的故事寄寓了自己的生命哲学:其一,生死观。即面对死亡,“向死而在”、“出死入生”的勇气与大智慧。只有把个人嵌入死的境界,才能使人从对死的必然性的领会中豁然醒悟,自由地开展自己最本己的能在,实现自我存在之价值。其二,生命时间观。在时间三相中,过去已不堪抚触,未来亦不可知,唯有当下一刻坚实而明亮,切断了“前”“后”两个向度的精神逃路,人应在当下本真的生命中担起自己存在之责任。  相似文献   

10.
儒家,道家生死观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尊重生命是儒道两家在生死观上的共同观点,但两家探讨生命的角度不同,对待生死的态度不同,超越死亡的途径也不同。儒家生死观的重心是“生”,首家生死观的重心是“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是介绍嵇康“诗意的栖息”,追寻嵇康“游心太玄”的理想之路,探索向死而生——嵇康人格的哲学韵味。以为世人点燃心中的明灯。  相似文献   

12.
韩震 《云南教育》2009,(11):12-13
生命教育,似乎是一个新事物,但如果追根溯源,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开始倡导某种意义上的生命教育。例如,《论语》中子路问孔子:“敢问死?”子日:“未知生,焉知死。”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也就是说比“知死”更重要的是“知生”,孔子倡导的就是“知生”的教育,即去理解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留下的名言,它那豪情万丈的气概让人动容;它对生死价值的见解更给人无穷的启迪和力量。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生当作人”是容易的,可“生当作人杰”则很难。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早年  相似文献   

14.
叶子的四季     
世界因万物而精彩,万物又因生命顽强而永存。对于叶子来说,四季就是它们短暂的一生。但“生命的长度不是用长短,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题记当第一缕温暖的阳光照射下来,春来了。光秃秃的树枝上,早已有了迫不及待的生命迹象——芽。这是叶子的初生。  相似文献   

15.
寄宿制学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为了着力补上寄宿制学校道德教育的短板,夯实义务教育根基,应着力加强对寄宿制学校学生进行生命道德教育。这有利于提高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命韧性,挖掘其生命的力量,培养“向死而生”的生命态度,着力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死亡是余华《活着》和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切入点,也是他们创作的本质表现。对两部小说的死亡意识进行探讨、挖掘并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在死亡阴影笼罩下,福贵以坚韧的“活”来抗死,而老人选择了与死亡作勇敢的抗争,他们的行为都体现了“向死而生”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7.
雨花     
标题寓意——短暂的事物,却很美。正文,小女孩生命短暂,但心好。此文还需要升格,升格的措施是:小女孩为人画像,不是用彩笔画在纸上,而是用雨水画在光洁的小黑板上——从其生命和其所事两个方面紧扣标题“雨花”。  相似文献   

18.
保罗.科埃略在《韦罗妮卡决定去死》中呼吁人们勇敢地面对死亡,本真地生存,积极地完成自己"独特之生"。这一对于死生的理解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向死而生非常接近。韦罗妮卡沉沦于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中失去了本真自我而决定自杀。在维莱特精神病院她经历的死亡意识实验,却使她发现了生命的意义,并由此实现了生命从沉沦到本真生存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9.
《生命生命》一文用“飞蛾求生”“瓜苗破壳”和“倾听心跳”这_二个小故事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本文短小而精悍,语言简洁而朴实,思想含蓄而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就文本本身而言,文章说的是几个小故事,但透过文章语言,  相似文献   

20.
文学就是人学,文学作品正是借助文学表现人生,表现命运,才具有了永久不衰的魅力。而悲剧作品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更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可以起到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提升入生价值的作用。一、悲剧作品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珍贵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宣告了一个生命的诞生,此后,生命经历了一个“悲剧性”节奏,出生——成长——成熟——衰落——死亡,是一系列的不可逆转的过程。自古以来,人对生命就有着一种忧患意识,与广博的宇宙相比,人生实在太短暂了:“人生若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不能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人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